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稿佳作】探索职能运行“四责”管理机制 助推机关单位依法规范高效履职

分类:范文参考 时间: 2025-01-05 18:48:00 浏览: 作者:小编

来源:淄博改革

近年来,桓台县聚焦职能运行管理,建立覆盖职能制定、履行、监督、评价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构筑起部门内部深度融合、外部高度协同的职能运行体系,全面提升部门履职效能。2023年以来,先后迎接中央编办、省委编办来桓调研4次,在中央和省委编办专题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5次,部门核心职能履行情况评估工作列入省级试点。

一、坚持清单定责,明晰“应该干什么”。一是完善权责清单。探索构建以部门“三定”规定和权责清单为基准的清单管理体系,强化清单的刚性约束作用。开展机关职能运行“权责优化”行动,健全权责清单动态管理机制,对照省市县三级权责清单通用目录,组织38个职能部门认领公布权力事项4854项,责任事项11944项,确保部门精准履职。二是厘清职责边界。横向上,组织各相关单位对照“三定”规定,逐项梳理职责边界,逐一明确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并对生态保护红线、农作物秸秆禁烧、防汛抗旱、成品油监管等60多项职责边界事项进行了更加细致、准确的厘定。纵向上,细化县镇“属地管理”责任,先后编制两批“属地管理”事项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清单,明确15个领域、28个部门、114个工作事项的职责分工,厘清了职能部门与镇街的责任边界。三是深化放权赋能。印发《桓台县乡镇放权目录》,指导部门以委托方式梳理下放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63项。制定出台赋予镇街“五项权力”实施方案,强化派驻机构统筹管理,进一步提高镇街“话语权”。开发“镇呼县应、上下联动”工作平台,切实减轻了基层工作负担,提高了治理效能。二、坚持照单履责,明确“具体怎么干”。一是“颗粒化”分解,确保责任细化到人。依据“三定”规定,颗粒化拆分部门职责,条目化分解工作任务,形成部门职责任务清单,梳理科室间职责边界事项100余项,优化流程精简手续200余项。通过强化部门内部工作流程再造和业务衔接,进一步规范每项职责任务涵盖的具体工作任务、岗位责任和流程标准。二是“一盘棋”统筹,确保力量集中到事。推进基层事务“一件事”集成改革,重点聚焦城镇管理、矛盾纠纷、综合执法、市场监管等高频、高权重事项以及企业群众高需求事项,通过业务协同、流程再造、制度重塑,梳理确定首批基层事务“一件事”事项目录清单6类11项,明晰“一件事”从发生到结束的联动部门与镇街职责分工,建立县镇“一件事”联办处置机制,进一步破解基层治理中的堵点、痛点、难点。三是“裁决式”协调,确保争议处置到位。制定《桓台县县直机关部门职责分工协调办法》,及时解决部门间职责分工争议,助力构建权责统一、规范高效、协调顺畅的部门履职体系。截至目前,协助县市民投诉中心处理涉及教体、卫健、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等10余个部门职责争议事项30余条。三、坚持常态督责,明了“干得怎么样”。一是完善监管体系,加强科学管理。制定出台《县级机关职能运行监管办法(试行)》《桓台县机关事业单位职责履行量化评估办法》《桓台县县级机关职能运行专项评估实施细则》等7个制度性文件,使职能运行监管更加系统集成、科学规范。创新实行机关职能运行监管信息员制度,从县直部门择优推选47名职能运行监管信息员,对本部门全年履职、职责分工、人员岗位及科室间工作衔接配合等情况进行监督评价,进一步畅通监管渠道、提升监管实效。二是实行函告上门,加强源头管理。推行“一信、一表、一手册、一复函”为主要内容的机构编制函告上门制度,精准查找、帮助解决部门在机构、编制、人员方面的需求和问题,最大限度为部门履职提供机构编制服务,推动相关部门进一步厘清职责、重构流程。截至目前,先后到县发改局、县教体局、县民政局等53家部门进行上门函告,了解到人员编制方面问题21条,综合执法改革方面问题7条,体制机制方面问题9条,进一步助力职能监管“关口前移”。三是建立问效机制,加强过程管理。聚焦部门单位日常职能运行成效,通过定期调度、上门调研等方式,及时发现履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近两年,先后开展调研评估60余次,精准对接发展所需、民生所向,调整优化疾控、托育培训、物业管理和镇街应急管理等方面机构编制、职责分工,有力推动部门职能运行更加顺畅高效。四是运用数字平台,加强量化管理。研发“桓台县机关事业单位职责履行量化评估系统”,创新探索“数字监管+量化评估+大数据分析”的智慧化监管新模式,对部门履职全面度、主责主业落实度、核心职能聚焦度、编制资源使用效益等情况进行全面分析,评估结果定期推送被评估部门和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实现动态化监管、精准化评估。2023年,分两批将13个试点部门单位纳入“互联网+”监管评估,完成52周6.4万余条履职数据的审核校验、评估分析,自动形成履职评估分析报告26份。四、坚持精准考责,明辨“干得好不好”。一是全面评价分析,用实绩实效说话。结合机关职能运行监管年终综合评价工作,开展“镇街评作为、职能部门评履职、人民群众评服务”县直机关职能运行监管“三评”工作,对各镇街、部门单位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情况进行多维度总评价。与纪检、巡察、督查、信访、信用中心等部门单位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多渠道、立体化、全方位掌握部门职能运行和协同配合等方面情况。近两年,共对47个县直部门单位开展满意度评价1600余人次,帮助部门整改履职方面问题20余个,部门履职效能和群众满意度全面提升。二是及时调整优化,把编制资源用活。围绕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群众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结合职能运行监管结果,精准投放编制资源,努力做到用有所值。先后为镇街下沉事业编制120名,为政法、社会信用、廉政教育、公园城市管理、水利等重点领域核增事业编制20余名,为助力乡村振兴、支持相关领域工作开展提供机构编制保障;到县中医院、县妇保院开展机构编制管理和使用情况调研,分别为两家公立医院重新核定人员控制总量800名、749名,缓解公立医院用人难、引才难问题。三是加强结果运用,使奖优罚劣鲜明。将机关职能运行监管结果纳入全县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深化机构改革、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的重要参考依据。将监管结果和考核结果作为事业单位改革的双参考,全县事业单位经过优化调整、撤并整合,较改革前精简32%;对职责调整、职能弱化的单位核减事业编制159名,为实现“瘦身健体”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1. 本文稿内容较多,请先下载后再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 为防止用户资源被随意传播,本站部分文稿需要会员才可阅读或下载,请予谅解与支持!
3.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仅作为参考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范文参考 >【文稿佳作】探索职能运行“四责”管理机制 助推机关单位依法规范高效履职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