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评论】优良学风擦亮时代青年“人生底色”

分类:范文参考 时间: 2025-01-05 07:43:00 浏览: 作者:小编

□李菊菊

  优良学风对于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青年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所高校的校风和学风,犹如阳光和空气决定万物生长一样,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成长。好的校风和学风,能够为学生学习成长营造好气候,创造好生态,思想政治工作就能润物无声给学生以人生启迪、智慧光芒、精神力量。”这为高校学风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

  理论联系实际是优良学风核心要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时代青年要善于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智慧,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深刻把握这一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让课堂成为优良学风养成的有力抓手

  课堂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学风建设的主战场。要抓好课堂主渠道和日常思政教育主阵地,创新思政教育培育路径。

  筑牢课堂主阵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校要立德树人,教师要当好大先生,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知识文化素养,更要上好思政课,教育引导学生明德知耻,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努力成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与思政课课程建设同向同行。

  坚持以第二课堂为“着重点”,深化五育并举,着力打造学风建设品牌。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到思政课教师座谈会,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方式和有力手段,已经普遍被各高校和教师接受并付诸行动。第二课堂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载体,从第一课堂延伸到第二课堂,巩固强化学风建设。

  让榜样力量成为优良学风养成的内生动力

  优良学风是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努力成才的无形而强大的精神力量。要充分发挥榜样力量,让榜样力量成为优良学风养成的内生动力,引领学生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大力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榜样的力量催人奋进,模范的事迹可学可做。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科学家精神等,要形成崇尚英雄模范、学习模范、争当模范的良好氛围。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以实干担当时代重任,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的时代青年,定能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凝聚磅礴的青春力量。

  让诚信教育成为优良学风养成的强大动能

  近年来,诚信价值观在社会上屡遭危机,传统的诚信教育模式面临挑战,在当代社会利益主体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的冲击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受到影响,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经济、择业等方面出现诚信缺失现象,延伸到部分学生敬业精神、社会责任、集体意识、耐挫力等素质不高,这就影响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贯彻落实。

  诚信的养成非一朝一夕之事。要深化立德树人任务,加强诚信教育是关键一环。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言必诚信,行必忠正。”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立德树人”明确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深化立德树人的具体要求。由此可见,有必要加强诚信教育,让诚信教育成为优良学风养成的强大动能。

  让学生宿舍成为优良学风养成的优良单元

  学生宿舍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开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阵地。宿舍是最小单位的学风建设场所,要通过优良舍风助推优良学风建设。

  建设优良的宿舍学风,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上进心。近年来,全宿舍都保研的新闻屡见不鲜,引发网友赞叹。整个宿舍考研“上岸”,同一宿舍当选院士,这并不是巧合,而是集体对学术知识的渴望、对目标的坚定。以考研为例,在备考过程中,室友之间整理出重点内容相互补充,组队分享学习经验方法,并且在生活中相互照顾,这将增强学生的上进心,激发学术探索的欲望。

  建设优良的宿舍学风,还有助于培养优秀的群体人格。宿舍学风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室友长期在一起生活学习,在相同的环境中受相同文化影响,同心同行,形成优秀的社群文化和群体人格,并能通过群体人格的力量促进每一个个体素质的发展。(作者单位:西安医学院)


1. 本文稿内容较多,请先下载后再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 为防止用户资源被随意传播,本站部分文稿需要会员才可阅读或下载,请予谅解与支持!
3.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仅作为参考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范文参考 >【重要评论】优良学风擦亮时代青年“人生底色”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