从阅读人民日报说起

分类:写作金句 时间: 2022-01-11 15:27:00 浏览: 作者:小编

  每当有人要我推荐机关文稿写作的读物时,我总是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党报尤其是人民日报”。报纸与机关文稿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在反映党政机关工作方面二者完全一致。因此,在机关从事文稿写作,务必高度重视阅读党报尤其是人民日报并养成自觉坚持的良好习惯。

  人民日报是我们党的喉舌。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重要会议精神、重大政策措施、重要工作部署等都会第一时间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每天坚持阅读人民日报,可以及时了解掌握中央的精神要求,更好地与中央保持一致,从而提高机关文稿写作的政治站位。

  人民日报的信息量非常大。党政军民学、东南西北中,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工作、情况、经验等信息洪流汇聚在一起,一报在手,天下大事,尽入眼中。每天坚持阅读人民日报,可以极大地开拓视野,紧紧把握时代脉搏的律动,从而让机关文稿写作与新时代同步同行。

  人民日报的文章种类多水平高。机关文稿写作日常涉及到的各种体裁式样的文章都可以在人民日报上找到样板。这些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文章,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具有高超的写作技巧、艺术特色和质量水平。每天坚持阅读人民日报,就是在向大手笔请教,学习大笔杆的写作经验,从而取百家之长,在机关文稿写作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诚然,每天坚持阅读人民日报,对于从事机关文稿写作帮助很多作用很大。而人民日报版面多、文章多、内容多,每天不分彼此平均用力从头读到尾,显然是不可取的,恐怕效果也不会好。读报如同读书,必须讲究方法,方法对路就会事半功倍,就可以极大地提高阅读效率并取得更好的效果。这就有一个读什么、如何读、怎么办的问题。

  了解报纸版面设置、内容安排,分清轻重缓急,翻开报纸就能快速找到自己需要阅读的文章。这是阅读报纸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毫无疑问,不同系统单位的文稿写作需求材料的侧重点会有差异,但对于中央精神的学习贯彻则是共同的政治任务。所以,人民日报要闻版尤其是头版必须高度关注。中央重要会议的新闻稿一般都刊发人民日报头版头条,连同头版刊登的社论、评论员文章等都是会议精神的重要载体,承担着传达中央精神要求的重任,这是机关文字工作者学习的重点,重点文章必须重点阅读。要把中央精神要求学习好领会好,还必须密切关注人民日报理论版,这个版面定期刊登我们党的中高级领导干部的文章,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心得体会,理论联系实际,既有理论的高度,也有实践的深度,还有开展工作的经验方法,写得生动活泼,有的文章可能是由讲话稿改写过来的,对于广大机关文字工作者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好文章需要认真精读反复揣摩。评论版和人民论坛、人民时评、思想纵横等栏目的文章,都是用楷体字排版的,紧扣现实,议论风生,短小精悍,观点鲜明,在写法上各具特色,非常值得学习借鉴。人民日报其他版面的文章,只要与自身工作相关,或者自己比较感兴趣,都可以仔细阅读,从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感性认识,从中汲取营养为我所用。就机关文稿写作而言,材料积累是前提基础,永远在路上,没有止境,日常必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阅读,处处积累,多多益善,才能玉汝于成。

  碰到一篇好文章要抓紧阅读,在搞清楚写什么、怎么写、好在哪里这三个基本问题上狠下功夫。只要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阅读一篇文章并把握其内容是不难的,搞清楚写什么这个问题相对简单。而要搞清楚怎么写这个问题,即要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就必须对文章进行深入分析,分析得越透彻越清楚越好,这是学习作者思维方法、写作技巧的必由之路。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鉴别,深入思考体会文章的好处也就水到渠成了。阅读一篇文章,一般的人只要搞清楚写什么就可以了,而机关文字工作者不仅要知道写什么,还必须深入分析思考,着重在搞清楚怎么写、好在哪里等方面下功夫。只有搞清楚这三个问题,才算是真正读懂了。读懂了,好文章对你才有启发和帮助。否则,印象不深,更谈不上吸收其精华,别人文章写得再好,与你又有什么关系呢。

