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1/05 09:05作者:人气:
东营区抢抓入选山东省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改革试点机遇,聚焦破解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暴露出的机制不活、能力不强、动力不足等痛点难点,立足高效协同、功能完善、保障有力,系统重塑运行发展、专业能力、人才队伍“三大体系”,走出一条县域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东营区路径”。东营区先后入选全国百强健走示范区、省级健康细胞建设动态监测试点区、省级老年人失能失智预防干预试点区。
一、立足高效协同,重塑疾控事业运行发展体系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决策部署,出台《东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成立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改革试点领导小组,建立编办、卫健等9个部门协调机制,严格落实责任分工,有力保障各项试点任务顺利开展。整合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大队职能,重新组建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挂区卫生监督所牌子,修订机构管理编制规定,明确内设机构、职责和人员编制,实现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管理两大核心业务板块融合发展,进一步夯实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工作基础。
二是优化基础设施。按照“一年规划、二年建设、三年达标”的总体思路,投资2442万元实施区疾控中心迁址改造提升项目,累计改造面积5878平方米,其中新建实验楼1879平方米,房屋建筑、配套设施、场地布局、功能分区均达到标准要求,疫苗储藏、常规实验、特殊实验、业务办公条件更加完善,目前,人均建筑面积86.44平方米,达到全省领先水平。
三是深化数智赋能。锚定“智慧化、数字化”发展方向,进一步强化疾控信息化治理,健全疾控信息标准体系、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体系,夯实数字疾控发展底基。探索开展预防接种智慧冷链试点,引入“三查七对一验证”(查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症,查接种卡与儿童预防接种证,查疫苗、注射器外观与批号、效期;核对受种对象姓名、年龄、疫苗名称、规格、剂量、接种部位、接种途径;验证疫苗种类和有效期)管理系统,通过数字化监管,实现预防接种“一网办、一站达、一屏览”,成为全省首个实现全流程智慧化预防接种门诊的县区。
二、立足功能完善,全面提升疾控专业能力体系
一是提升检验检测和监测预警能力。按照“保基本、补短板、强弱项、提能力”的思路,升级完善检验室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建成4个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全部通过实验室资质认定现场评审,全年完成新冠常规检测13760人次,完成涵盖8个镇街、26个监测点、104份生活饮用水检测,完成32家企业苯系物、游离二氧化硅、锰尘、呼吸性粉尘、电焊烟尘的职业卫生监测任务,完成辖区内学生和孕妇300份盐碘、300份尿碘检测及25个高氟村水氟检测任务,服务全区检验检测能力进一步提升。依托人才、技术、设备三方面优势,建立健全多点触发、反应快速、权威高效的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对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和敬老院等人群密集区域的监测,全年累计收到传染病预警信息164条、及时处置率达到100%。
二是提升应急处理能力。建立可视化应急指挥信息系统,更新升级音视频网络联通硬件设施,即时接收上级疾控机构的远程视频会商指导,搭建起信息实时共享、上下高效联动的应急“数字指挥舱”。精心选派消毒杀虫、流行病调查、实验室检测、健康教育等专业技术高、业务能力强、身体素质好的年轻骨干人员成立背囊化卫生防疫应急小分队,基本满足各类较大及以下突发事件现场处置和重大突发事件先期处置需求,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置能力有效提升。
三是提升医防融合能力。按照“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的思路,完善人才流动、交叉培训、服务融合、信息共享等机制,促进医防真融合、深融合。创新出台《东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医疗机构医防融合试点工作方案》,与区人民医院、区中心医院等2家医疗机构签订框架协议,参与急诊科、发热门诊、感染性疾病科、内科、儿科、健康管理中心和公共卫生科等科室与领域的工作,实现医防联手、资源互补。组建5人的专业师资队伍,提供“菜单式”培训4次,建立医防融合健康教育科普阵地,联合创立“健康面对面”直播间,实现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
四是提高健康管理能力。结合全省“三减控三高”特色项目试点工作,举办“万步有约”健步走大赛,组织全区31支队伍、505人参加比赛,全面践行“健走激励”慢性病干预模式,营造全民健走、全民健康的积极氛围,成为全市唯一入选的全国百强健走示范区。作为全市首家试点县区,率先参与山东省老年人失能失智预防干预试点工作,通过开展“八段锦”培训班等形式探索老年人失能失智危险因素干预的工作模式,促进关口前移,改善老年人的躯体功能,降低失能的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助力健康老龄化。
三、立足保障有力,持续夯实疾控人才队伍体系
一是充实人才队伍配置。按照上级规定核定疾控机构人员编制并足额配备,先后2次核增38个事业编制给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一步配足配强领导职数,为区疾控系统“用编进人”提供充分的编制保障。加大公共卫生技术人才引进力度,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进一步优化简化招聘流程,全面保障用人需求。近3年累计招引专业技术人员28人,其中,硕士研究生3名,疾控队伍扩充至75人,大学以上学历占比达到94.66%,空编率降至3.8%,提前完成2025年以县为单位空编率原则上不高于5%的目标。
二是健全人员激励机制。建立完善符合疾控体系人才队伍特点的薪酬保障和激励制度,在全市率先探索按职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实行“分类考核”,并明确“原则上按照不高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水平的1.5倍核定绩效工资水平,最高不超过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水平的2.3倍核定绩效工资水平”。同时,根据承担重大任务完成处理情况,合理核增一次性绩效工资,用于相关人员发放奖励,并向承担“急难险重”的岗位倾斜,切实发挥出绩效工资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三是建立首席专家制度。创新制定《东营区疾控中心首席专家选聘及管理办法(试行)》,评选聘任首席专家2名,落实首席专家待遇,给予首席专家每人每月3000元的人才补贴,充分发挥首席专家在业务发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示范带头作用,稳定疾病预防控制队伍,增强疾控事业活力。
来源:东营区委改革办
Copyright © 2017-2021 WENGAOHUI.COM 文稿汇(东城米老鼠设计工作室) | 备案号:粤ICP备2023057653号-11
声明:本网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