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做法】细“治”入微打通基层“神经末梢”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最末梢,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一直以来,济南各区县从小处着眼,从末端发力,通过明确“微网格”、搭建“微平台”、提供“微服务”,让党在城市基层的组织基础不断夯实,积极探索民主协商、共驻共建、居民自治等实践经验,着力推动党建工作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有机统一,实现力量往社区走、资源向社区投、事情在社区办,持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幸福满“格”
用“绣花针”绣出新图景
一条热线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您好,这里是崔寨街道‘小崔帮办’服务热线,请问您需要什么帮助?”“崔寨物流园南边道路因维修施工设有围挡,我家的地就在围挡对面,现在水过来了,却无法铺设灌溉管道。希望有关部门协调一下,能不能临时开通几天方便浇地。” 4月9日11时47分,起步区崔寨街道辖区群众孙先生拨打“小崔帮办”服务热线反映浇灌难题,12时11分,工作人员迅速将工单分派至青宁管区交办处理。“收到派单后,我们立即到现场进行查看,该村民浇地需要横跨崔寨物流园出入的主干道进行铺设管道。经现场核实,该道路南侧有可直达黄河大道的道路,但因施工设置了围挡,阻隔了道路。”青宁管区有关负责同志介绍道。 结合以上情况,青宁管区工作人员积极对接街道乡村规划建设监督管理办公室打开围挡,并协调崔寨物流园所有车辆在临时打开口出入,等待春灌完成后恢复原道路。10日9时许,孙先生在铺设完灌溉管道后,汩汩黄河水顺利流进麦田,孙先生悬着的心也放下了。“对于工作人员的及时协调,我非常满意。咱们这个热线也很好,处理问题非常及时高效。”9时22分,“小崔帮办”工作人员回访时孙先生说。
暖心志愿
“小服务”赋能基层“微治理”
“咱社区每月一次的睦邻市集安排上啦!”近日,来自钢城区艾山街道永兴社区的居民李师傅高兴地说。 为深入实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持续发挥基层治理“微力量”,近日,永兴社区邀请了爱山公益协会的专业理发师、义诊志愿者和磨刀师傅为辖区内居民开展便民特色服务,让居民“零距离”感受家门口的“小幸福”。当天下午,社区小广场早早就排满了人,居民们井然有序地排在每个服务点前,等待着便民服务的开始。 活动现场,理发师志愿者一边熟练地为老人围上围布,一边询问需要什么发型,在理发的过程中还时不时征询老人的意见,满足老人们的要求。在剪刀的咔嚓声中,老人们的发型变得焕然一新,纷纷夸赞理发师的手艺娴熟。 “社区这次举办的活动让我们这些老年人在楼下就能免费理发,真的十分方便,希望以后这样的活动能多办!”社区李大娘高兴地说。 磨刀师傅也同样深受居民们喜欢,师傅一刻都没有停下来。“现在在街巷里吆喝的磨刀师傅少了,大家一看到有这项服务,肯定不能错过了。每把刀得磨5到10分钟,我尽量让更多老人享受到这项服务。”磨刀师傅一边打趣地说,一边加快了手上的速度。辖区居民们一边等着磨刀,一边饶有兴致地讨论着磨刀诀窍。 小服务大能量,永兴社区在温暖的春天为居民们提供便民利民的暖心服务,满足了居民的多种需求。活动现场,除了理发、磨刀、义诊服务,还有特色农产品、非遗好物推荐等服务,在居民等待的过程中,社区工作人员向社区居民介绍各种农产品以及传统文化知识。 近年来,艾山街道创新管理方式,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探索基层社区治理的新思路,在优化组织体系、强化小区微治理、创新管理方式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推进志愿服务管理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持续带动更多居民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夯实基层治理基础,凝聚党员群众的“微力量”构建“微服务”。下一步,艾山街道将坚持问题导向和靶向思维,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激发多元联动模式,统筹凝聚辖区多方力量,联合驻区单位、社会组织、居民志愿者、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等社会治理主体,从“共治”“善治”“法治”三个方位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打造现代化基层治理新格局。 1. 本文稿内容较多,请先下载后再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 为防止用户资源被随意传播,本站部分文稿需要会员才可阅读或下载,请予谅解与支持!
3.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仅作为参考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范文参考 >【创新做法】细“治”入微打通基层“神经末梢”
2. 为防止用户资源被随意传播,本站部分文稿需要会员才可阅读或下载,请予谅解与支持!
3.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仅作为参考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范文参考 >【创新做法】细“治”入微打通基层“神经末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