  鉴于人民日报与党政机关工作密切相关,机关文字工作者阅读人民日报文章还要特别注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刊登头版头条的会议新闻稿为例,完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阅读。首先,从新闻稿的角度阅读。会议新闻稿最为常见。通过阅读分析会议新闻稿,可以学习了解会议新闻稿的标题、框架结构、内容布局等安排,从而把握会议新闻稿的写作方法和具体要求。其次,从会议主持稿的角度阅读。会议的时代背景、主题任务、议程内容、出列席人员、到会讲话的领导人、会议主持人等有关会议组织安排方面的信息以及会议小结等,共同构成了会议主持稿的内容。从会议新闻稿里很容易梳理出会议主持稿的各项要素和基本内容,这就为今后起草会议主持稿提供了借鉴。第三,从会议纪要的角度阅读。会议新闻稿、会议纪要都是对于会议情况和精神的综合反映。会议结束之后,会议新闻稿通过媒体公开发布,会议纪要作为公文在内部印发。有的会议发了新闻稿就不再出纪要,有的会议只出纪要而不另发新闻稿。机关文字工作者对于会议新闻稿和会议纪要都要做到信手拈来、倚马可待。当看到会议新闻稿时,脑子里不妨试着把新闻稿改写成纪要,这就是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第四,从领导讲话稿的角度阅读。一般读者很少有条件和机会阅读高层领导讲话稿原文,但是通过会议新闻稿基本上可以学习领会高层领导讲话的核心要义,因为会议新闻稿对领导讲话稿进行了摘要反映,领导讲话稿的框架、层次、内容等从会议新闻稿里基本上可以看得出来。领导讲话稿是会议精神的载体,在讲话稿下发之前,或者没有条件阅读讲话稿原文的情况下,会议新闻稿就是人们学习领会会议精神的主要依据。总之,在学习领会会议精神的同时,如果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阅读分析,把新闻稿、主持稿、讲话稿、纪要稿等不同的文稿种类联系起来,融会贯通,则这些文稿的写作方法和基本要求也就更加清晰起来,学习效果因此显然提高。

  经过分析思考,读懂了一篇文章,知道写什么、怎么写、好在哪里,最后还要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及时记录下来。同样是面对报纸上的一篇好文章,有的人剪贴,有的人复印,有的人下载电子版,作为收集资料的方式,这些做法原本无可厚非,但很容易一旦占有便束之高阁,把阅读寄希望于将来,而等到写作需要材料时再去阅读显然为时已晚。为此必须重申,碰到好文章首先要抓紧时间及时阅读,务必读懂写什么、怎么写、好在哪里。一篇文章写得好,概括起来无非是思路好、框架好、标题好、切入角度好、论述方法好、思想观点好,这些好处或者兼而有之,也难免看法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只要发现文章之美,就务必趁热打铁,准备好笔记本,把这些好处及即时阅读感受记录下来,并注明作者姓名、文章标题、报刊出处,至于报纸则不用收藏。一篇上万字的文章,真正读懂了,记录下来的内容可能也就是一页纸的笔记而已。平时翻阅笔记本,一页纸的笔记看一遍也就是一两分钟的事,而这就相当于一两分钟阅读了一篇上万字的文章,这个阅读效率是何等之高啊。这时,如果想全文阅读,作者姓名、文章标题、报刊出处都已记录在案,按图索骥,或百度搜索都非常快捷方便。关键是一篇好文章,经过阅读思考分析理解,五官联动、手脑并用,精华已经入脑入神,日积月累,融会贯通,就会产生新的思想火花。而这个新的思想火花已经不是别人思想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别人思想的基础上有所提升有所发展有所创新,这是属于你自己的东西,写出来就是你的原创。所以,坚持阅读、分析、思考,及时做好笔记,一年阅读分析解剖几十篇甚至几百篇各类好文章,积累几个甚至十几个笔记本,不管什么样的写作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再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就会有“轻舟已过万重山”和“乌蒙磅礴走泥丸”之感了。从此之后,随便拿来一篇机关文稿,都能够比较准确地分析好不好、好在哪里、差在哪里,做到这一点也就具备了机关文稿的审美眼光。

  所谓机关文稿的审美眼光,就是机关文字工作者对于机关文稿的分析、判断、理解、感受、鉴赏、把握的能力,简言之,机关文字工作者对于文章要能够知其好歹。这是一种阅读鉴赏能力,与写作表达能力直接关联。一般说来,写作表达能力强的人应该具有比较强的阅读鉴赏能力,而阅读鉴赏能力缺乏的人则不可能具有比较强的写作表达能力。读是写的前提,写是读的结果。读得多,见多识广,厚积薄发,信手拈来,下笔如有神。在大量阅读中提高分析鉴赏能力,这是机关文稿写作的重要准备。坚持阅读人民日报,从阅读报纸文章入手,不失为提高机关文稿审美眼光的一种可资参考的路径选择。

  (原载《应用写作》2019年第8期)


(来源:应用写作)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已经注明。转发旨在分享、裨益大众、致敬作者!如有不妥,请及时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1. 本文稿内容较多,请先下载后再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 为防止用户资源被随意传播,本站部分文稿需要会员才可阅读或下载,请予谅解与支持!
3.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仅作为参考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写作金句 >从阅读人民日报说起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