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周文彰:我的讲话观
对于讲,我向来十分用心。最早的讲,可以追溯到上学时的课堂发言、班级或小组活动发言一类。当时的朴素想法是:要讲,就要尽量讲好,为的是让自己表现好,让别人有听头。
但我坚持写稿不止,成了先进典型,被选作在全县通讯报道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作大会发言。我认真写发言稿、背发言稿,发言时完全脱稿,独特的发言内容,独特的发言风格,赢得了独特的发言效果:全场先是鸦雀无声,后是热烈掌声。我因此而被县通讯报道组重视,被公社领导认识。1973年大学招生,我被公社领导推荐参加考试,我猜与这次发言留给他们的印象多少有些关系。
我写稿背稿,发言时站着脱稿,乱哄哄的会场一下子安静下来,齐刷刷地抬起头来看着我听我发言,获得热烈反响。后来,学校组织“批判林彪资产阶级军事路线小分队”选我参加,1975年毕业分配时让我留校担任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这次发言及后来多次活动表现出来讲的能力,不无关系。
第三次成功的讲,是南京大学哲学系七七级新生入学欢迎会,我被班主任指定代表新生发言。入学前我是扬州师范学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在三年小学民办教师教学经历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中等师范学校2年政治经济学、1年哲学课的教学经历,发言对我应该是家常便饭了。但我仍然十分投入,力求讲好,力避讲砸,同学们也勉励我讲出“七七级的风采”来。结果,我没有辜负自己的决心,也没有辜负同学们的期望。
此后的教学、研究和领导工作,我更加重视每一次的讲。
2013年4月27日,我还在任,出席国家行政学院第十一期青干班到山东临沂“三进三同”汇报座谈会,听了两三个发言之后,我感到有人重视有人重视不够,有人精心准备有人不太精心。
最后我讲话,题目是《要重视讲话发言》——这是一个即席讲话:
在你们去临沂之前,我为你们送行,送了你们一句话:“打一个死结——群众情结”,刚才在发言中,很多学员提到了这句话,说明你们听进去了,并通过在临沂“三进三同”有了自己的新认识和新感受。今天我再送你们一句话:重视讲话发言。
讲话发言是重要的领导工作方式
领导干部要实施领导,要开展领导工作,往往要使用许多方式、渠道或手段,讲话发言无疑是重要的领导工作方式。领导工作总体来说有对内和对外两个组成部分。对内主要是组织、动员、说服班子、部下、群众;对外主要是汇报、介绍、宣传,对上级要做汇报,对客人要作介绍,对社会要作宣传。这两方面工作我们怎么去做?无非是一靠言,二靠行。
作为领导干部,我们一要做工作,一要做人。从做工作角度来看,我发现有两点过去我们没有注意到:
第一,言是大量的,行是少量的。领导工作更大量地表现为讲话、报告、动员、说服。第二,言影响更大,行的影响要小得多。比如改革发展主要是靠大家,而领导干部抓改革发展主要靠说,不是自己去做某一个具体开发项目;自己去抓一个具体项目可能会有示范作用,但整个地区的发展不是靠领导干部自己干,而是靠动员组织说服全社会去干,所以说的影响更大、作用更大。
因此,从做工作角度来讲,领导干部的言肯定多于行,言肯定重于行。我们不能把这个状况称为“只说不干,只说不练”;对领导工作来讲,说就是干,干大量表现为说。讲话发言水平如何,是领导能力高低的表现,是执政能力强弱的表现。
从做人角度来讲,领导干部的行肯定重于言。一个小时的表白不如一次行动;一个人做人如何,不是看自己说什么,而是看他自己做什么。对领导干部的人品,不是听他怎么表白自己,而是要看他怎么身体力行。
讲话发言要讲究效果
效果是硬道理,这是我一本书的书名。不问效果、不讲究效果,做事有时比不做还坏,讲话有时比不讲还糟糕。因此,我们讲话发言一定要讲究效果,否则至少也是白讲,而负能量、负影响不仅仅是白讲。
那么,讲话发言讲究效果,效果是指什么呢?我个人体会有三大体现:第一是指听得进去。讲话效果好,就是我们所讲的内容听众能够听进去,不是拒之于耳外,不是听得讨厌,而是听得津津有味,听得入心入脑。
第二是指说得清楚。讲话有很好的效果,就是说得清清楚楚,比如把问题说得清清楚楚,把原因说得清清楚楚,把来龙去脉说得清清楚楚,把理论、思想、观点交代得清清楚楚,一个领导干部说得清才能做得清,说不清根本不可能做得清。
第三是指引发同感或叫引发共振。讲话发言总得有个目的,总得有个目标,想达到什么效果,最后效果就是叫听众相信你、信服你、谅解你。达到这个效果就是我所讲的引发同感或共振。比如,一个动员讲话是不是让大家振奋起来,一场党性教育是不是让大家都受到感染,一个研讨发言是不是让人受到启发,一个理论辅导讲话是不是让大家理解,一个道歉讲话是不是得到原谅,对外介绍本地区是不是引发听众心仪向往,这些就叫同感或共振。
领导干部每次讲话发言,都应当十分讲究效果,即都要讲究让听众听得进去,讲究说得清楚,讲究引发共振。否则,没有必要讲话发言。
讲话发言水平不在于语言本身
领导干部讲话发言要用语言。语言是什么?语言不是内容,语言本身是外壳,是内容的外壳,是承载内容的,比如承载思想,承载观点,承载事实,承载各种信息。
讲话发言水平靠什么呢?
第一靠感情,对所讲内容的感情,比如讲发展,要有对发展的紧迫感;讲改革,要有对改革的责任感;讲到群众讲到民生,要有对群众的内疚感;讲问题,要有对问题的痛心感。感情就是爱或者恨,就是乐或者痛,就是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等等。一个好的讲话发言首先要充满感情。
感情哪里来?这就要第二个靠——靠责任。......
