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稿佳作】构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新格局
今年以来,天衢新区抬头寺镇探索“网格化管理+数字化政务+扁平化服务”乡村治理新模式,坚持党建引领,细化网格管理,创新政务服务数字化集成办,全面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
党建引领一张网
激活基层治理“全盘棋”
四级网格“全覆盖”。全镇划分46个网格,建立健全“镇党委-社区总支-支部-党小组”四级党建架构,每个网格安排1名党支部书记、1名专职网格员和若干党小组长,做实包片联户基础。村级网格依托党小组设置,下设以村民小组或片区为单位的“微网格”,引领乡村治理从“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转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
小微服务“全升级”。制定网格员管理办法,对网格设置、工作效能、人员管理等方面提出规范要求,明确奖惩激励机制,落实绩效考核,激活队伍效能。围绕网格员队伍职责、网格运行机制、日常巡查等方面内容,开展网格员全方位培训。将政策宣传、涉农服务、隐患排查等纳入网格员职责范围,利用“德州通”和“网格E通”上报群众需求,镇网格办会同各职能部门综合研判,逐项认领,形成服务闭环。
调纠解纷“全领域”。依托镇级“一站式”矛调中心,整合综治中心、信访办公室、12345市民热线办公室,发挥社区、部门、村级合力,形成横到边竖到底的纵横联动体系。对各网格上报的涉及土地流转、生态环保、宅基地使用等问题,由社区牵头,能现场解决的指导各村第一时间处理;不能现场解决的,协调业务部门进村指导,在法律和政策框架内寻求最优解,构建起“小事不出村、难事不出片、大事不出镇”的矛盾调解和服务机制。
▲抬头寺镇网格员专题培训会
数字赋能一链办
拓宽基层治理“新路径”
创新集成高效办。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便民服务大厅、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根据群众办事需求,创新推出养老、医疗、行政审批、社会救助等便民服务一窗办,不断简化办事流程,全面提升窗口服务效率。推进数据共享基础建设,强化各业务部门间数据共享能力,实现“一窗”受理、“一网”通办,让群众和企业办事“少跑腿”。
“互联网+”政务服务随时办。设置自助服务专区方便群众和企业办理各类急需事项,推出“预约办”“掌上办”“网上办”等便民举措,开发抬头寺镇智慧政务“抬手就帮”小程序,创建线上预约、政策查询、网上评价等功能模块,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实现24小时不打烊。截至目前,共接收群众诉求229件,办结225件,办结率达98.25%。
完善机制满意办。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评价机制,健全评价数据生成、归集、传输、分析、反馈机制,通过系统对接、评价设备配备等方式,开通线上线下4种评价渠道,积极引导办事群众主动参与评价并及时了解群众诉求。截至目前,累计收到群众满意度评价突破万余条,好评率100%。
▲抬头寺镇便民服务大厅一窗受理、集成联办服务平台
扁平服务一体化
答好基层治理“最优解”
加强领导,完善考核奖惩机制。成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小组,建立镇、社区、村三级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三级书记”亲自抓部门单位齐抓共管的推进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坚持将考核作为推动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抓手,加强日常督导、季度评比,正面引导激励先进,把考核与村干部、网格员绩效挂钩,以考促落实;反面典通报晒“差”,以问责倒逼履职担当。
集成模块化建设,前移服务窗口。综合考虑全镇产业发展、功能定位、干部队伍等因素,设置基层党建、经济发展、综治安全、社会事务、公共服务等5大模块,根据模块化职能和各村发展特点,推动服务下沉,分管领导包保社区,骨干人员包村,通过走村入户、建立档案、搭建微信网、细化台账等方式及时摸排群众诉求,妥善解决民生难题。
聚焦难点堵点,高效分析研判。对群众反映的需求或矛盾纠纷等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分类处置,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办结时限。对重大、疑难问题,实行“1+1+N+1”联动模式,形成主要领导牵头,涉及分管领导包保,多个部门协同配合,律师参与机制,全力破解基层治理难题。今年以来,累计解决土地、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等矛盾纠纷120余起。
▲抬头寺镇“抬头说法·用心沟通”服务队
“德州改革”微信2024年第81期
2. 为防止用户资源被随意传播,本站部分文稿需要会员才可阅读或下载,请予谅解与支持!
3.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仅作为参考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范文参考 >【文稿佳作】构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