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稿佳作】绘好“红蓝绿”三色图 点燃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引擎”

分类:范文参考 时间: 2025-01-05 20:24:00 浏览: 作者:小编

来源:济宁改革

近年来,嘉祥县以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统领,在强队伍、提素质、抓服务上下功夫、求突破,打造一支过硬的产业工人队伍,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劳动“尖兵”。相关经验得到省委领导批示肯定。

擦亮“红色”底色打造产改“硬队伍”

加强思想引领,传承红色基因。坚持“党建带工建”积极推动职工思想引领载体建设,以武氏祠、嘉祥曾庙为主要阵地,打造嘉祥工匠学院职工传统文化教学基地,在化工产业园、高铁产业园等地设立11处现场讲堂,创新打造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礼乐教学等“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讲述红色故事,弘扬劳模精神。现已有170余家企业组织1.1万余名职工进行参学。

涵养文化底蕴,激发职工热情。广泛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运用“线上+线下”方式,在微信公众号开设劳模宣讲专栏,开展劳模工匠事迹展播、劳模工匠线上宣讲等活动,立足文化宫职工之家、职工书屋等工会宣传主阵地,广泛开展“玫瑰书香”主题阅读活动、“读经典好书争当时代工匠”主题阅读等交流活动,常态化开展职工读书月、读书沙龙分享等。培育“三种”精神,焕发创新动能。在县工人文化宫开设“劳模大讲堂”,组织各劳模工匠向全县职工生动诠释党的理论,讲好工运故事和劳模、劳动、工匠故事,讲解先进技术经验和工作方法,组织劳模工匠宣讲团和职工志愿者持续开展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宣讲活动,组织开展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法治体检进企业、女职工权益保护、职工心理健康辅导、安全生产进工地等各类主题宣讲活动30余场,参学职工1.3万余人次。

聚焦“蓝领”成长激发职工“内驱力”

搭建成长成才平台。建立“嘉祥工匠学院”,通过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模式,精准培养更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截至目前,共为85家企业,开设各类培训课程300多场,累计输送技能人才6000名。大力推进人才引进、“双招双引”,近年来累计引进人才1637名。依托齐鲁工惠app、职工书屋、劳模创新工作室、职工大讲堂等载体,为产业工人参与线上培训提供便利条件。推动具备条件的企业建立职工创新工作室、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室。

搭建师徒结对平台。深入实施新时代工匠培育工程,在全县各企业探索“师徒结对”的选才育才机制,深入推进“名师带徒”拜师仪式,今年新增师徒结对83对。深入实施全县职工岗位建功立业工程,依托各类劳动和职业技能竞赛,组织纺织、建筑、白酒、焊接等行业开展技能竞赛19项,参与职工6000多人,为职工钻研业务、提高技能、相互学习搭建平台。搭建创新创效平台。构建以全员创新企业为引领、创新工作室为主体的“职工创新联盟”。截至目前,全县已建立县级以上劳模创新工作室25个,培育选树县级以上全员创新企业10个,评选职工创新创效成果36个。深入推进“工会技术红娘”品牌创建,在全县重点企业设立职工创新专项奖励资金,制定职工全员创新奖励制度,鼓励职工提出“金点子”以及合理化建议,全县企业职工提出“金点子”2000多个,创新成果128项。

抓好“绿色”服务跑出产改“加速度”用好职工维权服务平台。按照“六有”标准建设嘉祥县总工会法律援助服务站,在14处镇街经开区总工会、服务中心增设职工法律援助窗口,在全县各基层工会组织全部建立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同人社、法院联合挂牌设立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和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室。现已受理法律援助、劳动争议等案件130余起。用好户外劳动者驿站。聚焦户外劳动者,建立温馨舒适的服务站点,饮水机、医药箱、微波炉等全面配备,应急用品及时配备,持续开展送汤圆、送粽子、送月饼、送清凉等活动50余场,开展政策咨询、法律援助、医疗义诊等志愿服务活动30余场。目前,全县23处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每年服务多达10000余人次。用好“四送+”服务新模式。广泛开展夏送清凉+活动,以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户外劳动者为主要服务对象,积极拓展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快递之家等服务设施功能,增加高温作业安全知识教育等内容,确保广大一线户外职工平安度夏。在开展金秋助学活动的同时,全力推进各企业心灵驿站的建设,全面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进企业等活动,守护产业工人心灵健康。

来源:嘉祥县委改革办



1. 本文稿内容较多,请先下载后再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 为防止用户资源被随意传播,本站部分文稿需要会员才可阅读或下载,请予谅解与支持!
3.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仅作为参考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范文参考 >【文稿佳作】绘好“红蓝绿”三色图 点燃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引擎”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