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地矿局局长:在局扶贫脱贫帮扶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抓好“双培育”体现新作为

分类:范文参考 时间: 2021-02-12 16:03:00 浏览: 作者:小编



抓好“双培育”体现新作为
在局扶贫脱贫帮扶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河北省地矿局局长
(2020年7月14日)
 
同志们:
 
刚才,三位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和两位派出单位党委书记作了很好的发言,分别向大家介绍了扶贫最前线和扶贫大后方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所作的重要努力,听了以后很欣慰、很自豪、很受启发。下面,我结合上午的参观和大家的发言,讲四点意见。
 
一、置身大局,认清形势
 
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冲刺阶段。
 
(一)从全国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区域性整体贫困已基本得到解决,脱贫的进度符合预期,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剩余未摘帽的贫困县、未出列的贫困村、未脱贫的贫困人口,整理,同过去相比,总量已经不大了,但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始终牵挂着脱贫攻坚目标的如期实现。无论是今年3月出席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方面最大规模会议,发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总动员;还是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次同代表委员共商脱贫攻坚大计;还是在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背景下,密集到陕西、山西、宁夏等省(自治区)实地了解脱贫攻坚进展,总书记总是那样的用心用情用力、为党为国为民,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感动着我们、激励着我们、鞭策着我们。
 
(二)从全省看,我省脱贫攻坚工作在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的国考中获得了“好”的等次。在贫困县摘帽、贫困村出列、贫困人口脱贫方面,已经稳步走在了全国前列。在全面普查和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东峰书记强调,全省各级各部门要旗帜鲜明讲政治,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咬定目标不放松,雷厉风行抓落实,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以实际行动和扎实成效坚决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
 
(三)从全局看,2016年以来,全局累计投入扶贫帮扶资金3000余万元,争取各类扶贫专项资金近1亿元,有力彰显了地矿为民务实、久久为功的扶贫作风。2019年各有关单位围绕热爱老百姓、宣传老百姓、组织老百姓、文明老百姓积极有为,让文明之光照亮小康之路,突出系统扶贫和地矿优势的特色扶贫开发模式得到了省委副书记赵一德、省人大副主任周仲明的批示肯定,媒体朋友也给予了很高的关注和报道热情。在2019年省委组织部评价考核中,13个局属单位被评为“优秀派出单位”,15个驻村工作队被评为“优秀驻村工作队”。在前一段时间省委组织部和省扶贫办专门下发的通报中,6个驻村工作队获评“先进驻村工作队”(分别是局机关驻丰宁县榆树沟村工作队、地质八队驻承德县富裕村工作队、地质五队驻平泉市中心村工作队、地调院驻沽源县席家卜村工作队、物勘院驻沽源县利民村工作队、北机电驻蔚县尹家皂村工作队),6名同志获评“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分别是监测院驻阳原县东坥坡村第一书记吕立峰、地质三队驻赤城县羊倌村第一书记赵洪、区调院驻蔚县小枣碾村第一书记孙肖、地质三队驻赤城县样田村第一书记林辰、水文三队驻阜城县小王庄村第一书记江灵、水文四队驻易县冯家庄村第一书记孙志广),4名同志获评“优秀驻村工作队员”(分别是地质二队和地质八队联合驻承德县曹碾沟村工作队员侯建伟、地质六队驻沽源县大苟营村工作队员许忠友、北机电驻蔚县丰富村工作队员任大伟、地质九队驻易县上隘刹村工作队员贺成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各派出单位党委和各驻村工作队担当实干、积极主动,与帮扶村干部群众团结协作、休戚与共,体现了地质人过硬的政治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与当地百姓的情感融入,也更加有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截至目前,局机关和局属单位帮扶的23个贫困村已全部出列,所涉及的贫困人口脱贫也符合预期、符合要求。但也应该看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仍在持续,巩固脱贫成果、防止因疫致贫返贫的任务依然很重。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同志们务必慎终如始、再接再厉。
 
二、扭住关键,明确任务
 
今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那样,“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针对主要矛盾的变化,理清工作思路,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我们的任务概括起来就是下大力气抓好“双培育”,即下大力气培育文明户、下大力气培育集体经济。
 
