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稿佳作】聚力提升“五大环境”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分类:范文参考 时间: 2024-12-31 20:45:00 浏览: 作者:小编


晋州市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不断创新服务形式、完善服务细节、提升服务质效,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促进全市高质量发展。2024年2月,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在全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排名中,晋州市在全国383个县级市中位居第5名,在河北省排名第1位。

01

精准施策,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一是完善准入准营及退出制度。全面落实“负面清单制度”,做到“一单尽列,单外无单”;建立高效退出市场机制,小规模纳税人申请办理注销业务实现“掌上办”,对连续两年未开展实质性经营企业进行全面清理,依法吊销营业执照,解决长期停业未经营企业挤占社会资源等问题,净化市场经营秩序。二是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开展“保护公平、促进竞争”反不正当竞争执法行动,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全力推进招标投标“全程网办”、“一网通办”,实现全程留痕、可追溯;积极推进跨省(区、市)远程异地评标,实现更大范围内专家资源共享;全面推行“不见面”评标,保障评标结果更加公正、透明。三是加大企业上市培育力度。制定印发《晋州市企业上市行动方案》《企业挂牌上市明白纸》,组织企业参加专题培训活动,助力企业挂牌上市。对全市后备资源库企业进行动态调整,目前全市挂牌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数量达43家。四是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收费行为。利用“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和社会组织年度检查等方法对行业协会商会收费行为进行随机抽查和全面检查,严禁行业协会商会以各种名义向企业违规收取费用。

02

简政放权,营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

一是智慧赋能优化政务服务。成立企业服务中心,搭建审前服务、要素保障等五个平台,开设高新技术产业绿色通道,构建多层级、全覆盖的延伸服务。开通全流程网办事项1487项,保持全程网办率100%;启用企业开办AI智能审批系统,试点推行人力资源服务许可智能审批,推动政务服务由“会办”到“慧办”迭代升级。二是深化工程建设项目改革。依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实行审批服务“并联跑”,实现“一张表单、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次办结”。成立并联审批和联合验收工作专班,推出公共事项两个及以上事项并联办理;将规划核实、人防备案等事项纳入石家庄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监督管理系统实行联合验收。三是优化不动产登记业务。深化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改革,将不动产登记高频业务纳入“跨省通办”清单;打造“互联网+不动产登记+金融服务”新模式,将登记服务场所延伸至银行网点,推动不动产抵押登记无纸化办理和“不见面审批”;创新推出“交房即办证”“交地即交证”服务模式;推行“带押过户”登记,极大减轻群众、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四是强化区域评估成果应用。深化区域评估成果“有效覆盖”,将区域评估成果应用于工程建设项目前期策划和建设全过程。第一季度,应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惠及5个项目,节能评估成果惠及项目3个,区域水土保持评估成果共享应用惠及建设项目1个,累计节省办理时间360余天,节省成本43万余元。

03

改进监管,营造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

一是推行柔性执法与规范执法。严格落实“包容审慎”监管要求,持续推进轻微违法行为包容免罚和不予强制措施落地落实,积极运用制止、教育、劝诫、整改等非强制性执法手段,第一季度该市首违免罚案件数量3288件。开展案卷评查及行政执法公示网上巡查活动,进一步提升全市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二是推行“免打扰式”综合监管。严格落实“企业宁静日”制度、市场主体检查报备审查制度;积极推行在线监控、分表计电、VOCs自动监测超标报警、无人机巡查等非现场执法方式,做到“少检查、少打扰”,实现“强监管”与“减干扰”有机结合,切实为企业卸下“迎检”重负。三是积极开展普法活动。制定2024年普法计划,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常态化开展“三八”维权周、“3.15”消费者权益日等活动;开展普法进企业、进校园、进景区、进家庭系列活动,将矛盾纠纷化解与普法宣传相结合,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四是强化法律服务。出台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便民措施,提供高效优质便捷法律服务。开通网上办证业务,实现简易公证事项全流程在线办理,第一季度,共办理各类公证事项724件。深化村居法律顾问工作,实现“一村一法律顾问”,“一村一微信群”全覆盖,为基层社会安全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04

创新举措,营造诚实守法的信用环境

一是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建立政务失信及“新官不理旧账”长效治理机制,在多领域开展合同履约试点工作,建立政府诚信履约机制和政务诚信监测治理体系,前移政务失信防范关口,推动政府、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失信被执行人、被执行人案件和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动态清零。二是推行“信用+监管”模式。将企业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结果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深度融合,确保运用信用风险分级分类开展的抽查次数占抽查企业总次数的比例不低于90%;积极推广“石监码”,形成“一码识信用”“一图知风险”的现代化监管格局,目前,该市企业赋码率已达92.44%,个体工商户赋码率达74.21%。三是提升企业及社会诚信。积极组织信用修复培训会,提高失信主体信用修复意识,目前,该市注册企业被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的数量占注册企业总量(含个体工商户)的比例占比在1%以下;开展诚信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医院、进市场”七进活动。四是提升信用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建立河北省首家区县级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创新优化融资模式,帮助银行更加全面、准确、快速判断市场主体信用状况,持续提升信用支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能力。

05

多点发力,营造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

一是加强科创支持。协助企业申报各类扶持资金,指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助力企业提高科技竞争力。聘请专业资质公司深入兰升科技、卓润医疗等20余家重点企业走访对接,现场指导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年报填报工作。目前,该市高新技术企业98家。二是增强用地保障。增加工业用地收购储备力度,缩短项目落地时间,2024年已收储土地265.76亩。积极推进工业用地“标准地+承诺制”改革,165.8亩土地通过“标准地”出让,为柯尼达、硕丰化工、泰象涂料、润沃新材料4个项目提供用地保障,大大降低了企业用地成本。三是强化人才服务。持续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服务月”等“线上+线下”招聘会。组织校企双选“开往春天的大巴”春季人才招聘会;启用智慧就业自助服务终端,收录企业用工需求,在就业大厅进行展览宣传,方便求职者全面了解职位信息,一键直连企业。四是优化融资服务。建立“贷款需求直通车”二维码平台,梳理企业融资需求,通过向银行业金融机构推介对接,为53家企业发放1.49亿元贷款;常态化开展银企对接活动,累计帮助25家企业解决贷款需求1.02亿元;充分利用政府风险补偿金,引导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优质企业贷款投放力度,为13家企业发放4850万元贷款。

来源丨晋州市委改革办


1. 本文稿内容较多,请先下载后再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 为防止用户资源被随意传播,本站部分文稿需要会员才可阅读或下载,请予谅解与支持!
3.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仅作为参考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范文参考 >【文稿佳作】聚力提升“五大环境”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