第三靠思想。讲话要有思想有观点,不能是白开水、流水账。有思想的讲话才能启迪人、打动人。讲话动人很多情况下是靠思想动人,思想吸引人。所以,一些领导干部讲话发言非常好,不能归结为这些家伙能说会道,不是小媳妇的巧言利齿,而是有思想有观点。
第四靠素质,领导干部发言讲话水平高低靠取决于领导干部的素质;讲话水平是素质的外在表现,比如理论素质、思维素质、知识素养等等。
最后靠功夫。讲话发言要想有效果、要想有水平,就一定要下功夫——平时工作的功夫、知识积累的功夫、经验积累的功夫,靠思考的功夫、准备的功夫。
把每次讲话发言当成一次机会
机会就是好的机遇。机遇往往是多方面的,比如,工作的机遇,同时也可能对我们个人也是好机会。机会往往可遇不可求,就是说,机会很难求到,机会几乎都是遇到的;机会来了,就要珍惜,就要抓住。所以,只要有我们讲话发言的机会,就要珍惜这个机会,抓住这个机会。
第一当作工作机会。......
第二当作锻炼机会。尤其对我们年轻干部来说,我们正在成长过程中,每次轮到我们讲话发言,都要当成锻炼自己讲话发言能力的一个机会,锻炼经验总结能力,锻炼提炼概括能力,锻炼理论思维能力,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等等,还有锻炼讲话方式方法,锻炼讲话表情姿态。人都是靠一次次锻炼出来的,真的没有天才,天才的背后就是功夫。
第三当作展示机会。每次讲话发言都要当作展示自己机会,展示什么?展示能力,展示水平,展示形象,不知道你们听说过没有,我多次听说有些同志就是一次发言讲话被某个大领导看中,然后进一步考察任用起来的。
所以,对每次讲话发言,我提醒各位年轻干部,第一不能轻视小看它,不能以为没什么了不得。第二不能马虎,不能应付。每一次讲话发言都要当成一次机会。
......我对学员们提三个要求:
第一讲短话。句子少之又少,概念词汇少之又少,时间少之又少,还能达到效果,这种讲话最好。讲话不是越长越好,十分钟能讲清楚的,绝不用半小时;三五言能讲到位的,决不用十分钟,尽量用最少的语言、最少的时间达到效果。
第二讲精彩话。讲什么都要经过推敲,不能信口开河,不能依赖现场发挥,有所准备的讲话出彩的概率更大。虽说我们不去刻意追求语不惊人誓不休,但争取使每一次讲话发言都精彩一点,却是应该的。
第三讲没有讲稿的话。这不是说没有讲话稿,而是说讲话发言尽量脱稿;离不开讲稿,讲话发言往往难以精彩
......
那么,应该怎么重视讲呢?我想至少抓住这么几条:
第一,要有的放矢。“矢”就是箭,“的”就是靶,意思是放箭要对准靶,讲要有针对性。讲所要针对的“的”,有很多含义,比如,针对“主题”——会议的主题、研讨的主题、采访的主题、发言题目标定的主题等。......
比如,针对“问题”——工作中的问题、思想上的问题、作风上的问题、改革的问题、管理的问题、分配的问题、环境的问题、政策落实中的问题、社会关切的问题等等。......
比如,针对听众,讲要看对象。干部、群众、教师、学生、专家等听众不同,讲就要不同;对东部地区干部讲课与对西部地区干部讲课,肯定要作内容上的调整。离开“听众”之“的”,讲不看对象、不分场合,就是“千篇一律”。对谁都这么讲,效果肯定大相径庭。根据有的放矢的原则,我参加每一次论坛或研讨会,都要琢磨论题,围绕论题准备演讲发言稿。讲课之前都要搞清楚讲给谁听,对内容和课件作适当调整。
第二,要认真准备。没有人生来就会讲,也没有人天生就讲不好;讲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于讲是否认真。......
首先,认真琢磨讲什么,即在讲的内容上认真考虑,突出什么主题思想、讲什么不讲什么、哪些详讲哪些略讲,都是首先要认真想透的。接着,认真考虑怎么讲,即在讲的结构、方式、方法上认真考虑。分几个部分、讲几层意思、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这是琢磨讲的结构;严肃还是轻松、说教还是谈心、直接批评还是侧面引导,这是考虑讲的方式;用理论说服还是用案例启发、讲授式还是互动式,这是思考讲的方法;方式方法有时是难以有明确边界的。
同时,认真收集材料。讲,要想避免“空”,就要言之有物;要想增强说服力,就要用事实说话;要想生动引人,就要寓理于事。最后认真准备讲稿。来不及写讲稿,要认真写出详细的讲话提纲;来不及准备详细提纲,也要有一个简要提纲,无论是文字稿还是腹稿。......
第三,要有现场感。无论讲什么、在哪里讲,都要与现场衔接和互动,力求情景交融,而这恰恰是容易被忽视的地方。讲大多是事先准备好的,到了讲的时候,如果不去追求现场感,讲很容易变成照本宣科、“自说自话”、“走过场”等,影响讲的效果。......
......
讲是方法,更是思想;讲是艺术,更是科学。讲,要靠方法、艺术引人,更要靠思想和真理奠基;没有思想和科学的东西,讲得再引人,也是花拳绣腿,也是哗众取宠。我深知,在这两方面,我都远远没有到位,努力进取的空间很大很大。
2. 为防止用户资源被随意传播,本站部分文稿需要会员才可阅读或下载,请予谅解与支持!
3.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仅作为参考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范文参考 > 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周文彰:我的讲话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