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领会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立场
深刻领会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立场
以人民为中心,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人民利益作为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彰显马克思主义最鲜明品格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承继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深植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沃土,是坚持“两个结合”、推进理论创新形成的思想结晶,闪耀着真理光芒,充满着历史智慧,饱含着文化底蕴,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既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坚持与发展,也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反复证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我们党深刻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尊重人民创造精神,汇集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
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比如,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与人民至上的政治观念就是相融通的。从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到朱熹的“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民本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我们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人民急难愁盼问题,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造性地借鉴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合理内核,从政治立场、价值导向等层面,实现了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历史超越和时代升华。
2. 为防止用户资源被随意传播,本站部分文稿需要会员才可阅读或下载,请予谅解与支持!
3.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仅作为参考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综合其他范文 >深刻领会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