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加强制度建设 提高履职质量
日期:2021/02/12 16:04作者:人气:
导读:完善人民政协工作制度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重要思想的有力举措,是落实政协章程、提高政协工作质量的必然要求。汪洋主席去年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上对...
完善人民政协工作制度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重要思想的有力举措,是落实政协章程、提高政协工作质量的必然要求。汪洋主席去年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上对人民政协重点工作作出部署时,强调“完善制度机制”;今年全国两会上,汪洋主席在常委会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沿着正确方向推进专门协商机构制度建设,以健全有效的制度,保障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特点和优势的发挥。制度建设在报告第三部分“固本强基:开创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新局面”中占据了很大分量。完善的工作制度是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也是加强和改进政协工作的重要举措。
吉林省政协一直高度重视制度机制建设,作了一些探索,力求以完善规范的制度实现履职高质量要求。以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制度为统领,在依照宪法法律和政协章程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制度建设等各项工作不断向前发展。在“搭台——协商”中加强实践探索,确定“两问、三要、三个明确”协商工作环节,逐步构建起由“商定协商内容、搭台形式、协商主体及参加人员、调研方式、协商互动程序、协商成果,协商成果应用情况反馈、成果成效考核及协商能力评价”8个环节构成的协商工作制度体系,协商质量明显提升。
2019年,吉林省政协围绕以制度机制建设促进履职质量提升进行了有益探索,“政协委员营商环境体验式评价”工作就是严格按照这8个环节开展,取得了良好协商成效。坚持事前“两问”,精准选择协商议题,匹配合适搭台形式,为良好协商质量奠定基础商定协商内容。选好协商议题是提高协商议政质量的前提。选择协商议题一方面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选择党委和政府工作重点、群众生产生活难点、社会治理焦点问题;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协组织优势,选择更适合政协搭台的议题进行协商。这是党对政协工作的要求,同时也是确保政协工作在正确轨道上运行的重要保障。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三省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时要求“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在省委省政府工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近年来,吉林省委省政府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头号工程”,采取了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能否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在实际执行中是否存在困难和问题,直接关系着优化营商环境的目标能否实现。政协委员分布广泛,联系各界,直接或间接参与着经济发展、城市管理、社会民主、体制改革等方面工作,对营商环境具有非常直观、准确的切身感受。综合这两点因素,吉林省政协选择“政协委员营商环境体验式评价”作为协商议题,能够充分发挥政协优势、有效提升协商质量,同时也是政协民主监督的重要探索。商定搭台形式。高度契合协商议题的协商平台是提升协商质量的保障。开展政协委员营商环境体验式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涉及质量、效率、作风等多项指标。经多方研究,制定了《吉林省政协提案办理考评和委员评价省有关部门工作的暂行办法》,对评价对象、评价内容、评价体系等作了明确规定,并确定了“总体评价以不记名方式进行,评价过程不进行统一组织,委员自行综合打分,吉林省政协统一汇总统计”的评价方式。经请示省委同意,将体验式评价的平均分值作为部门综合评价分值结果,加权平均为1分,纳入年度省直有关部门绩效考核,从而提升了协商成果的分量,促进了有关部门改进工作。这个针对协商议题精心筹划的搭台方式,打消了委员参与评价的顾虑,提升了委员的责任感和参加的积极性,避免了主观因素对评价的影响,最大程度地确保了协商结果的公平公正和客观真实有效。坚持事中“三要”,谨慎选择协商主体、调研方式和互动程序,为良好协商质量提供保障商定协商主体及参加人员。协商主体是保证协商质量的重要要素,协商主体熟练掌握协商议题有关政策措施、专业知识、行业现状等内容,才能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建议,确保协商言之有物、言之有据。