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4日下午,我接到为市委主要领导同志到蓝田县调研准备有关数据的任务后,便立即动手,和同事忙到深夜。我在电脑上制作了一份标题为“全市和蓝田县1978一2007年农村主要指标"的表格,为了快捷,又将此表格复制了一份,制作成第二份标题为“蓝关镇和大寨村1978-2007年农村主要指标”的表格。打印出复制的这份表格后,我用笔在小栏目下填上有关数据,把草稿摆在桌上,比照输入电脑。在校对时,发现第二份表格还是第份表格的小栏目,便即时在电脑上作了修改,打印出4份定稿装进资料袋。“哎,怎么多了一份?”我翻了翻桌上多出的这份表格,发现与定稿一模一样,“一定是多打印了一份”,我没细想,就把它放在一旁回宿舍休息了。第二天上午,在前往蓝田县调研的车上,市委主要领导同志打开资料袋,发现有份表格的数据是手写填入的,而且大标题与小栏目不符合、数据与对应小栏目也不相符。秘书长看到这个情况后,迅速查看了其他同志手中的表格,都没有类似错误,就给领导同志换了一份。事后,处长问起我时,我才想起办公桌上“多”出的那份表格,正是应该装进送给领导同志的资料袋的定稿,而自己却粗心大意,把撇在桌上的那份只更改了大标题、未更改标题下栏目的草稿装进了市委主要领导同志拿的那份资料袋。回想平时自己装订材料时,时不时出现夹白纸、缺页等问题,这样的材料若是送给领导同志,两三次后,就很难说我们的工作有责任心、有水平了。
1. 本文稿内容较多,请先下载后再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 为防止用户资源被随意传播,本站部分文稿需要会员才可阅读或下载,请予谅解与支持!
3.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仅作为参考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写作金句 >第2期 | 给市委主要领导同志送了一份文不对题的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