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公共数据资源潜能为基层治理减负增效

分类:综合其他 时间: 2025-01-06 16:24:44 浏览: 作者:小编

 

挖掘公共数据资源潜能为基层治理减负增效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发布,这是中央首次对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进行系统部署,对建设数字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如何抓住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的机遇,挖掘公共数据资源潜能为基层治理所用,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事多人少,责大权小,如何提升治理效能,让群众满意是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基层治理事多人少,任务艰巨,挖掘公共数据资源能够精准定位问题,提高办事效率。新形势下,基层治理一定程度上出现风险防范难、化解矛盾难、服务供给难等诸多治理难点。究其原因,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愈加多元化、复杂化,以及现代化进程加快提出的新挑战,增加了基层治理的难度,加大了治理的工作量。而基层工作人员数量和质量不足以应对大量的治理任务,要让群众满意,就要准确了解群众诉求,提供更加精细的服务,这对基层工作人员的干事能力提出了挑战。 

另一方面,基层治理责大权小,压力过载,运用公共数据资源可以重塑资源配置,提升治理效能。长期以来,基层治理存在“小马拉大车”困境,基层工作人员疲于应对、干劲不足,制约了基层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可以看到,这种情况的产生与压力传导体制有关,“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很多政策措施都要在基层落地,考核层层加码,到了基层往往出现过度留痕等形式主义。这与政府层级间职责同构下基层责权配置不合理有关,一是上级放权不合理,导致基层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二是“考核压在前,问责跟在后”,上级对基层频繁督导问责,导致基层干部为了防止“一不小心就踩雷”、干工作时要看清“底线红线高压线”,无法调动更多治理资源。 

公共数据资源是新的生产力要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在资源供给、权益分配、应用创新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为基层减负增效,提升治理能力带来新的契机。 

第一,提高公共数据供给质量,化解基层治理事多人少难题。公共数据资源规模体量大、数据质量好,最大限度汇聚了基层治理所需信息,通过加工整理可以精准定位群众需求,缩短办事时效,提高治理效率。一方面,加快构建直达基层的物联感知网络。公共数据采集是提高公共数据质量、精准把握群众需求的技术前提,而基层数据采集并未完全实现平台化,一些地方仍以传统“普查”式采集为主,耗时费力。对此,要建立覆盖村和社区的物联感知网络,延伸数据采集触角,形成反映群众需求的动态数据库,为基层治理提供依据。同时,基层一线要同步更新数据库,保证公共数据的原始性、真实性、有效性。另一方面,加强公共数据资源分类开发。当前,公共数据资源在面向治理领域的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信息开放较少,开发挖掘更是不足,深藏在公共数据资源中的治理价值尚未被完全激活。作为公共数据资源的主要管理者,各地方政府和部门在制定具体措施时,要充分考虑基层实际,加强面向基层治理的公共数据资源价值挖掘,给予财政、技术等多方面支持,发挥公共数据资源的社会效应。同时,健全基层工作人员及群众对公共数据资源价值的反馈机制,推动公共数据资源源于群众,反哺基层,惠及群众。 

在线下载列表
开通【VIP会员】全站免费下载
  • 立即开通
  • 1. 本文稿内容较多,请先下载后再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 为防止用户资源被随意传播,本站部分文稿需要会员才可阅读或下载,请予谅解与支持!
    3.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仅作为参考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综合其他 >挖掘公共数据资源潜能为基层治理减负增效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