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以“三个聚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见行见效”

分类:范文参考 时间: 2025-02-28 22:03:00 浏览: 作者:小编


同志们: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文章强调,要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进一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党面临着诸多复杂严峻的考验,从国际环境的风云变幻到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的艰巨繁重,从社会思潮的多元激荡到党内存在的各种风险挑战,都对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级党组织必须深刻认识到全面从严治党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深入学习领会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努力营造正气充盈的政治生态,为党的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下面,我以“以‘三个聚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见行见效’”为题,给大家上一堂党课,与同志们共同交流。

一、聚焦“铸魂育心、正本清源”的思想引领,系紧思想扣子,念准不想腐“紧箍咒”

从严治党首先要严在思想。信仰信念是党员干部的精神支柱,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在集体学习中指出,“要健全固本培元、凝心铸魂的教育体系。必须抓好思想建设这个基础,坚持不懈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持之以恒加强党性教育。”

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关乎党的兴衰成败。回顾党的历史,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思想建设始终是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从延安整风运动,通过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的统一和团结,为夺取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到新时代开展的一系列党内主题教育,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都让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受到洗礼,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党性修养。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一些党员干部容易受到错误思潮的侵蚀。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出现了信仰缺失、精神迷茫的问题;有的甚至背离党的宗旨,陷入腐败的泥潭。因此,必须加强思想建设,持续强化理论武装。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要做到党纪学习常抓不懈,健全落实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引导党员、干部把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贯通起来,融入日常、化为习惯。通过开展专题培训、主题党日活动、线上学习平台等多种形式,让党纪教育成为党员干部日常学习的重要内容。

各级党组织也要定期对党员干部“打预防针”,通过警示教育让大家在活生生的案例中汲取教训,在以案示警中“严规矩”,在以案为戒中“正风气”,在以案促改中“净生态”,让廉洁自律成为干事创业的“定海神针”。例如,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廉政教育基地,观看警示教育片,邀请纪检监察干部或专家学者进行廉政讲座,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腐败的严重危害,从而自觉抵制各种诱惑。

二、聚焦“久久为功、常抓不懈”的制度建设,扎牢制度笼子,划定不能腐“警戒线”

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保障,只有用制度规范党员干部的言行举止,才能给每个党员干部划定“警戒线”。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这充分说明了制度建设在管党治党中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制定和修订了一系列党内法规,如《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这些法规从廉洁自律、纪律处分、责任追究等多个方面对党员干部的行为进行了规范和约束,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坚实的制度支撑。

然而,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制度执行不到位的情况。有的地方和部门对制度规定置若罔闻,有章不循、有规不依;有的在执行制度时搞变通、打折扣,导致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受到损害。因此,加强制度执行力度至关重要。

这就需要各地各部门以建章立制为抓手,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建设,始终坚持将纪律挺在最前面,加强顶层设计、突出系统谋划,扎紧制度“笼子”。在制定制度时,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注重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确保制度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同时,要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制度执行的监督机制和问责机制,对违反制度的行为严肃查处,绝不姑息迁就。

各级党员干部也要坚定理想信念,守住为民初心,要认真领悟“勿轻小事,小隙沉舟;勿轻小物,小虫毒身”的警示意义,常态化自设“高压线”。时刻保持对制度的敬畏之心,自觉遵守制度规定,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坚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织牢织密制度的“牢笼”,从根本上压缩腐败空间,划定不想腐“警戒线”。例如,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严格执行相关制度规定,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的监督,防止“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等问题的发生;在财务管理方面,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杜绝违规支出、贪污浪费等行为。

三、聚焦“刮骨疗毒、标本兼治”的监督管理,用好纪律戒尺,敲响不敢腐“警示钟”

现实中,一些干部在监督缺位的情况下,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出现了作风漂浮、贪污腐败的“软骨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化党内监督,重在日常、贵在有恒。党的各级组织要敢于较真碰硬,见物见人见细节,从点滴抓起,从具体问题管起,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

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举措。要健全精准发力、标本兼治的监管体系,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治病强身相结合。不仅要加强对干部日常工作的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干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也要强化对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监督,关注干部的社交圈、生活圈,防止干部“灯下黑”。

在日常工作监督方面,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通过定期考核、专项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对干部的工作业绩、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对工作表现优秀的干部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力、敷衍塞责的干部进行批评教育和问责。

在干部“八小时之外”监督方面,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和媒体监督的作用。鼓励群众积极举报干部的违法违纪行为,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同时,加强对媒体报道的关注,对媒体曝光的问题迅速作出回应,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把党内监督和民主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有机结合起来,凝聚增强监督合力,同时同向发力,筑牢党风廉政建设“铜墙铁壁”。党内监督是第一位的监督,要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作用,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民主监督是人民政协的重要职能之一,要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作用,通过调研、视察、提案等方式,对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群众监督是最广泛、最直接的监督,要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完善举报投诉机制,让群众的监督更加便捷有效。舆论监督具有传播快、影响大的特点,要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对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曝光,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将长期存在,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从国际形势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各种风险挑战层出不穷,这对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国内形势看,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这需要党始终保持坚强的领导力和战斗力。

同志们,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三个聚焦”为着力点,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证。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永远在路上的坚定和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创造更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1. 本文稿内容较多,请先下载后再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 为防止用户资源被随意传播,本站部分文稿需要会员才可阅读或下载,请予谅解与支持!
3.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仅作为参考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范文参考 >党课-以“三个聚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见行见效”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