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稿佳作】“三心”护航 “三全”发力 助推法治化营商环境提档升级
近年来,东阿县深入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围绕“稳企安心、护企走心、惠企暖心”,全力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构建“法治东阿·首席+”工作模式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做法获中国法学会副会长签批并被中国法学会发文推广,入选全省政法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十大典型案事例。
一、立足“稳企安心”,
做强“全方位”法治支撑
从发展环境、市场秩序、执法司法三个维度聚力,构建护航企业发展一体化工作体系。一是努力让发展环境更安全。深入开展社会稳定风险隐患专项整治,有力化解涉众金融、房地产等重点领域涉稳风险。在18个商会、行业协会建立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培育引进商事调解组织16个,妥善调处涉企矛盾纠纷1900余件,经验做法被山东改革公众号刊发。建立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绿色通道,从源头上防范涉稳风险,在全市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二是努力让市场秩序更公平。依法严惩破坏公平竞争、扰乱市场秩序行为,审执结涉企案件3309件,执行金额3.08亿元。严厉打击对企业实施舆情敲诈、“网络水军”造谣引流牟利等突出违法犯罪,打掉全市首例涉网络犯罪恶势力犯罪集团,249万元涉案资金全部发还受害单位。三是努力让执法司法更规范。深入开展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年活动,组建执法监督人才库,推进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建设,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同比下降8.5%,诉前调解成功分流率位居全市第三,金融案件实现零上诉,帮助企业化解不良债务2.7亿元。
二、立足“护企走心”,
做好“全链条”法治保障
从培养、保护、激励三个环节用力,健全紧密衔接的综合服务保障机制。一是主动对接,培养重要增长极。建立政法机关领导干部联系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工作机制,在全市率先试点建立“产业链+法律服务”模式,在52个省市级重点项目设置“项目警长”,围绕“四个百亿产业集群”组建“法治服务团”,推动九州通市级重点项目用时1个月完成地上附属物清理及手续办理,提前2个月开工建设。二是协调联动,保护新质生产力。在东阿阿胶集团和阿胶行业协会设立阿胶品牌保护检察服务站,检律协作保护阿胶地标性品牌知识产权。打造“法治护企”平台,为全县106家企业提供“点对点”知识产权专项法律服务。建立跨部门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共筑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屏障。三是综合施策,激励发展新动能。完善失信企业信用惩戒和修复机制,及时为3家企业、439人恢复信用,将571人纳入失信名单。落实府院联动机制,妥善化解标的额近2亿元的房地产天价合同案。发挥破产审判“及时出清”功能,化解不良债务8.44亿元,盘活土地资源8.86万平方米。
三、立足“惠企暖心”,
做优“全周期”法治服务
从首席助力、政务改革、监督管理三个重点发力,为企业提供高质量法治服务,帮助企业“茁壮成长”。一是首席助力有“精度”。成立由66人组成的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委员会,构建以“首席+矛盾调解、乡村振兴、工会服务、‘两新’组织、商会协会、典型引领”等为主要内容的“法治东阿·首席+”工作模式,“沉浸式”服务经济发展大局,服务“两新”群体经验做法被《民主与法制时报》刊发。二是政务改革有“力度”。持续深化“四个通办”改革,构建“1+1+10+N”服务新模式,实现公安政务服务提档升级。探索建设“轻法庭”,推行“无书记员庭审模式”,平均办案时间下降至39.85天。自主创建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9个,挖掘线索121条、成案103件。开通“互联网+公证”“信用+公证”服务,提高涉企法律服务效能。三是监督管理有“尺度”。开展省级涉企行政执法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试点建设,实施重大涉企行政执法案件评估16件,非强制性执法手段和柔性执法方式行政执法评估123次,“从轻”“减轻”处罚案件772件,免减罚金额435万余元。
2. 为防止用户资源被随意传播,本站部分文稿需要会员才可阅读或下载,请予谅解与支持!
3.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仅作为参考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范文参考 >【文稿佳作】“三心”护航 “三全”发力 助推法治化营商环境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