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稿佳作】壮大村集体经济 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抓好党建引领,提振发展“牵引力”
抓实产业支柱,筑牢发展“新支撑”
立足自身优势。推行“村党组织责任田”机制,构建“党组织牵头、合作社和种粮大户承办、集体经济组织兜底”模式,通过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等推进土地规模化流转,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收益。目前,全镇土地规模化经营1.5万余亩,带动增收110余万元。
加强涉农服务。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立涉农服务窗口,开通绿色通道,成立惠农政策辅导团队,为辖区涉农企业生产销售各环节提供政策指导、事项办理、风险提醒等“点对点”个性化涉税涉费服务,确保税惠政策红利直达企业主体,为壮大集体经济创造条件。截至目前,为3家农业产业化企业、新型经营主体提供服务20余次。
推动村企共建。深入推动“百企结百村”,以发展生产和提高群众收入为重点,引导聚鑫农牧、润电环保等7家优质企业同7个党建联合体开展“结对共建”活动,通过产业带村、招工帮扶、资金扶持等形式,实现互利双赢。截至目前,7家优质企业为10名留守妇女提供就业岗位,逐步形成“以企带村、以村促企、互利共赢”长效机制。
抓牢市场创新,激活发展“新动能”
突出村级特色。在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引导村集体创办农业合作社,全镇14个村依托环境优势,着力发展特色产业,实行土地规模化经营,引进23个各类专业合作社开展大棚种植、加工等项目。截至目前,王庙村西瓜、西葫芦大棚种植面积达30亩,形成规模化种植。
建立共富工坊。探索党建联建机制,建立“乡镇领导联产业、驻村干部联技能、乡贤能人联资源、包村干部联运行”制度,建设3家“企业+村党组织+农户”共富工坊,专门开设技能学堂,以“传帮带”方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增加群众就业能力。同时,加强与周边县乡结对共建,摸排周边企业用工需求,打通弱势群体就业需求与企业用工需求的信息梗塞,形成家门口就业圈。目前,共富工坊带动就业376人,人均月增收2000余元。
加强农技保障。针对蔬菜生产、病虫害防治等问题,组织农业技术人员进大棚、入田间,面对面为农户提供农业技术指导服务。同时,落实包衣良种、秸秆还田等六项提单产技术,实现优种、良技、复种模式全面覆盖。截至目前,吸引7名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操作、集中办班指导10余次。
“德州改革”微信2024年第95期
供稿单位 | 陵城区委改革办 陵城区宋家镇
2. 为防止用户资源被随意传播,本站部分文稿需要会员才可阅读或下载,请予谅解与支持!
3.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仅作为参考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范文参考 >【文稿佳作】壮大村集体经济 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