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稿佳作】解锁“选育管”新密码 构建全链条团员发展新体系

分类:范文参考 时间: 2024-07-16 14:27:00 浏览: 作者:小编

近年来,陵城区紧扣为党育人根本任务,以睿聪实验学校为示范试点,创新探索精选、细育、严管的团员成长新路径,构建全链条团员发展管理新体系,有效提升团员质量,切实增强团员队伍凝聚力与战斗力。


严格“精选关”

提高团员发展质量


健全中学团队衔接机制。在睿聪实验学校探索设立学生会志愿者服务团队,推行中学时期从少先队员到团员身份过渡的团队一体化衔接工作。通过教师推荐、考试等渠道选拔优秀少先队员加入学生会志愿者,参与学生入团前的日常德育管理工作,做好少先队、共青团的组织衔接。


建立积分入团工作机制。制定《陵城区睿聪实验学校“双积双评”积分入团实施意见(试行)》,由班主任、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学生会组成“团员发展管理”工作小组,聚焦入团积极分子和团的发展对象,制定“基础分+贡献分”积分量化机制,考核理想信念、学业水平、实践能力等方面情况,按积分高低明确具备入团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资格。同时,积分认定过程中结合个人自评、同学互评、老师点评等,听取培养联系人、团员和学生意见,确保团员发展的公平性。截至目前,通过积分机制共招引400余人。


严格把控入团发展程序。严格按照“十步骤三公示六必须”程序,制定《入团流程图》,明确从“个人提出入团申请”到“入团宣誓仪式”的10项必走流程,将8学时团课学习合格、年度20小时志愿服务时长等作为入团必备条件。同时,按照流程定期公示入团积极分子人选、入团发展对象人选、新发展接收团员人选,严禁发生违规入团情况。截至目前,严格按照程序发展团员480名。


团课结业考


严格“教育关”

构建团员培养体系


用好校级品牌团校。结合学历、教学成绩、工作经历等,选聘6名优秀教师组建团校师资队伍,坚持打造团课精品课程,自主设计理想信念教育、团员意识塑造等团课内容,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每月组织2次团校教师集中备课,每学期落实入团积极分子教育课程8节、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4节。


用好教育网络矩阵。构建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线上新媒体矩阵,以“青年大学习”“红领巾爱学习”等学习平台为载体,采取个人学、集中学和实践学等方式,指导团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等内容,激发青年团员学习的积极性。“青年大学习”“红领巾爱学习”等平台平均参学率达到90%以上。


用好各类教育基地。持续挖掘红色资源育人路径,依托红色洄河纪念馆、大宗家抗日战斗遗址等16个校外教育基地,结合重要节日、国内外重大事件等契机,通过仪式教育、场馆参观、红色研学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2023年以来,组织仪式教育8次,开展2次红色研学活动,覆盖青少年2000余人次。


团校教师集体备


严格“检验关”

提高团员管理水平


严格团员团籍管理。依托“智慧团建”系统,落实新发展团员“一人一号”和“一人一档”,整理并规范新发展团员“团员证—入团申请书—入团志愿书”基本档案,采取“定期+随机”核查方式对团员档案开展“线上+线下”全面核查,促进形成记录团员青年成长印迹的有效载体。截至目前,480名团员全部实现“一人一档”。


落实团员评价激励。制定《陵城区睿聪实验学校团员评议管理实施方案(试行)》,以“有信仰、讲政治、重品行、争先锋、守纪律”为抓手,将团员教育评议等次作为“两红两优”等团内荣誉评选的主要依据,推动团的激励转化为团员青年的政治认同和组织认同。截至目前,开展评选5次,评优15人次。


抓好团员志愿服务。按照校内外相结合模式,在校内设置志愿服务岗,鼓励团员利用课余时间,报名参加文明劝导、图书馆清洁等志愿服务活动;以社区为依托,在校外开展“希望小屋”“金晖助老”等志愿服务项目,开展“社区有我,青春报到”活动,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动员团员青年就近到社区报到,培养团员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截至目前,累计开展30余次志愿服务活动,300余人次参与。


“社区有我,青春报到”志愿服务活动



  “德州改革”微信2024年第52期

 

  供稿单位 | 陵城区委改革办 共青团陵城区委 德州陵城睿聪实验学校


1. 本文稿内容较多,请先下载后再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 为防止用户资源被随意传播,本站部分文稿需要会员才可阅读或下载,请予谅解与支持!
3.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仅作为参考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范文参考 >【文稿佳作】解锁“选育管”新密码 构建全链条团员发展新体系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