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稿佳作】持续深化“高效办成涉企一件事”改革

分类:范文参考 时间: 2025-01-02 13:53:00 浏览: 作者:小编

近年来,为解决涉企服务资源分离分化、服务效能低效繁琐、服务体系紊乱无章的现状,市行政审批局持续深化“高效办成涉企一件事”改革,不断简化办事流程、精简办事材料、提升服务效率,全面激发市场活力,助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整合涉企服务资源,健全机制保障


一是成立企业服务中心。围绕企业发展全周期、产业全链条,整合全市涉企资源,成立企业服务中心,推动涉企服务事项集成进驻,涉企服务从“多头分散”变为“一站集成”,实现企业“进一门、跑一窗、找一人、办成事”。二是构建涉企服务矩阵。依托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基层便民服务中心,建立“1+11+N”(即市本级,11个县市区、市属开发区,N个有条件的镇街、产业园区企服中心)全市域线下企业综合服务体系,打造涉企服务矩阵,推进涉企服务资源共建共享、业务协同联动,确保涉企服务顺畅、高效。三是强化协同机制保障。建立实体中心常态化运行机制、线上线下多元化协同机制、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和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机制,实现企业服务高效化和便捷化,政府与企业间沟通更加顺畅,政策传达和反馈收集更加及时。


二、深化主题集成服务,助企纾困发展


一是梳理事项清单。依托本地需求和特色产业,梳理关注度高、关联性强的高频涉企事项,细化形成涉企服务事项基础清单。推进清单内服务进驻企业服务中心,坚持边服务边迭代,实现清单动态化管理。二是拓展服务场景。拓展形成329个涉企场景,实现办事流程图“多图合一”、申报材料“多套合一”、申请表单“多表合一”,平均材料压减55.2%、时限压缩87.2%、环节精简88%以上、减少跑动82%。首推“多链并联”模式,明确主题场景链属部门,指定专人跟进,推行“一链一策、一企一策”,平均压缩时间50%、减少跑动80%、精简环节85%。三是加大政策保障。围绕项目落地所需要素,建立多元化融资体系,首创政银企对接平台和“高速贷”平台,入驻53家金融机构,推出836项贷款产品,对接企业2.79万户、完成授信164.75亿元、发放贷款132.29亿元;设置首贷窗口17个,首贷额59.76亿元,全力筑牢金融服务保障基石。


三、健全涉企服务体系,强化数字赋能


一是优化服务网点设置。依托企业服务中心,在政银(邮、企)合作网点设置“企业驿站”,织密四级网格化服务体系,打造“10分钟惠企服务圈”,持续擦亮“一中心引领、多支点布局、全链条服务”的“e企办”品牌。开展“全覆盖自助办”,形成涉企事项全流程自助办理、智慧大厅“24小时不打烊”新模式,为企业提供“7×24”全天候、全周期服务。二是畅通助企服务渠道。围绕本地企业群众高频需求,整合线上办事入口,建设本地特色服务专区,实现高频业务线上协同联动、集成办理,线上线下同步运行、市县乡村集成贯通。创新实施企业全周期“线上专网、线下专区、服务专员、流动专车、服务专线、自助专区”“六专”服务,全市部署服务专线48条、流动专车12辆、自助专区58个、线下专区72个、服务专员608名,提供上门服务5600余件次,专线解答问题7.35万个,自助专区办理事项39.28万件。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头雁效应”,建立涉企部门一把手负总责的干部挂包企业机制和值班日制度,聚焦诉求讲政策、讲法律、讲改革,指导企业用活、用好、用足政策,解决企业“急难愁盼”。三是提升数智赋能水平。探索运用AI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打造智能化辅助工具,实现线上线下智能联动,迭代智能服务场景,推动各类政策精准匹配、精准推送、精准兑现。推广“企业码”,形成涉企信息归集共享、联展联用,将160余项涉企许可纳入“企业码”应用体系,依托全领域、全链条、全方位的应用体系,实现企业办事“一码通行、一码通展、一码通办”。创新“智能导服”,建成语音热线、网络在线和现场机器人三个场景的导服系统,为企业提供“云帮办、云代办”服务。累计梳理涉企问题5500余条,智能回复4.97万件次,提供解答服务4.36万件次,问题解决率100%。探索设立“企业创业助手”,实现“点图分析、点图查询”,助企来聊创业。


1. 本文稿内容较多,请先下载后再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 为防止用户资源被随意传播,本站部分文稿需要会员才可阅读或下载,请予谅解与支持!
3.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仅作为参考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范文参考 >【文稿佳作】持续深化“高效办成涉企一件事”改革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