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类诗词名句典故,点亮你的文稿材料!
在写作中,合理引用诗词典故不仅能让表达观点得到强化,还能让文章增色不少。比如在强调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时,可以引用诗句“人心齐,泰山移”,以激发读者的共鸣和认同。谈到忠心报国,可以引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谈到操守名节,可以引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下面是小编总结的在写作中常用到的诗词典故,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抱负类
诗词典故中通常借物喻志,常用山、水、天、日月等表达自己远大志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二)为民类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咏煤炭》)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三)忠诚类
禄厚恩深何以报,惟当努力罄忠诚。(袁燮《赠京尹八首其一》)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苏洵《心术》)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咏石灰》)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五)学习类
学不成名誓不还。(毛泽东《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
(六)担当类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梁启超《呵旁观者文》)
(七)奋斗类
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臧克家《老黄牛》)
(八)时光类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 为防止用户资源被随意传播,本站部分文稿需要会员才可阅读或下载,请予谅解与支持!
3.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仅作为参考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写作金句 >八大类诗词名句典故,点亮你的文稿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