(一)下大力气培育文明户
 
1.全面推开。让文明户培育从局机关的“一枝独秀”变成全系统的“春色满园”,将其作为一项刚性任务,重视到位、部署到位、落实到位、监督检查到位、总结宣传到位。
 
2.选树典型。既要选树心向文明的老百姓典型,对全系统帮扶村乃至更大范围的老百姓形成示范引领;又要选树培育文明户成效显著的局属单位典型,以点带面展示全系统扶贫风采。
 
3.进行激励。通过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让文明户得到有形肯定、广泛尊重、更大激励,在新时代以更大的决心争做新农民、过上新生活。
 
(二)下大力气培育集体经济
 
1.深挖禀赋。对帮扶村各生产要素的实际和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坚持开发资源和开拓市场并举,因地制宜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2.培养骨干。从管理到技术,从生产到经营,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当地能人,并使其尽快发挥“顶梁柱”和“带头人”作用,让集体经济更有活力、更可持续。
 
3.科学论证。既要做到“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又要做到远近兼顾、左右兼顾。不要花架子、不要有名无实的政绩工程。
 
三、锤炼方法,彰显特色
 
(一)提升整体谋划水平
 
1.坚持党建统领。突出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发挥党组织温暖人心、引领人心、凝聚人心、激励人心、稳定人心、匡正人心的政治功能,促进党建工作与扶贫工作深度融合,让工作谋划更具政治性。
 
2.坚持系统统筹。增强系统思维、联系思维、发展思维,以“五位一体”文明培育为纲,统筹谋划、系统布局、协调推进,让工作谋划更具科学性。
 
3.坚持群策群力。与村两委班子团结战斗,遇事多听取当地党员、干部、群众的意见,汇聚众人之智,激起众人之志,让工作谋划更具群众性。
 
4.坚持守正创新。把现有扶贫政策用好、用足、用活,不照搬照抄、不生搬硬套、不盲目复制,与扶贫实践充分结合,打好政策组合拳,当好开路先锋,让工作谋划更具创新性。
 
(二)提升文明培育水平
 
1.突出标准引航。以局党组《关于文明户培育的指导意见》为遵循,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实制宜地编制和调整帮扶村文明户培育评选方案,既把本系统的统一要求落实到位,又把帮扶村的实际特点、实际需求体现到位。
 
2.突出资金保障。既要依据局《文明培育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让全系统投入的资金发挥最大效能;又要努力引导村本级资金和其他外来资金向文明培育领域聚拢,强化资金保障力度、调节力度。
 
3.突出动态跟进。不要简单认为制定了标准就万事大吉,而是要时刻关注执行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要只是高高在上地喊话吹号,而是要深入群众耐心细致地做好引导和帮助,使大家有动力、有方向、有章法、有信心;不要平时不要账、年底算总账,而是要安排专人做好随时的登统记录和定期的张榜公布;不要等着评选结果出来再着手典型宣传,而是要在平时突出过程宣传对典型本人和其他老百姓的激励,同时也为一系列的其他总结宣传积累素材。
 
(二)提升以技助战水平
 
1.依托专业技术,壮大扶贫产业。把矿产勘查、找水打井、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地质遗迹(地质公园)调查评价、地热和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等专业技术与当地资源禀赋有机结合,促进扶贫产业提档升级。聚力打造的榆树沟地质文化村和沽源省级地质公园要发挥典型引路作用。
 
2.依托地质项目,拓宽就业渠道。对标事企地质项目的辅助性工作,如矿山生态修复中的施工工作,企业场地污染调查、农业土壤污染调查的取样工作,可以发动有条件的帮扶村组织施工队,既着眼于当下缓解疫情对就业的冲击,又着眼于未来对群众就业渠道的长期补充和延展。
 
