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稿佳作】“三个坚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来源:石家庄改革
长安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厚植信用根基,深化信用治理,创新应用场景,努力让“诚信长安”的成色更足、底色更亮、招牌更响。2023年被省政务办评为河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典型城市县级试点。
01
坚持高位统筹谋划,夯实组织基础
坚持把高位统筹谋划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根本点”。一是坚实组织促推进。区委书记、区长亲自挂帅,成立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为组长,政府办副主任、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局长为副组长,36个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长安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区委、区政府领导紧盯重要环节和关键阶段,协调解决困难问题,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二是抓牢制度促规范。研究制定了《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领导小组议事规则》《关于做好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的实施意见》,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专题会议,统一规划、统筹协调,打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梗阻,督促有关政策措施落地落实。三是夯实责任促落实。创建过程中始终坚持“一把手”工程,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知责担责,带头研究部署、带头常态推进、带头解决问题,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制定考核办法,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员单位信用建设推进情况进行跟踪监测,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年考评,以考核促提升促实效。
02
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凝聚工作合力
坚持把共建共治共享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着力点”。一是从无到有,多方合力同心聚“数”。先后出台《关于做好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归集工作的通知》《长安区公共信用信息目录(2023年版)》,明确各部门提供信用信息的范围和方式,建立信用信息归集长效机制,依托石家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开展信用信息常态化报送,实现信用信息高效归集。二是强化监管,坚决做到心中有“数”。严格落实石家庄市《关于推进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印发《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制定《长安区信用监管事项清单》,开展分级分类监管,聚焦短板弱项,强化责任落实,全区16个部门制定了本部门的分级分类监管文件,并在“双随机、一公开”和日常监管中有效推行。三是协同联动,实现最大公约“数”。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用信息跨部门、跨行业共享,将数据上网公示,向社会公开,极大地方便了市场主体和办事群众了解掌握权威信息,实现了信用数据资源的效益最大化。截至2023年年底,全区共44个单位按照信用目录归集信用数据总量为11.22万条,归集“双公示”数据6584条。
03
坚持简政便企惠民,增进信用福祉
坚持把简政便企惠民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落脚点”。一是推动政务诚信建设,提升行政效能。突出重点领域政务诚信建设,全面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不断提升行政效率。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千名机关干部进千企活动,建立全市首家优化营商环境监督站,加速推动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二是深化商务诚信建设,激发企业活力。制发《石家庄市长安区深化行政许可告知承诺制改革实施方案》,全面推广信用承诺制度,将承诺和履约信息纳入信用记录,推行“信用+审批”机制,将信用嵌入审批流程,诚信企业、文明单位等信用主体可享受“容缺受理”“告知承诺”“绿色通道”等优惠措施。三是加强社会诚信建设,擦亮惠民底色。加快推进重点民生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区信用办联合多部门拓展“信用+X”的多场景应用,真正将个人诚信变为真金白银,“信用+放心消费”让消费者扫码即知商家诚信经营情况,消费更有保障;“信用+就医”让患者在医院可优先挂号、取药,就医更加便捷;“信用+阅读”让读者在书店借阅免押金,购书享优惠,文化生活更加触手可及。
2. 为防止用户资源被随意传播,本站部分文稿需要会员才可阅读或下载,请予谅解与支持!
3.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仅作为参考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范文参考 >【文稿佳作】“三个坚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