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和招商引资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进一步强化“以招商引资论英雄、以项目建设论成败”的鲜明导向,坚持招大引强,招新引优,大力实施“引大引强引新引优”行动,不断创新招商举措,健全完善招商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力推进招商引资实现大突破。1-8月份,全市共签约项目1022个,签约资金4260.2亿元,同比增速30.79%,到位资金568.25亿元(完成年度目标81%),其中投资过10亿元项目252个,占比24.7%,投资过50亿元项目31个,;新签约项目已开工868个,开工率84.9%,新建、续建招商引资项目实现省外到位资金952.26亿元,同比增量283.55亿元,同比增速108.79%,完成前三调度任务的110.1%,完成全年任务的83.7%。(一)加强统筹推动,营造浓厚招商氛围。一是强化谋划部署。党政主要领导亲自上手、深入谋划部署全年招商引资工作。2月下旬,召开全市招商引资推介大会、全市招商引资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兑现年度考核奖励,全面安排部署2024年招商引资工作。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制定《全市2024年招商引资“量质齐飞”工作实施方案》,制定了《全市招商引资奖励考核办法》,扩大了考核范围,提高了奖励标准,首次推行末位惩处机制,完善了《全市招商引资项目图谱》,明确了以“新质生产力”为主的招引图谱,形成了“1122”招商工作体系。三是加强调度督导有力。紧盯省市招商引资成效指标,由市督查工作办公室、投资促进中心每月联合对签约资金、到位资金等主要指标开展分析调度,加强对上汇报衔接,确保在全省争先进位,上半年考核取得全省第二的历史最好成绩。(二)坚持多措并举,拓展招商引资渠道。一是会议招商成绩显著。举办2024年招商引资推介大会,签约项目137个,签约资金825.6亿元。承办3场投资洽谈活动,共签约合同项目268个,协议项目135个,签约资金1118.68亿元。组织参加西洽会、兰洽会等重点节会,参加全省组织的赴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北等地专场推介会,签订了汽车装备制造基地、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等35个重点项目,总投资201.42亿元。二是产业链招商成效明显。10个产业链执行链长部门牵头15条特色优势产业链,逐链制定建设方案,绘制全产业链和链主企业图谱,梳理项目、招商、政策清单,形成了“一案、两图、三单”政策体系。全市15条重点产业链签约项目122个,签约资金432.6亿元,为全市优化产业结构、延链补链强链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平台招商逐步见效。积极引导省内外投资企业考察产业园区,协调加快土地征储和标准化厂房建设,努力提升园区的集聚能力。1-8月份,园区签约项目22个,总投资87.18亿元,实现省外到位资金36.16亿元,规划建设的10万平公里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已有12家企业入驻投产,5家企业即将入驻,跟进对接300余家目标企业。(三)强化服务保障,提升招商引资质效。一是重大项目实行专班推进。优化完善县级干部领导帮包机制,建立重大项目、重点企业清单,采取专班攻坚、联合推进等方式,加大现场办公力度,全力协调做好签约项目用地、水电气暖等要素保障。二是客商服务持续优化。采取领导帮包、专班推进、管家服务、审批代办等方式,为企业提供资金、要素、政策等全方位的支持,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从企业开办、项目审批到竣工验收、政策兑现提供全程“一对一、点对点”服务,全力为企业纾困解难。1-8月为招商引资企业落实代办服务事项328件,提供咨询等服务875起。其中,为光伏组件制造工厂项目帮助协调解决窗口指导;为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待办立项、规划等手续。三是丰富宣传引导形式。结合全市最新产业规划,包装策划12个重点招商推介项目及镇街闲置资源招商项目册,积极开展乡亲恳谈会、对接会、座谈会等系列乡友活动82次。坚持把商会作为招商引资主阵地,今年来,全市异地商会组织、推介32个回乡考察团来我市考察洽谈项目。(一)招大引强引头部有差距。1-8月份,全市引进的50亿元以上大项目偏少,缺乏龙头企业和支撑性项目落地。如,智能装备制造项目只招引了1家龙头企业,但经营范围较为单一,不能充分带动全市智能装备产业的快速发展。(二)产业全链条化发展未实现。当前,引进的企业还是处于补链阶段,不能达到延链强链的效果。如,围绕头部新能源企业大力开展精准招商,但尚未签约光伏产业上下游头部企业,附加值高、带动作用更加凸显的下游产业如切片、电池片、组件企业及项目暂未引进,对产业链带动作用不明显,延链补链强链效果不佳。(三)服务意识和质量仍需不高。有的县区服务意识不强,在建项目推进不力,考察对接的项目跟踪不到位,解决困难问题不彻底。有的项目落地过程中还存在“中梗阻”、“末梗阻”现象,为企业帮办手续做不到“一站式”、“保姆式”、“管家式”的服务,有的招商企业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影响项目落地和建设。(一)聚焦重点产业链条招商。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绿色化工、智能家居、文化旅游、服装纺织等6大产业,全面实施“核心强龙头、上游强供应、下游强配套”计划,精准招引一批链条对口项目,加快补链、延链、强链。围绕6条产业链招商“主线”,精心筹办各类推介活动,组织参加广博会、津洽会等重点招商节会,大力开展“场景+要素”招商、小分队招商、基金招商、产业链招商、亲情招商、以商招商,充分发挥商协会、招商顾问作用,吸引更多的中介机构、产业链企业、项目引荐人等主体参与招商,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二)聚焦多种创新模式招商。充分发挥市政府驻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办事处招商分局作用,强化驻点招商,选派懂政策、懂产业、懂企业、擅谈判的复合型干部,组建招商专班,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陕等重点区域开展驻外招商,积极推行“基金+产业”“证券+企业”“融资+产业”等招商模式,开展资本招商,充分借助户籍在外乡友、招商顾问等各类渠道,利用节假日返乡人员较多、时间相对宽松的时机,举办老乡恳谈会,组织故乡行等活动,广泛搜集掌握招商信息。(三)聚焦服务提质促招商。全面梳理招商项目,实行项目台账管理,逐月跟踪调度。对已签约的智能装备产业园、年产1万台(套)人形机器人、年产10GW光伏组件等项目安排专人开展全程手续代办服务。对已开工的省市区重点项目主动走访,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全方位加快建设进度,促进项目顺利投产见效,务求招商项目产生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四)聚焦任务指标抓调度。对标季度、年度任务目标,认真分析研判,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加强对县区和市直部门的工作调度,同时加强与省级相关部门的衔接沟通,及时掌握我市在全省所处的位次,确保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争先创优,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回头看”,组织专项督查,每月召开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会议,对目标完成落后的县区、市直部门通报警告,情节严重者交由市纪委督办。
1. 本文稿内容较多,请先下载后再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 为防止用户资源被随意传播,本站部分文稿需要会员才可阅读或下载,请予谅解与支持!
3.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仅作为参考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范文参考 >2024年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