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党委书记在人才科技大会上的讲话

分类:范文参考 时间: 2021-12-02 17:31:00 浏览: 作者:小编


煤炭主业从“劳动密集”转向“智能开采”,物流产业从“以量为主”转向“质量齐升”,化工产业从“培育成长”转向“成熟收获”,金融产业从“破冰探路”转向“稳健发展,现代服务从“单一发展”转向“多元发展”,环保产业已经异军突起。

集团从“一煤独大”到“乌金焕彩”,在转型升级道路上走出了一条光明宽阔大道,在这条道路上,人才作出的重大贡献功不可没。

今天集团发展动力更足、产业结构更优局面的形成,是集团海纳百川引人才、百花齐放育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优秀环境聚人才的结果。

一、绘就人才“蓝图”纳英才
针对新时期人才工作新变化,集团以发展需求为导向,把人才强企和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摆在突出位置,抓住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契机,一盘棋统筹“三项制度”改革和“三支人才”队伍建设。先后出台“人才开发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干部培训五年规划”等一揽子人才工作战略政策,构建起“345”人才开发培养体系。

聚焦“生力军”,紧贴专业人才缺口,建立线上+线下“全天候”高校毕业生引进机制;聚焦“新急缺”,通过市场化选聘、契约制管理、差异化薪酬对接外部人才机构,择优招纳紧缺人才;聚焦“主力军”,以“入企先入校、招工变招生、校企双师联合订单式”培养方式,做精技能人才引进。两年来,面向全国100多所高校引进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721人,择优招纳化工、建筑、环保材料、金融投资等专业成熟人才50余人,招收中技以上学历技能人才1300余人。

人才难得而易失。集团坚决履行“党管人才”职责,健全措施、增强合力。目前,已构建集团、矿(厂)“两级”党委统一领导、组织(人事)部门牵头抓总,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各类人才积极参与的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人才工作格局。其成果“大型能源化工企业基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人才体系构建与实践”,获得2020年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

二、构筑育才“高地”促成才
集团从束缚人才培养难点痛点切入,向影响人才成长“顽疾”开刀,下发“员工教育培训五年规划”等制度文件,做实人才培养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

两年来,依托4个“工匠大师工作室”,通过大师团队培训班、研修班等形式,落实工匠建设行动计划,累计培训技能人才1200余人次,培养“淮北矿业工匠大师”5名、“淮北矿业工匠”59名;探索出练兵、竞赛、晋级“三位一体”的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推行开展大学生队官工程建设,190余名大学生走上“队官”岗位;实施机电专业人才“双向挂职锻炼”行动,12人得到多岗位锤炼;建成智能化开采、瓦斯防治等8个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培养专业技术人员142人次。

同时,整合内外部资源,搭建管理人员培养平台。“手拉手、面对面”辅导,构建优秀年轻干部成长导师制管理模式;按照集团党校、浙江大学或上海交大“5+5”联合教学模式,提高管理人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两年累计举办中高层管理人员培训班8期、培训357人次,举办中青年干部培训班2期、基层管理人员素质提升班6期、党支部书记培训班4期,培训841人次。

三、厚植用才“生态”激活力
人才竞争,实质是人才成长环境和发展前景的竞争。

集团坚持树正人才评价“指挥棒”,用好关爱人才“暖心剂”,打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生态圈”,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公平、公正、公开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有序推进实施岗位管理,破除管理、技术、技能三类人才身份壁垒;健全集团、矿(厂)“两级”领导干部联系优秀人才制度,畅通优秀人才成长绿色通道;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支持敢闯敢干、锐意进取人才干事创业。

培育一批人才,带来一批成果,带动一方发展。时代呼唤人才,发展需要人才,环境造就人才。淮北矿业集团昨天不拘一格引人、育人、用人,人才引擎强劲,有了今天高质量发展态势。相信随着集团“十四五”系列战略规划落地,明天这里将成为群英荟萃之地,人才引擎动能更加澎湃。

1. 本文稿内容较多,请先下载后再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 为防止用户资源被随意传播,本站部分文稿需要会员才可阅读或下载,请予谅解与支持!
3.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仅作为参考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范文参考 >集团党委书记在人才科技大会上的讲话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