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稿佳作】念好“三字诀” 推动便民服务“零距离
茌平区杨官屯乡锚定“为企业群众办好事”“让企业群众好办事”目标,持续加大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力度,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保姆式“一对一”贴心帮办代办服务,全力实现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只找一个人、只跑一次腿”。
突出一个“全”字
拓展为民服务新广度
一是窗口设置全。对乡便民服务中心进行全面提标改造,统筹划分业务办理、休闲等候、自助服务和政务公开专区,科学设置无差别综合窗口、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帮办代办服务窗口等,坚持“即时办理”和“全程代办”,推动企业群众就近能办,实现群众办事不出乡。二是办理事项全。民政、残联、证件办理、退役军人事务、社会保障、居民医保、住房建设、农林畜牧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业务进驻便民服务大厅,实现100余项基层政务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理和“一条龙”服务,真正做到了让企业和群众“进一扇门、办所有事”。三是服务周期全。探索推行“延时服务”,对办理特困人员供养、孤儿基本生活费发放等“急难繁”特殊事项实行“私人定制”,为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开辟“绿色通道”,打造“数字化+全流程、全时段、全周期”政务服务新生态,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灵活、自由、便捷。
突出一个“暖”字
增添便捷服务新温度
一是“并肩”帮办暖。选配出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窗口骨干人员作为帮办代办员,按照“凡进必帮”和“能办尽办、能办快办、能办办好”的原则,对企业和群众“肩并肩”提供“一对一”帮办服务,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提高服务效能。截至目前,累计为企业和群众帮办事项320余件,平均每件节省时间20分钟,为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跑腿”代办暖。建立以乡便民服务中心为龙头、网格支部为主体的“全程代办”服务网络,由村干部担任代办员,围绕农村群众关心的民生事项开展代办服务,全覆盖本乡29个网格村,形成“群众动嘴、干部跑腿”的为民服务新常态。截至目前,累计为群众代办事项500余件,最大程度减少了群众“跑路”。三是“贴心”服务暖。更加人性化服务群众需求,从点滴细微处做起,在便民服务大厅设置“学雷锋志愿服务岗”,配置填单台、饮水处、手机充电站、雨伞、医疗箱、老花镜等便民用品,并在院内开通无障碍卫生间、免费停车位等便民设施,为办事群众提供更贴心、更周到、更便捷的服务环境。
突出一个“实”字
提升服务质量新高度
一是运行机制实。坚持边实践边探索,建立健全便民服务长效体系,在乡便民服务中心推行岗位目标责任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重要窗口AB岗制、重大事项会商制和失职追究制,不断提升便民服务规范化、制度化水平,让群众办事省心、省力、省时。二是活动开展实。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代表委员赶大集”等活动,创新设置“赶集便民日”,每月确定一个乡驻地“大集日”,全方位开展便民服务集中办公和惠民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及群众咨询服务,更好发挥了便民服务中心的便民作用,让政务服务更接地气。面对面为群众办好营业执照到期年审、耐心安抚情绪帮助留守老人做好生存资格认证,让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截至目前,累计发放宣传单页12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230余人次。三是监督考核实。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把政务服务相关内容纳入乡党委政府一体化考核,奖优罚劣、激励担当,不断提升便民服务水平。落实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完善帮办代办员监督考核机制,激励政务服务人员提高工作能力、优化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效率。以“群众满意”为标尺,通过设置投诉箱、公布投诉电话、走访企业群众等方式,开展群众工作大调研和满意度测评,全面接受服务对象监督。截至目前,累计走访400余人次、20余家商铺,群众办事满意度保持在98%以上。
来源:聊城改革
2. 为防止用户资源被随意传播,本站部分文稿需要会员才可阅读或下载,请予谅解与支持!
3.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仅作为参考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范文参考 >【文稿佳作】念好“三字诀” 推动便民服务“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