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做法】推进农村党员教育培训“供给侧”改革
为全面提高新时代农村党员教育工作质量,庆云县东辛店镇从“供给侧”入手,通过在培训内容、阵地、方式三方面发力,有效提升了农村党员干部政治素质与履职能力,实现了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有效供给”。
聚焦内容“需求点”
释放“供给”活力
加强思想淬炼。把常态化理论学习作为党员教育培训的首要任务,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组织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党员干部深思细悟、融会贯通,推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去年以来累计举办农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4期,党员集中轮训8期,参训党员1500余人次。
加强政治历练。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结合干部作风大提升活动,加强农村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和对党忠诚教育,组织4期专题研讨交流会,广泛开展“三级书记讲党课”“书记讲给书记听”等活动50场,靶向提升农村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
强化拒腐防变。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大会,深刻剖析典型案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以先进模范为榜样,以反面案例为镜鉴,永葆自我革命精神,坚决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累计邀请县纪委监委、县委党校人员现场授课9次,观看警示教育片12场次,组织机关干部、村“两委”成员到县廉政教育基地、县纪念馆开展警示教育活动4次。
聚焦阵地“支撑点”
优化“供给”结构
构建培训体系。立足本地资源,以镇党校为主轴,以党建联合体党员教育中心为支撑,打造红色党性教育基地3处、乡村振兴现场教育基地5处,构建起主体突出、区块链动、资源融合共享“一心多点”的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体系。
建强师资队伍。按照专兼结合、动态更新的思路,建立镇级党校师资库,成立由乡镇班子成员、县委党校教师、部门业务骨干等组成的师资队伍40余人,已开展乡村振兴大讲堂10期。同时,把退伍军人、致富带头人、乡土人才等专业人才纳入讲师库,涵盖产业发展、创业技能、农村治理等7大类别,下沉一线宣讲解难。
共享优质资源。着眼打造党校“送学”、异地“访学”、基地“导学”等教学模式,全力推动优质资源共享,全面提升农村党员干部工作能力和水平。目前已结合乡村振兴示范片区项目,打造南赵乡村记忆馆、后邓生态菊花种植园区、综合文化馆等5处集党性教育、红色文化宣传、乡村振兴实践为一体的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特色教学基地。
聚焦方式“结合点”
提升“供给”效能
创新培训方式。坚持目标导向,采取“课堂教学+课后考核”“学习+实践”“教材+网络”“请进来+走出去”等多样化培训方式,充分考量在外党员、流动党员实际,打造“流动党支部”“微信交流群”,利用“智慧党建平台”,开设培训专栏,着力增强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真正做到训有所获、训有所得、训有所变。已累计组织32名党支部书记到潍坊、临沂等地参观学习14次。
优化课程设置。通过量身定制教学套餐,将传统灌输式培训、统一式课程转为因人制宜的点单式教学、多样式“课程菜单”,让课程内容“对胃口”“易消化”,真正让农村党员坐得住、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去年以来,东辛店镇举办乡村振兴现场教学8期,培训人次300余人。
丰富活动形式。常态化开展“擂台比武”活动,将课堂所学通过“擂台比武”形式进行展示,开展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灯塔—党建在线”平台管理员等擂台比武活动9次,通过“比一比、晒一晒”,引导农村党员干部对标先进找差距、比学赶超促提升,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精细化开展“发现榜样”“我和我的支部”等活动,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送优质党课、先进典型事迹材料等30余篇,营造学习先进、争做榜样的浓厚氛围。
“德州改革”微信2024年第24期
供稿单位 | 庆云县委改革办 庆云县东辛店镇
2. 为防止用户资源被随意传播,本站部分文稿需要会员才可阅读或下载,请予谅解与支持!
3.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仅作为参考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范文参考 >【创新做法】推进农村党员教育培训“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