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稿佳作】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新路径
近年来,阳谷县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持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积极推进帮扶政策、项目建设和长效发展精准衔接,聚焦重点、改革攻坚,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走出一条契合县域实际、具有地方特色的有效衔接新路径。
帮扶政策精准衔接,探索“脱贫稳固”新路径
一是创新长效帮扶机制。建立县乡村干部帮扶体系,32名县级领导同志带头联系帮包,引领带动1967名帮扶责任人帮扶脱贫户3967户。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常态化入户走访和集中排查相促进等方式,实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扎实推进就业帮扶,持续加大有组织劳务输出力度,2024年全县累计5182名动态监测人口务工就业,其中310名参加公益岗,实现就近就地就业。
二是健全动态监测体系。推动防返贫动态监测信息系统数据共享共用,依托行业部门预警数据及市防返贫智慧云平台,建立防返贫动态监测、跨部门工作会商、信息互通数据共享“三大机制”。采取农户自主申请、基层干部排查、部门筛查预警、信访信息处置相结合的方式,及时识别监测对象,第一时间开展精准帮扶,2024年新纳入动态监测户7户18人,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三是建立金融支持制度。着力提升脱贫困难老人的生活质量,2023年为1625人缴纳孝善基金296.4万元。2024年春季对1172名在校教育的脱贫家庭子女进行排查摸底,对符合条件的259名学生发放雨露计划补助资金37.95万元。充分发挥“防返贫致贫保险”作用,将产业项目收益保障等纳入保险范围,用保险筑牢返贫“保护墙”。全方位推介小额信贷、富民生产贷、齐鲁富民贷等信贷产品,累计发放贷款3.41亿元,借力金融“源头活水”,激发高质量发展“一池春水”。
项目建设高效衔接,探索“减贫增收”新路径
一是全链条推动项目实施。2024年投入各级衔接资金1.21亿元,实施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巩固脱贫成果等一批衔接资金重大项目。具体工作中,提前谋划项目方案编制和图纸设计,在程序办理、手续审批等方面协调相关部门开辟快速通道,科学考量项目前期申报审核、中期运行监控、后期完工自评等环节绩效完成情况,突出资金支持重点,优化资金使用结构,确保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是高标准打造集中推进区。先后谋划侨润街道“春和八里”、阎楼镇“情满西楼”、安乐镇“乡悦安镇”三个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共涵盖32个村庄3.6万余人、面积48.88平方公里,由县城以东向北连点成线、有机衔接,在产业发展、就业带动、环境整治、人才培养、乡村治理、成果巩固等六个方面规划建设。其中“春和八里”投入资金5564万元、实施项目24个,“情满西楼”投入资金5000万元、实施项目33个,“乡悦安镇”投入资金5000万元、实施项目57个,通过集中连片打造,示范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三是多渠道助力群众增收。因地制宜投入9000余万元,创新实施安乐镇“渔光互补”促增收项目,集中整治闲散废弃、低效利用的坑塘138个、328亩,采取“党组织+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引进光伏公司租赁村集体坑塘。目前,已并网发电4.6兆瓦,12兆瓦正在建设中,仅此一项每年可至少为村集体增收100万元,同时通过碳交易可再收益54.08万元,实现了光伏发电、渔业生产和碳交易集约发展良性互动。
长效发展深入衔接,探索“持续成效”新路径
一是推进“闭环式”监督。强化工作统筹,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要求,完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住房安全保障、农村厕所革命、人居环境整治等系列政策措施,建立上下贯通、职责清晰的责任体系。建立常态化督导机制,统筹用好县委县政府督查办、县委农办、县乡村振兴局“三支队伍”,每月进行督查暗访、跟踪解剖,今年以来累计发现并整改各类问题141条,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二是强化“全方位”监管。加大对项目建设、资产确权、运营管理、收益收取分配等环节的督导检查力度,落实项目挂包职责制,及时处置发现的问题,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监管。同时,对项目资产情况及时进行确权登记,规范管控资产运行、后续管护等重点环节,构建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经营高效、监督到位”的资产运行和监督管理机制,确保项目资产长期发挥效益。
三是开展“多样化”培训。强化正面宣传引导,灵活运用各种方式,及时宣传报道巩固脱贫成果工作成效,今年以来在市级以上媒体刊发相关稿件近200篇,多层次、多角度讲好了乡村振兴故事。常态化组织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帮扶责任人政策培训会,累计培训人员1.28万人次。如侨润街道结合帮扶政策印发明白纸,让群众知晓熟悉帮扶政策,有效推进了帮扶政策稳定衔接、精准落地。
来 源:阳谷县委改革办
执行编辑:郭 诚
排 版:聂婧怡
2. 为防止用户资源被随意传播,本站部分文稿需要会员才可阅读或下载,请予谅解与支持!
3.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仅作为参考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范文参考 >【文稿佳作】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