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稿汇,文稿写作交流请添加客服VX:yimishu

注册/登录| 网站地图

搜索
推荐范文分类
热门标签:

讲话

【写作技巧】“讲话稿”写作技巧

日期:2025/01/01 14:51作者:人气:

导读:“讲话稿”写作技巧讲话稿“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好的文章一点就通,核心内容简洁明了,融会贯通又会造成新的“博大精深”,整合创新中抓住要害和根本。材料内容摘自...

“讲话稿”写作技巧

讲话稿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好的文章一点就通,核心内容简洁明了,融会贯通又会造成新的“博大精深”,整合创新中抓住要害和根本。

材料内容摘自《秘书工作》发表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搜索,文章标题在学习笔记里已标明,愿大家读后有收获、有所得。

1

1.自主思考、自由发挥、自觉把握。无论是思想观点上,还是语言文字上,从一开始就摆脱了“秘书秘书、秘密抄书”的窠臼
2.设身处地引入元素,竭力增强语言活力和情感色彩,使致辞个性化,如:季节元素,以时值初夏之际的描述,烘托场面的热烈;领导家乡元素,以一段家乡情结的抒发,表达内心的真诚。3.贵在坚持,贵在钻研,贵在运用。有些稿子的核心在于鼓动性和感召力,有时起草讲话稿,似乎进入不了状态,说老话不甘心,语惊人又很难为。大概在家里熬了两三天,自己跟自己较劲,非得让这稿子出彩。过程尤为痛苦,焦躁难耐时使劲用笔头戳稿纸,弄折了一支圆珠笔。4.文字工作尤其是起草领导讲话这个行当,一茬一茬的笔耕者生生不息相接续,从“新手”成为“硬手”,都是一点一点积累、一步一步过来的,如果没有写过百把篇稿子、熬过几十个不眠之夜,笔杆子是硬不起来的,“金刚钻”也是炼不成的。
——《曾把天亮做信念》学习笔记

  2  

5.讲话稿的起草不单是文字语言的问题,更为本质的是思想水平、思维层次的问题。
6.如何不去嚼别人嚼过的馍,写出新意来。跳出原来套路,重找切入口,分条例递进,阐述新概念,联系现实状况,引出“核心点”,进行集中阐发,以增强“带入感”,自然提出要求。7.讲话稿要与领导的风格相符。因为这位书记有很强的感染力,从不照本宣科打官腔,而是喜欢以一种交流对话式的言语抓住人心、打动人心。于是我便想重新起草这个讲话稿,把一些主要想法向书记作了汇报后,得到了书记的认可和支持。8.讲话稿起草三要素:立意、架构、文字。在这三要素中,文字是最基础的、是打底的,高于文字的是架构,高于架构的是立意。把一篇文稿用金字塔来打比方的话,塔尖是立意,棱边是架构,底座是文字。如果把金字塔平面化为三角形,就更直观明了,立意是顶点,架构是左右两条边,文字是底边。9.文无定法,但稿有优劣。一篇讲话稿首先要看立意,立意这个顶点的设定,决定了讲话稿是巍峨的山岭,还是低矮的土丘。因此,讲话稿的起草不单是文字语言的问题,更为本质的是思想水平、思维层次的问题。10.另一方面,把“立意—架构—文字”这个金字塔倒过来,便成了“文字—架构—立意”的倒金字塔,立意到了最底端,架构仍处在中间,文字则是最上端的。一篇讲话稿不论什么立意、什么架构,最终都要通过组织文字来完成,最终都要落到语言文字上。从这个角度讲,把文稿起草统称为文字工作是有一定道理的。

11.就讲话稿而言,在立意、架构差不多的情况下,文字组织、语言表达的水平,又直接决定了讲话稿的高下、优劣,决定了讲话稿是精雕的玉还是粗朴的璞。12.立意是占据制高点,架构是巧妙排兵布阵,文字是实现精准射击。
——《写作的正倒两个“金字塔”》学习笔记

3

13.起草讲话稿需要有参照,看看过去说过些什么,了解一下别人怎么说,这都很正常,有时甚至是必不可少的。但简单的“拿来主义”则是不可取的,不能把“参照物”直接变成“标的物”。那样的做法,说穿了是站位有问题,是以写稿者为本位,而不是以讲话者为本位。
14.“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全靠抄来的讲话稿,写作能力难以长进。领导讲话一般要表达对一些问题的独到见解,讲出一些有新意的话,你起草的稿子或者老生常谈,或者拾人牙慧,怎能令人满意?文稿写作虽然不同于文学创作,但也是一个带有创造性的活儿,倘若我们总是降格以求,满足于拼拼凑凑,把本具创造性的活儿变成机械性的活儿,看起来忙忙乎乎,俨然是这个行当中的“角色”了,实际上还没有掌握其中的门道,又怎么会有快的提高、大的长进呢?长此以往,则会误人误己。15.起草领导讲话稿一个重要的原则是:要走“需要之门”,不要走“省事之门”。16.走“省事之门”,概括起来就是“抄”——抄过去说过的话,抄别人现成的话。要把“抄”作为参照物,不能把“参照物”直接变成“标的物”。走“需要之门”,其内在要求是把握事物和问题的本质,讲到点子上,直接标准就是领导满意。17.“需求之门”三步走:一是初始的谋划,把准领导的需要——领导为什么要作这个讲话?最想表达的是什么?弄明白讲话稿的基调;二是中间的修改,进一步把握领导意图,在修改中不断接近领导需要(分“完善性的修改”和“颠覆性的修改”);三是最后的打磨,要精益求精满足领导的需要。18.讲话稿基本定稿后,一般性的讲话,领导会让“再看看”,一些特别重要的讲话,则常会要求“仔细磨磨”19.文稿写作要做“思想者”,不要做“文字匠”,不赞同那种把主要功夫下在抠字眼上的做法。但这也是就总体而言的,看重谋划时大开大合的思维、谋篇布局的能力,与最后环节对文稿进行仔细打磨并不矛盾。有句俗话叫“编箩编筐,全在收光”,这时候倒是需要有点“文字匠”的抠劲、“校对工”的细功来进行推敲和打磨,精益求精,提高领导对讲话稿的满意度。20.如何打磨,因稿而异,因人而异。我觉得到了这个环节,再有神来之笔、点睛之笔能为稿子增彩,那固然好,但增彩不可强求,而“去污”则是底线,需要守住。21.稿子中可能有哪些“污点”呢?一是错误的信息。包括情况、数据、事例等的引用,是否正确、准确,有疑问的要核清楚。二是语言的疙瘩。有些话在稿子中看着很顺畅,但一读起来就很拗口、很别扭,这些话都得设法改过来。有的领导可能还有个别字词的发音障碍,也要注意避开。三是文字的“苍蝇”。特别是那些“成套”的说法、提法,在修改稿子的过程中往往每个层级都不会去关注,里面就可能埋着多字、漏字或错别字的“苍蝇”,而这些说法、提法,其中的每个字都是关键字,容不得出差错,否则会让领导很尴尬。
——《要走“需要之门”不要走“省事之门”》学习笔记


Copyright © 2017-2021 WENGAOHUI.COM 文稿汇(东城米老鼠设计工作室) | 备案号:粤ICP备2023057653号-11

声明:本网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