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稿佳作】“一核赋能 四轮驱动”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转载:济宁改革
坚持一个核心,赋能审计活力
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狠抓审计干部队伍建设。打造干部成长“加速器”。实施“青蓝计划”青年人才培育工程,推行实务导师制,选拔德才兼备的“老同志”与审计青年“结对子”“传帮带”。开展“四亮四比”等活动,持续提升中层干部作风能力和专业素养。锤炼全面过硬“预备队”。推进年轻干部一线锻炼,把他们安排到审计项目中任主审。加强“以审代训”“以练促学”,选派年轻干部到省审计厅、市审计局等部门学习,增强实干能力。目前,“90后、95后”担任主审的比例超过60%。树牢干在一线“风向标”。完善《微山县审计局工作人员“1+N”年度考核评比办法》,树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干与不干不一样”的导向。相关做法被《山东审计简报》等刊发推广。
坚持党建领审,夯实发展定力
牢牢把握“审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的定位要求,突出“党建强审,助微发展”党建品牌打造,坚持实施“周二学习日”制度,每周二下午进行集中学习,由局中层干部带头,全体审计人员参与,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采用学习心得与研讨交流相结合、辅导培训与指导工作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审计干部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政治素养。坚持将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与持续深化“敬畏法纪,清廉从审”廉政文化品牌相结合,通过观看中纪委官方网站的“每日一课”“党纪知识V视频”等进行精读学习,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目前已举办学习活动5期。
坚持科技强审,增强内生动力
坚持“数据先行”,从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分析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强力推进数据审计工作。积极构建数据综合分析室,提升数据分析软硬件环境。大力推行“金审工程”三期应用,实现审计项目档案电子化管理。加强审计信息化队伍建设,积极组织审计人员参加上级审计机关举办的大数据分析培训班,引导审计人员突破传统财务审计思维,增强数字化审计技能。加快以数据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审计业务融合,构建“大数据+”审计工作新模式,设立“业务+数据”双主审,推行“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查、系统研究”的数字化审计工作机制。
坚持从严治审,凝聚监督合力
加大与人大预算工委协作力度,建立“七共七化”闭环工作模式,有效提升了预算监督工作实效。深化“巡审联动”工作机制,联合县委巡察办出台了《关于巡察与审计工作联动协作的暂行办法》,发挥“1+1>2”的监督成效。推进“检审协作”工作机制,联合县检察院出台了《关于建立检察公益诉讼与审计监督协作配合工作机制的意见》,凝聚公益保护合力。强化对内部审计的指导和监督,与县卫健局、教体局等联合印发了进一步加强卫生健康行业、教育体育行业内部审计工作意见,充分发挥内审“离得近、看得清、反应快”优势。
坚持业务兴审,提升工作能力
创新开设“一个项目一堂课”“我的业务我来讲”微审课堂,各科室轮流主办,将审计项目变为审计课堂,在审计技术、审计方法、工作程序等方面强化启发和思路指导,促进审计干部不断稳基础、强筋骨、补短板、固优势。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提高审计信息化水平,常态化做好“经济体检”工作,力争揭示深层次的问题,形成高质量的审计报告和审计专报,做好成果开发,实现“一审多项”“一审多果”“一果多用”。
2. 为防止用户资源被随意传播,本站部分文稿需要会员才可阅读或下载,请予谅解与支持!
3.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仅作为参考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范文参考 >【文稿佳作】“一核赋能 四轮驱动”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