3.依托职业院校,笔扫 千军整理,培养致富本领。两校要在招收学生、培养村民方面积极有为,帮助群众掌握一技之长,使其稳脱贫、能致富。
 
四、多点发力,助力攻坚
 
(一)局属单位党委要加强对扶贫工作的领导
 
1.提高政治站位。不要把扶贫当作被动的工作任务,而是要把扶贫当作诠释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政治考验,主动作为、竞相作为、有所作为。不要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想法进而松劲懈怠、精力转移,而是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进而始终如一、持之以恒,高标准定位、高标准执行、高标准推进。不要只顾本单位的扶贫,而是要心系全系统的扶贫,在全局脱贫攻坚“一盘棋”下相互鼓励、相互借鉴、相互援手。
 
2.落实工作要求。做好扶贫工作要用心用情用力,调查研究不能走形式、政策执行不能打折扣、督促检查不能缺位,既要体现上级组织的统一要求,又要体现本单位党委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做出有益的探索和开拓。没有共性就没有系统特色,没有个性就没有单位特点。局党组对局属单位党委扶贫工作的考核评价既看物质投入,也看工作投入;既看显绩,也看潜绩;既作横向对比,也作纵向比较;既看外部评价,也坚持局内标准,让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得到公平体现。
 
3.关爱扶贫干部。局组织处和局属单党委要共同建立扶贫干部政治档案,对大家政治上关照、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让大家感受温暖、增添动力、轻装上阵,自觉加强实践锻炼和思想淬炼,自觉把政治历练和专业训练贯穿其中,持续在脱贫攻坚一线培养干部、考察干部、使用干部。
 
(二)驻村扶贫干部要加强对自身素质的锤炼
 
1.讲政治。从政治上考量,在大局下行动,充分认识扶贫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位置,充分认识扶贫工作对自身锤炼党性、培树格局、体现价值的重要意义。
 
2.讲民心。坚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相信“以百姓之心为心,我们的周围就会吸引和凝聚起更多的群众”。
 
3.讲团结。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求出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充分调动每一名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向团结要生产力,向团结要凝聚力,向团结要战斗力。
 
4.讲纪律。上级组织有号召,下级组织和干部有呼应;上级组织有期待,下级组织和干部有作为;上级组织有强调,下级组织和干部有跟进;上级组织有关切,下级组织和干部有反馈。组织心中有干部,干部心中有组织。
 
5.讲表率。倡导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用自身文明的生活方式感召老百姓、引领老百姓、示范老百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三)宣传工作部门要加强对扶贫工作的诠释
 
1.注重展示地矿扶贫模式。借重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和多角度、高层次的宣传平台,围绕内涵、特点、作用、成效,生动阐述让文明之光照亮小康之路,突出系统扶贫和地矿优势的特色扶贫模式,向更大范围讲好地矿扶贫故事,体现地矿价值、扩大地矿影响。
 
2.注重展示地矿新军形象。以扶贫以来各级主管部门历次扶贫表彰为线索,采写一批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优秀驻村工作队员的扶贫故事,形成地矿扶贫“群英会”,在具有历史意义的脱贫攻坚中展现“五讲五有”的地矿新军形象,为先进留名、为后世存史。
 
3.注重展示当地百姓新貌。努力挖掘当地百姓身上最朴素、最感人、最具说服力、最能带给人启发的言语、行动和成绩,大力选树和推出一批老百姓身边的脱贫致富典型,让他们激励、带动和影响身边人,让他们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户,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示范引领作用。
 
同志们,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在2020年这个地矿发展新纪元的元年,全局上下务必在决战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中,以更大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在全面落实好国家和省市县乡扶贫工作要求的同时,让局党组精心谋划的“双培育”切实发挥出物质和精神的双轮驱动作用,让具有地矿特色的扶贫开发模式照亮小康之路、助力乡村振兴,让“急政府所急、心存百姓向往,为有所必为、锻造地矿新军”的铮铮誓言借重扶贫伟业响彻燕赵、响彻神州、响彻寰宇!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河北省区域地质调查院,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或单位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过后台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1. 本文稿内容较多,请先下载后再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 为防止用户资源被随意传播,本站部分文稿需要会员才可阅读或下载,请予谅解与支持!
3.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仅作为参考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范文参考 >河北省地矿局局长:在局扶贫脱贫帮扶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抓好“双培育”体现新作为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