对营商环境开展体验式评价,吉林省政协充分考虑委员界别和职业,安排每个部门至少有10名政协委员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支持委员扩大参与评价范围,对自己所了解的部门进行评价,数量不限,从而确保了评价过程有较大数量熟悉情况的协商主体积极参与、真实客观反映实际情况,保证数据比较合理、评价相对公平。商定调研方式。调查研究是提高协商议政质量的重要环节。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才能充分掌握一手材料,形成具有普遍性、趋势性、规律性认识,提出针对性强的意见建议。针对政协委员营商环境体验式评价的需要,吉林省政协制定了对应调研方式,要求参与评价的委员以个人为单位,自定时间、自选方式,通过实地调研、现场体验、部门访谈等多种形式综合分析,凭借直观感受对评价对象打分。委员在调研过程中通过亲身经历的具体事例对受评部门的作风、态度、能力、水平等作出的评价具有较强说服力。委员体验式评价不搞各类统计和表格,实行背靠背评价,既可以起到促进工作作用,也可以减轻基层因评选带来的工作压力。商定协商互动程序。协商互动是提高协商议政质量的必要环节。协商主体、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和问题涉及的基层群众在政协搭建的协商平台上针对有关问题进行相互交流,五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目标。互动交流的过程也是培育协商文化、营造协商氛围的过程。营商环境体验式评价实施前,吉林省政协组织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实地走访、座谈交流、听取汇报、发放调查问卷,广泛征集意见建议,并召开“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协商座谈会,组织部分省政协委员、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与11个省直部门和单位的负责同志面对面协商交流,为完善评价方式、提升评价质量积累了素材、奠定了基础。坚持事后“三个明确”,高度重视协商成果呈现、应用反馈和考核评价,为提高协商质量提供参照商定协商成果。及时形成并报送成果是协商质量的重要体现。要按规定程序,以建议案、调研报告、政协信息专报等形式将协商议政成果报送党委政府。委员对营商环境体验式评价由吉林省政协统一汇总计算后,形成了《省政协委员体验式评价省直有关部门营商环境得分表》,以表格形式直观反映评价结果。协商成果应用情况反馈。及时对协商成果进行跟踪反馈是协商议政取得实效的重要方法。《省政协委员体验式评价省直有关部门营商环境得分表》完成后,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抄送省绩效办,分值直接计入所评部门积分,产生较大影响。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作出批示,省政府分管副省长对排名后5位的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约谈,对有关工作起到了督促作用。成果成效考核及协商能力评价。考核与评价是提升协商质量的重要手段,协商主体的能力、水平,协商平台的效率、功能都需要通过考核评价进行评估,促进不断提升。政协委员营商环境体验式评价后,吉林省政协将委员参加评价的有关情况纳入履职档案,并列入委员履职点评考核内容。通过监督性调研视察等方式对评价结果和评价结果运用成效进行跟踪,结合跟踪结果对“政协委员营商环境体验式评价”工作进行调整完善,并将其固定下来,坚持每年开展评价。至此,8个协商环节形成完整闭环,每一个环节都各自成为完整的制度,为提升协商质量提供保障。同时,各环节之间有机联系,相互促进,发挥协商规则的整体合力,共同推动提升协商质量。近年来,除政协委员营商环境体验式评价外,吉林省政协在履职过程中还形成了很多其他成熟案例。住吉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关于建设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及海洋经济合作示范区的提案》《关于加大东北黑土地资源保护问题的提案》等,都是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依靠全国政协平台,开展广泛调查研究,积极与国家有关部门互动沟通,有力推动了国家有关文件的出台,形成了协商环节的完整闭环,具有重要借鉴价值。下一步,为了更好地落实今年全国两会精神,吉林省政协将在现有基础上作进一步探索。对代表性强、具备借鉴意义和借鉴条件的典型协商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和总结,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推广,以典型案例联结政协工作内部制度与外部制度,带动协商制度机制完善,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培育与时代和任务相适应的协商文化,更好发挥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作者:江泽林
全国政协委员,吉林省政协党组书记、主席
本文刊登于《中国政协》202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