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稿佳作】探索农企融合发展新模式 助力打造现代农业新高地
来源:安丘改革
近年来,石埠子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建立集科技引领、特色种植、休闲观光、科普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创新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农企融合共赢模式,完善惠农利益联结机制。
1
探索乡村共富路径,
书写共同富裕“新答卷”
今年以来,全镇聚焦全市“高举高打、做强农业”的任务要求,以党建为统领,以强村富民为目标,充分激活土地效能,逐步实现乡村振兴。一是建立公司化运营模式。整合村庄土地、房屋、人力等资源,通过公司化运营方式对项目进行投资。与山高集团合作,为山高科苑花语田园综合体项目提供支持,周边村成立劳务合作社,为项目提供劳动力,项目收益与村集体、村民进行分红。二是打造党建引领“国有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模式。充分发挥山东高速集团国企优势,探索党建引领“国企赋能、镇村发力”模式。推动国有企业深度参与乡村振兴,健全村企联动发展机制,建立村企共赢利益共同体。实施“国有企业+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农业产业运作模式,推进蝴蝶兰、草莓、樱桃、大桃等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发展,实施统一品种、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采收、统一销售的“五统一”管理模式。三是创新乡村振兴合伙人模式。加快土地流转,打造示范园区,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以本地农业特色产业为支撑,流转土地1500亩,扎实开展党建统领乡村公共资源共享行动。实施“在外乡贤+带头村党组织书记”运作机制,联合庵上村和北郎庄村村党组织书记,共同打造鸢都药谷中草药项目,打造“产业+文化+旅游”新兴业态,使产业基地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开发中草药参观、研学教育、农家乐、民宿等旅游项目,带动村民实现稳定就业增收。
2
培育一村一品典型,
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
依托跨区域、跨领域、跨行业党建联建机制,综合集成各方资源、力量,推动社区、村、企业等党组织结对共建,引导企业把适合的生产加工环节布局到农村,利用农村党群服务阵地、闲置房屋土地等创办工坊,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低收入农户就地就近就业,提升草莓、樱桃特色产业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专业化组织能力,推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集体增富。一是品牌带动式。探索“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引导企业与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合作,组织农民从事草莓、樱桃等特色农产品种植,进行统一加工、包装、销售,依托“绿色有机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品牌,以品牌影响力提升产品附加值。二是农旅融合式。由镇党委牵头,引入青云文旅集团等优质企业,流转20套闲置房屋,发展文化创意、休闲观光、乡村民宿、农事体验、农俗传播等业态,带动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创业。三是电商直播式。依托数字下乡、电商进村,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经济,引导各类电商企业、直播平台与村党组织、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农业种植大户等合作,建设电商服务中心(站点)、乡村直播间,促进草莓、樱桃等农产品、手工艺品交易,带动农民特别是低收入农户增收。
3
优化特色农业体系,
塑造生态有机“新优势”
将发展优质、高效、安全、品牌农业为目标,突出草莓、樱桃特色,以生态化经营发展农业,以规范化管理推进农业,以数字化战略提升农业,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一是立足“生态+”打造生态农业。围绕潍坊金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占地400亩的生态农场,引进草莓脱毒种苗,依托高架穴盘育苗技术,大力发展病虫害抗性强的优质草莓,草莓种苗种植存活率达95%以上,产量提升30%以上,为5000亩草莓种苗发展打下了基础。二是立足“数字+”打造智慧农业。坚持“数商兴农,乡村赋能”的理念,分别与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草莓研发中心等多家研发主体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联合浪潮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打造建设农业物联网应用基地,通过物联网智能环境调控、水肥调控以及 AI 病虫害识别等大数据研究,构建草莓作物的标准生产模型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形成独特的市场优势和竞争力。三是立足“服务+”打造优质农业。立足镇域特色农业实际,发展高端特色农产品路线。镇党委牵头成立草莓园党委,整合草莓种植村——城西村、南王庄村等6个村庄土地资源,打造草莓产业示范区,引进深圳雾曼科技公司为园区草莓种植户提供社会化服务,统一育苗,统一种植,统一施肥,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提高草莓质量及价值。邀请重庆大学夏玉先教授来园区进行现场指导,提高村民种植技术。目前,园区草莓种植面积已有8000亩,亩产草莓7000斤,亩均增收6万元。
2. 为防止用户资源被随意传播,本站部分文稿需要会员才可阅读或下载,请予谅解与支持!
3.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仅作为参考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范文参考 >【文稿佳作】探索农企融合发展新模式 助力打造现代农业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