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谈”No2:宿迁“四联四不联”,抓党建促联建

分类:范文参考 时间: 2021-06-02 14:28:00 浏览: 作者:小编




蓝蓝 “经验谈”系列,重在收集、分享各地、各行业好的经验做法,与各位读友共同学习借鉴,帮助开启思维智慧,打开工作之门。

 

今天蓝蓝 推荐给各位读友的经验文章是,9月7日,江苏先锋发布的宿迁市以“‘四联四不联’,抓党建促联建”为题,抓党建促联建、助推“万企联万村”行动的有关做法。与常看到的四四方方“豆腐块型”经验材料不同的是,此文没有传统的大一二三、小123,而是直扑实际,用“简单列举”来摆事实、讲道理,阐述工作做法,体现出新意。虽然文章看似散,但特别出彩的四个小标题将全文作了很好的“联结”,让文章既有质朴、又有闪亮,可为我们借鉴参考学习。“”是以推荐。文章来源:江苏先锋。转发本文主要用于同各位读友学习交流,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



四联四不联”,抓党建促联建
宿迁市
 
为深入贯彻全省抓党建促联建、助推“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宿迁市在党建这个大平台下,通过党组织结对激发村、企基层党组织活力,坚持做到“四联四不联”(即情感相联、勉为其难不联;资源相联、无本无需不联;项目相联、空挂空转不联;人才相联、放任自流不联),最大限度地利用优势资源、集聚发展要素,为乡村振兴、稳企兴企贡献组织力量。
 
推动情感相联、勉为其难不联 


坚持“党建引领不是党建包办、自由结对不是拉郎配对”,由组织部门牵线搭桥,鼓励省、市、县(区)组织部门重点联系的民营企业党组织带头参与、作出示范,全市200家组织部门重点联系的民营企业党组织已有138家参与联建。同时,明确由联建村党组织书记牵头建立定期交流制度,每季度至少组织开展1次党建共建活动。
 
8月5日,宿迁市委组织部会同市产发集团党委、宿城区委组织部、王官集镇唐圩村党支部共同协商项目联建,促进达成联建项目意向。
 
宿城区委组织部牵头指导推动3家区属国有企业以及市、区组织部门重点联系35家民营企业党组织分别与有关村(社区)开展精准对接,形成38个村企联建意向项目,并组织村企联建项目集中签约对接仪式,为村企情感沟通、项目联建提供组织平台。
 
宿迁市经开区古楚街道罗土塘社区党总支部组织与联建的非公企业格力(大松)党支部共同为党员过政治生日,促进了解,增进情感交流。
 
推动资源相联、无本无需不联 


落实乡镇党委主体责任,会同村(社区)对资产、资金、资源再摸底再挖潜,盘一盘哪些资源可以开发、哪些资产可以利用、哪些资金可以统筹。鼓励企业党组织引导企业对自身发展状况再评估再规划,搞清楚“需要什么”“能给什么”,实现党建“搭台”、村企“唱戏”。
 
江苏美润食品有限公司是泗阳第一家速冻食品企业,年产水饺10万吨,三庄镇史集村毗邻省道325,交通便利,土地、人力资源丰富,企业承包村土地200多亩种植蔬菜,每亩土地年租金900元,可为村民提供30—50个就业岗位,每人每天增收80元,便利的交通既可降低企业运输成本,压缩时间,又保证原材料蔬菜和成品水饺的新鲜感。
 
宿城区王官集花园村的“花园酥梨”已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但销售渠道以线下为主;宿迁苏宁易购销售有限公司,主打线上销售,同时经营70余家门店,线上线下年交易规模超10亿。此次村企联建,苏宁易购将全面调动线上线下经营服务资源,充分挖掘王官集镇以“花园酥梨”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开展农产品上“云”活动,助力推进花园村酥梨产业园扩建项目,建设2800亩标准化梨园,帮助困难家庭开展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运营,预计带动当地120人就业。
 
宿迁市邮政分公司与新庄镇杉荷园社区、大兴镇怀仑社区、曹集乡双河里社区、丁嘴镇周夏社区、关庙镇卓水河社区开展“红色惠农”村企共建,通过推进信贷、寄递、电商、保险等业务,提供“销售+寄递+金融”的一揽子综合服务方案,打造惠农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色模式,实现助农、利农、惠农,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推动项目相联、空挂空转不联
 
对联建重点项目特别是省、市组织部门重点联系的32家民营企业党组织联建项目组织3轮会审,对3家找不到合适联建项目的,打破重新选择。因地制宜创新组织设置,推动在符合条件的村企联建项目、产业链、新兴业态上及时建立党组织。
 
江苏秀强玻璃工艺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与宿豫区曹集乡双河里社区党委联建双河里——秀之星影视耕读文化研学基地,项目占地约120亩,以双河里社区特色田园乡村为基础,结合秀强丰厚的幼教经历资源,携手横店导入影视IP,打造青少年影视耕读文化研学基地,形成网红打卡地,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影视农耕研学相结合,共同推进农村产业发展。项目建成后可带动约50人就业,人均增收3-4万元/年,真正做到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沭阳县北丁集乡张胡圩村发挥食用菌标准化种植基地优势,为绿雅(江苏)食用菌有限公司提供土地及劳务服务,解决企业用地难、招工难问题。目前,北丁集乡张胡圩村已投入扶贫资金60万元,建成8栋标准化日光大棚,面积约4000平方米,项目建成后由绿雅(江苏)食用菌有限公司承租,每年可为张胡圩村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7.2万元,从而实现村企共赢,共同发展。
 
宿迁市产发集团党委与宿城区耿车镇大众村党委联建物流仓储。结合产发集团服务产业发展的定位和优势,以及村级发展特色和需求,产发集团计划2020年投资约5000万元,建设标准化厂房(物流仓储一期)约3万平方米,确保投资年收益率不低于4%,力争带动附近村民就业500人以上,并根据需要适时启动二期、三期项目,建立企业“有利可图村居得实惠、村民收益长期稳定”的村企共建合作模式,推动村企要素互换、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着力培育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产发样板。
 
推动人才相联、放任自流不联
 
建立村企互培、互聘、互相交流的人才共育机制,选派企业到村人员189人、村到企业人员204人、村聘顾问和职业经理人15人。借助外部人才共同发力,分别为重点联建项目选派1名科技镇长团成员、1名高层次人才、1名乡土人才。
 
沭阳县桑墟镇双马木业有限公司和北大兴村召开村企联建签约仪式,在科技镇长团成员孙照斌、高层次人才陈太安、乡土人才卢卫国等指导下,发挥木材产业龙头企业优势,对北大兴村中小木材企业兼并重组,实现转型升级;积极探索建立村企互培、互聘、互相交流的人才共育机制,目前已有100余名村民在企业工作;村企双方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培训、消防演练,同时企业计划出资对村内道路进行提档升级,既方便村民出行,又方便企业运输,实现共同发展。
 
江苏如是地球空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与刘圩村党支部联建,作为苏北计划引进人才的如是地球党支部书记柳黎,选派2名高学历人才到刘圩村指导开展水域监控、智慧农业等工作。在刘圩村部分河道、鱼塘等处,安装智慧水务机器人,通过获取目标对象的时空位置和实景图像等全方位信息,为村民提供防汛预警、水质检测等优质服务,助推刘圩乡村振兴。

“在看”

1. 本文稿内容较多,请先下载后再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 为防止用户资源被随意传播,本站部分文稿需要会员才可阅读或下载,请予谅解与支持!
3.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仅作为参考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范文参考 >“经验谈”No2:宿迁“四联四不联”,抓党建促联建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