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做法】“家园社”协同视角下打造“一核三环”学前教育德育模式
来源:济南改革
近年来,槐荫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将“品德启蒙”放到学前教育首要位置来抓,聚力打造“一核三环” (“一核”即以爱与尊重为核心,“三环”即全环境、全环节、全闭环育人)学前德育模式,积极构建“家园社”三位一体协同育人体系,持续推动全环境立德树人走深走实。在2023年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上,槐荫区教体局作为全国唯一区县教育部门代表作典型发言。
凝聚各方力量,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家园社”三位一体协同育人体系。
一是培根筑基,种好家庭育人“责任田”。全区100%覆盖成立165所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及膳食伙委会,助力家长成为幼儿德育的合作者、支持者。依托省教育厅研发的“家长空间”APP公益平台实施“家长空间”项目,与山大附属儿童医院合作开设“点亮未来”儿童教育与健康公益大学堂,聘请国内知名教育专家开展家庭教育专题讲座1800余场,惠及家长60万人次。结合各幼儿园实际,以问题为导向,开展“一园一案”“一园一品”德育研究和实践,形成济水上苑幼儿园“榜样教育”、礼乐佳苑幼儿园“十项全能”家长学校课程、第三实验幼儿园“晚霞乐奶奶家长团”等园所德育新样态。
二是立足主干,夯实幼儿园育人“主阵地”。积极探索品格教育与家园共育新思路、新方法,联合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专业力量,开设幼儿园品格成长课程、儿童品格家园共育、品格教师成长体系和儿童品格发展评价四大板块内容,建设品格教育示范园37所,成功举办全国品格教育学术大会暨济南市槐荫区品格教育成果展示活动,品格教育相关经验在全国品格教育学术大会上进行宣传推介,2项家庭教育成果分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21所幼儿园参加北师大品格教育教材编写,10余所幼儿园品格教育经验在学习强国平台、《父母必读》杂志等宣传平台刊发。
三是保驾护航,织密社会育人“融通网”。创新校内外教育相衔接、相贯通新模式,挖掘“国槐泽荫”文化底蕴,利用区域场域资源,开展“家住槐荫‘育’见成长”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打造十大成长场域,成立槐荫少年文学院、少年书画院、少年科学院、少年记者团以及黄河文化研学教研院,全区近12万名槐荫学子走进家门口的“文化宝藏”,领略文化魅力,涵养家国情怀,在实践中收获快乐,在体验中品味成长。
构建保教结合的幼儿养成教育,确保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和亲身经历,感受道德认知、开启品德启蒙。
一是构建目标体系。尊重幼儿认知规律,把握一日生活各环节和小、中、大班的目标差异性,确定“六横三纵”幼儿一日生活德育目标(“六横”即一日生活六个重要环节:入园、用餐、区域活动、户外活动、集体教学、离园;“三纵”即小、中、大班三个年龄段),合理设计德育内容、途径、方法,实现德育工作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层层深入、有机衔接。
二是坚持清单推进。推出幼儿园劳动启蒙教育、幼儿居家劳动启蒙教育“两张清单”,为劳动启蒙教育具体化落地画好“路线图”。根据小、中、大班幼儿身心发育特点,从生活活动、教育活动、游戏活动、环境创设等四个路径,明确51项幼儿园教育内容、47项居家教育内容,涵盖幼儿园一日生活多领域多场景,并对不同年龄段幼儿劳动内容做出细致规定。
三是推动强师赋能。开展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启动园长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加强“六横三纵”幼儿一日生活德育目标和幼儿园劳动启蒙教育、幼儿居家劳动启蒙教育“两张清单”业务培训,通过园长“格治”论坛、“榜样的力量”教师讲堂、名师工作坊、教师素质大赛等方式,赋能园长、教师专业成长,逐步形成多区域、多园所、多层次的园长、教师专业成长发展路径。
对照《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研制《槐荫区幼儿园基于班级半日观察的质量评估操作手册》,高质高效落实幼儿品德启蒙目标任务。
一是优化评估体系。《操作手册》对标《评估指南》中的48个考察要点,确定评估内容涉及的9项关键指标、28个考察要点,从环境创设、师幼互动、班级管理、幼儿发展四个维度进行观测,采用“两寻、三观、四步走”(两寻:寻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课程设置。三观:观班级管理、观环境创设、观师幼互动。四步走:第一步,走进班级门口蹲下来儿童视角观察班级环境;第二步,走进班级正中央感受班级管理中的文化样态;第三步,走近儿童和教师观察师幼互动的状态;第四步,走进课程,寻幼儿发展的课程轨迹。)循证评估方式,形成“学习内化、循证诊断、激励改进”实践策略。
二是推行立体评估。《操作手册》旨在通过学期初测评、日常观察记录、截点测评、教育建议四个测评环节,紧紧相扣、贯穿始终,全面获取幼儿成长的重要数据,形成“幼儿活动—支持—评估—反思—改进”全闭环。
三是提升评估实效。聚焦班级半日活动,对照《评估指南》中关于对幼儿连续自然观察的建议,细致观察师幼互动,关注幼儿园保教质量的内涵提升,促使教师科学合理组织幼儿一日活动,培养幼儿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让教育评估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1. 本文稿内容较多,请先下载后再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 为防止用户资源被随意传播,本站部分文稿需要会员才可阅读或下载,请予谅解与支持!
3.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仅作为参考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范文参考 >【创新做法】“家园社”协同视角下打造“一核三环”学前教育德育模式
2. 为防止用户资源被随意传播,本站部分文稿需要会员才可阅读或下载,请予谅解与支持!
3.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仅作为参考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范文参考 >【创新做法】“家园社”协同视角下打造“一核三环”学前教育德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