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稿佳作】党建引领 产业赋能 让乡村振兴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分类:范文参考 时间: 2025-01-05 01:10:00 浏览: 作者:小编

来源:聊城改革

近年来,高唐县汇鑫街道锚定村集体和群众“双增收”目标,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禀赋,坚持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以建强组织堡垒、谋实特色产业为重点,探索推动产业振兴全面振兴新路子,努力绘就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新图景。


一、聚焦产业兴旺,

做好特色乡村“经济文章”


立足辖区特色种养殖资源优势,全面推行“党建+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业。一是特色种植促增收。把做大特色种植业作为突破口,使其成为滋养农民美好生活、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源头活水。重点打造陈庄村500亩特色农作物种植片区,争取衔接资金760万建设高标准温室大棚21个,占地135亩。通过村党支部与民兴农业公司深度合作,发展农产品特色种植,8.8万株“普罗旺斯”番茄产量达到50万斤,带动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二是集约养殖提质效。持续加大养殖小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力度,改变原来分散单一的传统畜禽养殖模式,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商品化的现代养殖业转变。九羊牧业合作社占地300余亩,设有种羊场一处,肉羊育肥场两处,标准化羊舍60栋,存栏种羊1万只,年出栏湖羊五万只,2023年与北京大北农集团强强联合,顺利完成羊产业联合体签约;鑫三合青年鸡养殖基地拥有1.2万平米养殖车间,年进鸡苗10万只,收入达120万元,两个养殖项目为周边群众带来就业岗位200余个。


二、聚焦连片发展,

做好和美乡村“宜居文章”


坚持示范引领、连片推进,高标准确定片区建设规划,通过三区同建布局推进“四大工程”。一是实施村庄整治工程,展现美丽乡村新风貌。把省级美丽乡村谷官屯打造成具有红色革命精神的特色村居,以红色资源打底,将党建引领、红色传承、乡村振兴三者紧密结合,着力把红色历史转化为鲜活教材、红色旧址转化为实境课堂、红色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二是实施基层管理工程,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推进三治融合,推行网格化、社区化、信息化和积分制管理,完善“四议两公开一监督”“阳光议事日”等制度,辖区村庄全部制定村规民约,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打造网格化“治理+管理+服务”模式,将治安维稳、矛盾化解、便民服务等功能集成到网格村,不断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三是实施文化传承工程,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突出文化凝聚,实施文化传承繁荣兴盛工程,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移风易俗、美丽庭院评选等行动,全覆盖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浸入群众幸福生活。建好用好文化大讲堂、村史馆、百姓大舞台等文化展演平台,每月定期送演出、送健康、送科普知识下乡,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不断提振群众“精气神”,乡村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


三、聚焦党建引领,

做好共富乡村“组织文章”


按照“党建引领、典型带动、全域提升”的要求,根据“地域相邻、产业相近、治理相融、人缘相亲”的原则,以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抓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一是强化组织保障。聚焦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完善“党组织+”工作模式,选优配强村党组织负责人,全面提升党组织对农村各项经济社会事务的统一领导,有效发挥党组织落实党的政策、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核心作用。目前,街道村“两委”干部51人,平均年龄51岁,高中以上学历占90%以上。二是强化人才保障。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助力乡村振兴,打造服务乡村振兴骨干力量。王贵村将土专家王庆辉吸纳为支部成员,在村内发展黑小麦、糯玉米特色规模种植,通过“线上直播”“云带货”等渠道拓宽销路,带动周边78户村民致富增收。三是强化集体保障。按照“大带小、强带弱”的原则,推动村党组织开展“跨村联建”,探索强村带动、产业拉动、项目牵引等模式,打造党建引领、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集体经济发展矩阵。邹阁小张网格党支部领办的瑞鑫种植合作社开展瓜蒌种植,带动周围村进行流转土地和间作种植。合作社负责统购统销,村民每亩增收400余元,并将每亩地10%利润的上交村集体,2023年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



1. 本文稿内容较多,请先下载后再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 为防止用户资源被随意传播,本站部分文稿需要会员才可阅读或下载,请予谅解与支持!
3.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仅作为参考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范文参考 >【文稿佳作】党建引领 产业赋能 让乡村振兴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