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稿佳作】推进“一院一基地一园区”集成改革 打造校地合作新模式

分类:范文参考 时间: 2025-01-03 17:31:00 浏览: 作者:小编

来源:山东改革

为推动创新链、产业链精准对接,解决高科技项目招引难、落地难、成果转化难等问题,德州天衢新区依托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建设“一院一基地一园区”,在运营管理、研发平台建设、投资保障、项目招引等方面综合发力。项目运营以来,引进科技型、成长型企业30家,引进项目11个,转化项目12个,到位产业引导基金7800余万元,聚集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60余名。

01政府牵线搭桥,奠定科教产金融合发展“主基调”

发挥政府牵线搭桥作用,借力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人才优势、科研优势、基金优势,加快推进产业链、人才链和创新链有机衔接,在校地双向流动和产金才融合提升之间搭建“高速公路”。一是搭建校地合作平台。与齐鲁工大共建“一院一基地一园区”,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科教产综合体。“一院”即共建“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德州研究院”;“一基地”即共建德州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打造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核心区;“一园区”即与山东省科创集团共建大学科技园,重点孵化和培育战略新兴产业领域的科技型企业,全面提升天衢新区优势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二是搭建高能级人才平台。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食品等重点领域专业人才,采取“大科学家+核心研究团队”和“团队+项目”人才引进机制,打包引进药工结合与智能装备、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应用生物技术、营养与功能食品等由国家级人才领衔的7个研发团队、60余名研发人员。三是建立双线对接机制。以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建立“线上+线下”精准对接机制。线上成立产学研对接交流平台,首批组织60余家企业入群对接,每周将企业技术、人才、研发及成果转化需求反馈给校方,校方组织食品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8个学部、中试基地和山东科创集团制定考察对接计划,先后与乡盛食品“低温保鲜和杀菌技术”、英凯模“电解水制氢电极镍网材料替代”、奥来救援“智能应急救援装备联合研发中心”等50余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线下依托山东省科创集团产业资源和产业基金优势,加大对“风口”项目招引力度,亿云信息技术、智感生物、凌讯通风设备等12个优质项目成功在天衢新区产业化落地。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一院一基地一园区”

02整合多维资源,奏响成果转化集成发展“主旋律”

坚持联动发展,积极整合多种资源,加快推动一批科技型、成长型小巨人企业落地生根。一是引入国企保驾护航。立足打造山东省科教产融示范中心、京津冀优质科创资源转化中心、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引进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领军企业——山东省科创集团参与投资,共同建设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目前,缔盟液压、鲲程电子、创鲁电池、华科半导体、智感生物等企业获得山东科创7000万元股权投资;壹基因项目3000万元投资即将到位。二是推动研究加快转化。采取“全球人才技术,本土创新集成”的方式,依托齐鲁工大现有技术成果、专家团队、研发平台等优势资源,组织开展集成二次开发、中试熟化定型放大及工程化创新研究,为传统产业升级和培育新兴产业提供先进技术和关键核心。目前,与省地热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中试示范基地、省高端功能单体和专用化学品中试基地开展中试合作,建成入驻前沿交叉、新材料、生物工程、食品科学等4个实验室,先后实施真空镀膜装备、回旋加速器、宽禁带半导体GaN晶体研究等6个项目。三是专业团队落地项目。突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重点区域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食品工程、生物医药和医养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风口”产业,建立专业、专家、专班“三专”招商新机制,加大对潜力大、后劲足、科技含量高的优质项目的招引力度,新希望小草无限、集象源环保、创鲁先进电池等一批行业小巨人签约落地。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


03提供综合服务,打造营商环境高效发展“新高地”

成立专班靠上做好服务保障,量身定制人才、科技、住房、场地等全方位政策。一是建立全程速办机制。创新机制,建立投资人、招引人、审批人三方多部门参与的“全程速办”小组,负责企业、项目落户过程中的手续办理、问题提交会办等事宜,实现一单告知、一次申请、一窗受理、一次审查、一次勘验、一次公示、一次办结。二是建立“信用+审批”机制。引入“信用+容缺+承诺”快速审批机制,对信用良好的企业做出承诺后采取容缺办理,有效提升企业落地速度。截至目前,凯园新材料、德达国贸等30余家企业通过该机制快速获得开办审批。三是建立人才保障机制。累计投入1000余万先后完成太阳能小镇10栋单体建筑、近万平办公场所装修和园区绿化提升,优化园区办公环境,保障高效运转;选定德州东城名筑小区一栋新建高层住宅楼作为人才公寓,每套面积均在100平以上,百余名高端人才陆续入住。


来       源:德州天衢新区党工委执行编辑:郭    诚
排       版:聂婧怡


“山东改革”微信2024年第149期(总第511期)


1. 本文稿内容较多,请先下载后再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 为防止用户资源被随意传播,本站部分文稿需要会员才可阅读或下载,请予谅解与支持!
3.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仅作为参考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范文参考 >【文稿佳作】推进“一院一基地一园区”集成改革 打造校地合作新模式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