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稿汇,文稿写作交流请添加客服VX:yimishu

注册/登录| 网站地图

搜索
推荐范文分类
热门标签:

【文稿佳作】健全产业基金管理机制

日期:2024/12/28 07:53作者:人气:

导读:赣州市健全产业基金管理机制近年来,市政府金融办积极发挥基金牵头部门作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做法,起草“1+2+N”基金政策框架,重设我市产业基金架构,完善相关...











赣州市健全产业基金管理机制


近年来,市政府金融办积极发挥基金牵头部门作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做法,起草“1+2+N”基金政策框架,重设我市产业基金架构,完善相关制度体系,推动产业基金健康运作。
01优化基金业发展顶层设计

一是建立市基金业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负责统筹推进全市基金行业发展,研究制定落实基金业发展政策,指导审定完善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各项配套政策。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任召集人,分管副市长任副召集人。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负责落实联席会议议定事项,牵头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的日常管理、各项制度的监督执行等工作。二是完善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组织架构。采用“1+N”架构进行管理运作。“1”为市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完全由财政出资。“N”为政府投资基金,指产业引导基金与其他投资人共同新设的基金、参与出资符合条件的已设立基金、市属国企与其他投资人共同设立的基金等;包括存量的赣州发展工业引导母基金、赣州光控发展产业投资母基金、市文旅产业基金,以及今年新设立的赣州市现代产业引导基金、深赣合作基金、赣州人才基金、锂电产业基金等;其中,推动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在我市设立全省首家创业投资管理机构——赣州中科融合创业投资基金。抓住深赣对口合作机遇,与光大控股合作设立了市场化母基金,与达晨创投、东方富海等大湾区优质基金机构合作设立市场化母基金。探索创新进资渠道,成立全省首家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基金并实现7150万美元现汇进资,是中部地区首单QFLP业务。


02搭建“1+2+N”基金政策框架

“1”指修订出台《推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该措施已正式印发,主要在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助力产业发展、完善和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等方面明确了相关政策,尽量拉平与沿海地区政策差距。

“2”指研究出台《市基金业发展联席会议及职责》《赣州市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管理办法(试行)》两项制度,建立科学管理体制和决策机制,增强推动产业基金良性运作的协调性和联动性。

“N”指分别推动财政、国资等部门研究出台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监管、绩效评价、激励约束、薪酬管理、尽职免责、定期报告等配套制度,目前相关制度均已多次征求意见并完善,计划待第一次联席会议审定后印发实施,实现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募、投、管、退”全流程制度化管理。政府产业引导基金以发投、国投为主,文旅产业基金以旅投为主,相关国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牵头组建相关政府引导产业基金,牵头完善本集团基金管理公司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



03梳理全市产业基金情况

市政府金融办先后多次对市本级及各县(市、区)设立产业基金情况进行了梳理汇总,并形成季度更新制度。目前全市由市县国企参与出资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6家,管理各类投资基金47只,管理规模302.77亿元,基金实缴165.37亿元,其中市县财政出资12.12亿元,占比7.33%;市属国企出资74.59亿元,占比45.1%;区县出资31.29亿元,占比18.92%;社会资本47.38亿元,占比28.65%。

同时,充分发挥资本的“助推器”作用,积极探索“产业基金+资本招商”新模式,累计利用设立产业基金、开展股权投资等方式,投资67个项目,金额达150余亿元,投资上市公司12家,拟上市公司4家,成功支持4家公司上市。我市市县国资管理的产业基金规模近400亿元,位列全省各设区市第一名。比如,推动市政府产业引导基金联合南康区政府合资设立30亿元的产业基金,专项用于入股家居龙头上市公司美克家居,成功推动美克家居注册地、总部和产业完整跨省搬迁至南康;推动市政府产业引导基金联合龙南建控集团组建基金,投资5.1亿元参与道氏技术定增,成功促进其在龙南落地江西佳纳项目,成为赣州首个三元前驱体生产项目,增强了赣州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并于10个月内完成退出,净收益超5亿元。



04完善引导基金奖惩配套制度体系

一是政府引导让利支持,市级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参股基金返投赣州比例达到2倍、2.5倍和3倍以上的(以赣州市、县两级财政及国有控股企业出资合计数为基数计算),市级政府产业引导基金中财政出资部分可获得超额收益的20%、40%、60%部分让渡给参股基金管理企业。二是推动国资部门研究出台适合政府产业基金特点的强激励、硬约束的考核体系。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系统性重构基金公司薪酬体系,推动市国资委把基金管理公司薪酬单列,不受相关国企工资总额限制,参照基金业市场行情建立薪酬制度,出台尽职免责实施细则、科学制定员工跟投等市场化管理机制,以吸引和留住人才。三是推动财政、国资等部门研究出台适合基金产业特点的监管、绩效评价等制度,激励基金管理团队想干事、敢干事。


05创优基金业发展环境

一是鼓励基金落户。各新设基金或基金管理公司落户我市的,按其落户当年对地方财政贡献的30%予以奖励;首期实缴并按约定投资赣州本土企业或投外引内的,按其投资资金的0.2%予以奖励,两项奖励合计不超过1000万元。二是鼓励基金投资赣州。各基金投资赣州本土企业或投外引内的,在基金退出后按该基金对地方财政贡献的90%予以奖励。三是鼓励投早投小投科技。对基金投资我市种子期、初创期企业2年以上的,由受益财政按照实际投资额的5%予以奖励,每投资1家企业最高奖励100万元,每家基金管理机构每年累计申请本项奖励不超过300万元。四是鼓励基金集聚。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出台政策、完善配套措施,设立基金产业集聚区,支持赣州苏区并购基金园、赣州数字金融产业园、和君基金村等基金特色园区合规发展。探索成立基金联盟或设立基金行业公会等组织,搭建基金管理机构交流互动平台。五是落实税收优惠。支持符合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条件的基金,按照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本文刊发于《今日赣州》2024年第2期)


Copyright © 2017-2021 WENGAOHUI.COM 文稿汇(东城米老鼠设计工作室) | 备案号:粤ICP备2023057653号-11

声明:本网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