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稿佳作】打造智慧行政执法体系 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分类:范文参考 时间: 2025-01-05 02:44:00 浏览: 作者:小编

近年来,武城县持续深化涉企执法阳光监督改革,建设“阳光执法”数字化智慧监督平台,对涉企执法进行事前报备、事中留痕、事后评价,全面规范涉企执法行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着力营造“全程留痕、无事不扰”的行政执法环境。

坚持数据驱动

构建系统化监督体系

强化制度保障。制定印发《关于开展涉企重大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措施备案工作的通知》《关于建立“企业宁静发展”制度的通知》,对涉企行政执法检查数据系统建设、智慧备案管理程序、执法评议及责任追究等提出明确要求,为实现行政执法智慧监督提供制度保障。
搭建数字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优势,研发“一个数据库、两个端口、五个模块”的“阳光执法”APP,建成了集涉企执法检查备案、伴随式执法监督、检查评议反馈为一体的“阳光执法”数字化智慧监督平台,着力破解涉企执法存在的重复检查、多头检查以及执法不规范等顽瘴痼疾。
完善数据支撑。依托“阳光执法”数字化智慧监督平台,将全县45个行政执法部门、1401名行政执法人员名录、19081家企业信息库全部纳入智慧监督管理。日常检查、“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以及上级任务落实、投诉举报处理、突发事件应对等检查均纳入平台管理,成功构建集数据查询统计、空间分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数据库,打造行政执法检查数字化管理总门户。

规范执法流程

实现全过程智慧监管

开展联合执法。践行“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服务理念,执法部门于每月月底前将本单位下月执法检查计划通过“阳光执法”APP上传备案,由县司法局汇总梳理精简整合形成当月检查计划。系统根据全县检查计划智能匹配相关部门统一实施检查,后台以语音电话和短信链接的方式将“检查预告”同步推送至被检查对象。涉及特殊重点领域和投诉举报等临时入企检查的,通过“临时报备”模块进行备案,县司法局审核通过后,方可入企检查。

公开执法信息。执法人员到达检查现场后,打开手机客户端点击“开始执法”,录入企业迎检人员的姓名、电话。检查过程中,检查人员对检查情况进行录像或拍照并及时上传,以备事后复查。同时,“执法全景图”功能自动开启,实时展示执法活动轨迹、检查进度,系统后台对入企执法频率异常、执法不规范等问题自动比对,实现了行政执法监督从“大海捞针”到“按图索骥”的转变。
搭建诉求桥梁。检查结束后,系统定向为企业迎检工作人员发送短信链接,企业可通过“阳光执法”APP查看各部门涉企联合检查结果,同时可对监管部门的行政检查行为进行满意度评价。系统将企业的评价结果推送至相关部门,针对被检查对象所提出的不满意情况,将由相关执法部门进行解释或整改,也可经12345市民热线继续跟踪办理。截至目前,企业满意率达97.71%。

强化过程分析

提升数字化监管水平

实施精准检查。通过“阳光执法”APP大数据分析,多维度展示各行业监管情况,定期对检查事项“回头看”,评估确认检查的合理性,最大限度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采用“信用+预警”监管模式,一个季度内同一企业检查2次以下显示绿灯,3次以上红灯警示,对红灯警示的企业,系统不再列入本季度检查对象,执法单位不能对该企业实施执法检查。自“阳光执法”APP运行以来,减少执法检查1035次,合并345项,执法频次降低达55%。

严格检查行为通过行政执法全息图,正在执法人员信息、执法轨迹、执法信息一目了然,实时监测各部门行政执法情况。若发现未报备即检查的行为,立即转交执法单位核实整改,发现3次以上对执法单位予以通报,坚决纠正随意检查、无序执法等行为。
保障公正处罚。通过“阳光执法”APP按类别抽取处罚市场主体,对比分析违法行为和行政处罚结果,全面评估行政执法检查标准和尺度,及时更正执法过当、手段粗暴、小错重罚等问题,有效实现行政执法监管效能和优化营商环境的有机统一。


  “德州改革”微信2024年第90期

 

  供稿单位 武城县委改革办  武城县司法局


1. 本文稿内容较多,请先下载后再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 为防止用户资源被随意传播,本站部分文稿需要会员才可阅读或下载,请予谅解与支持!
3.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仅作为参考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范文参考 >【文稿佳作】打造智慧行政执法体系 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