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稿佳作】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近年来,乐陵市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不断优化创新生态、完善创新链条、加快成果转化,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目前,共承担实施省级以上重大科技创新项目62项,获批上级无偿扶持资金2.3亿元、省科技进步奖11项。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市、省技术转移先进县、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示范基地。
构建“全要素”创新生态
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壮大主体挖潜力。坚持高点谋划、高位推动,将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体系建设纳入全市发展规划,实施科技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出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在德州率先开展“企业科技副总”和“揭榜挂帅”科技体制改革,切实解决企业关键技术难题,推动科技创新量质齐升。目前,已有142家企业入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72家企业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了“普转科”“小升高”。
引育人才增动力。坚持人才项目一体化发展战略,深入落实“黄金30条”“钻石19条”等引才新政,累计培育和引进各类人才4.5万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06人,其中国家级重点人才15人、省级65人。同时,发挥高层次人才编制“周转池”、假日专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引才优势,集聚青年人才9260人,培育企业科研骨干人才448名,企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持续开展“高校人才直通车”“全国高校乐陵行”等活动,试点建设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吸纳175名博士、硕士研究生驻站工作,助企完成课题研究201项。2023年,获评省人才工作表现突出单位,德州唯一。
强化保障聚合力。印发《乐陵市项目(企业)融资需求汇编》《乐陵市重点项目融资需求表》,积极做好项目谋划和资金争取工作。2023年以来,共为91家科技创新型企业争取上级扶持政策20项、奖励资金5325万元;19家企业获省级科技成果转化贷款8674万元,60家企业获批省级普惠性政策扶持。同时,出台《乐陵市人才科技补助资助资金管理办法》,人才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预算支持和政策兑现“上不封顶”,给予顶尖人才创业最高1000万元奖励,每年撬动产业研发投入近2亿元。
▲乐陵市科技局开展全市科技政策暨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培训会
完善“全方位”创新链条
提升创新创造能力
做强平台载体,提升科创能级。实施科技创新平台筑基攻坚行动,以公共研发平台为引领,以企业研发平台为主体,着力打造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目前,全市共有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124个,其中国家级9个、省级47个;是全国唯一拥有两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县级市,被科技部誉为创新平台建设的“乐陵现象”。
加快共建共享,提高科创效益。打造省体育健康产业、德州市健康食品产业、德州市精细化工创新创业共同体,按照“地方政府+链上企业+对口院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服务机构+产业联盟组织”架构,由37家核心成员单位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七元一体”共同体组织,构建人才链、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四链”融合协同创新体系。同时,统筹79个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构建“1+N+X”的共建共享体系(即1个公共研发服务平台、N个民办产业技术研究院、X个省级以上企业创新平台载体),推动国家体育用品、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向同行业开放,激活共同体协同创新动力源。
强化项目支撑,助力科创攻关。按照“储备一批、申报一批、争取一批、实施一批”的思路,围绕“4+4”产业体系(食品调味品、医药化工、体育五金、汽车零部件四大主导产业;文化旅游、现代物流、数字经济、教育培训四大新兴产业),建立科技项目储备库,凝练形成关键技术清单,加快项目梯队式培育。2023年以来,先后实施国家级科技立项1项、省级立项8项、德州市立项8项,数量居德州首位。
▲德州市健康食品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
加快“全领域”成果转化
培育新质生产力新动能
持续深化产学研融合。强化校企政人才、技术、项目合作,在全省率先创建“企业研究生工作站”,通过“企业出资提需求、研究生专题攻关、导师全程指导”的合作模式,不断将院校的人才智力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目前,全市10家企业与高校院所达成合作协议20余项,转化科技成果15项。比如,与山东农业大学共建乐陵市健康食品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德州市健康食品研发创制与检验检测中试基地,科技转化成果“红枣固态发酵黑枣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关键技术”获“2023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金丝黑枣白兰地、金丝黑枣醋等4款产品荣获中国林产品交易会金奖。
持续擦亮“乐陵智造”品牌。聚焦从“制造”到“智造”突破,鼓励引导企业强化核心技术攻关,着力培育一批区域品牌和世界一流制造业品牌。比如,泰山体育依托国内唯一的国家体育用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参与制定健身器材、碳纤维自行车等5大类国内国际标准200余项,获国内外专利1000余项,自主研发的体操器材、碳纤维自行车等先后服务了6届奥运会、6届亚运会等1000余次国内外大型赛事。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希森6号”品种分别以单季亩产9.38吨、9.58吨的产量,两度刷新世界纪录;8.6万粒马铃薯种子先后两次驻留中国空间站6个月。
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坚持以科技创新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培育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先后引进金启航20GWh乐陵固态电池、超级医药高端工厂等科技前沿项目,助推安舜制药医药研发、星光膳食纤维等高新技术项目投产达效,推动金麒麟、亚萨合莱国强五金等传统产业智慧化改造。2023年,新增省级以上单项冠军、智能工厂等创新型企业282家,培育高端体育装备、调味品两个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数量居德州首位。
▲国家体育用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东京奥运会铁人三项泰山瑞豹自行车
“德州改革”微信2024年第65期
供稿单位 | 乐陵市委改革办 乐陵市科技局
2. 为防止用户资源被随意传播,本站部分文稿需要会员才可阅读或下载,请予谅解与支持!
3.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仅作为参考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范文参考 >【文稿佳作】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