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6月5日,距离全年时间过半只有不到一个月时间,距离8月份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组来我市开展实地考核也仅剩2个月时间了。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上,我们召开全市人社行业扶贫暨返乡创业工作现场会,就是要通过抓返乡创业带动就业,推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助力脱贫攻坚。一是总结工作经验,加强相互交流,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做好脱贫攻坚和返乡创业工作的信心;二是查找短板,补齐弱项,在总结回顾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努力的方向;三是对标考核,完善机制,在脱贫攻坚“大考"之际,实现脱贫攻坚的完美“收官”。今天上午,我们全体与会同志现场参观了6个精准扶贫基地和返乡创业项目、返乡创业因区,亲身感受了广水市人社行业扶贫工作和返乡创业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和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下午的会议上,6位大学生、贫困人员创业和返乡创业代表现身说法,为我们讲解了各自的创业历程,你们的创业经历,值得我们好好总结,认真推广。各县市区的发言也交流了经验,查找了不足,明确了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市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岳全谱同志到会指导,对人社行业扶贫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推进扶贫车间、落实扶贫政策提出了具体要求,请各地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通过上午的观摩、下午的交流,对今年以来的人社行业扶贫工作和返乡创业工作,我总体上有这么几点感受:一是人社行业扶贫政策得到快速、有效落实。从宣传手段看,各地都把政策广泛宣传作为政策落实的重要一环,报刊、广播、电视、公益短信等各种传统媒体手段,公众号、朋友圈、小视频等新媒体手段,宣传单、大篷车、“村村通”等“土法上马",针对不同群体,分类采用不同宣传手段,很有创意,也很有实效。从政策体系看,围绕就业扶贫决胜收官打出“真金白银促就业”、“特色培训提技能”、“企业吸纳有补贴”、“推介就业同样奖”、“自主创业多支持”、“公益岗位来托底”等六招“组合拳”。从政策落实的效果看,也基本实现了资金保障到位,政策不断延伸。从社保费代缴、公益性岗位安置、一次性创业补贴、培训补贴、吸纳困难人员就业奖补、社保补贴,到农业经营主体招用贫困人员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以工代训补贴、外出务工一次性交通补贴、困难高校毕业生一次性求职补贴等等,尽管政策扶持项目不断延伸,政策覆盖面不断拓展,但各级人社部门为各项政策落实多方筹集资金,切实提供了必要资金保障,做到符合政策补贴要求的企业和个人“应补尽补”。二是就业服务措施更加精准,内容更加全面。这些年来,各地人社部门根据各级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不断完善就业帮扶措施,不断拓展就业帮扶内容。特别在今年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各项就业服务、困难帮扶不断档、不掉线。疫情防控期间,各地克服重重困难,对精准扶贫对象的就业需求全面开展调查摸底,建立信息台账和培训、就业需求清单,确保信息精准,为就业帮扶夯实基础,并将疫情期间复工企业岗位需求进行网上和短信推送;疫情刚刚结束,各地全面组织“点对点”的运输帮助精准扶贫对象返岗务工,加强了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人社部门对接联系,打通了随州出行通道,千方百计组织运力输送农民工返岗就业16.17万人,其中帮助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返岗8397人次。全市组织“点对点”大巴车736车次,其中广水市组织了344车次。应急响应措施调整后,曾都区率先启动了乡镇精准扶贫小型现场招聘会,将岗位送到家门口,帮助贫困劳动力选企选岗。广水市组织贫困人员乡镇巡回招聘会累计达到20余场次。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帮扶实行了跟踪服务,均实现了有就业能力、有就业愿望的易地搬迁贫困户至少1人实现就业的目标。随县成立五个专班、18个小组,180余人次“无死角”遍访,历时三个月,为全县387个易地搬迁集中及分散安置点分类建立台帐,实现外出就业创业异地扶贫搬迁劳动力有劳动能力人数比例达到76%。各地劳务协作也抓紧跟进,与神农架、南漳、大悟建立精准扶贫区域签订了劳务协作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大云贵川等地中西部劳务协作力度,同上海等东南七省加强了劳务对接。三是技能培训针对性更强,就业带动效果更好。与远元集团等精准扶贫龙头企业合作,开展的修脚师技能扶贫项目制培训,对贫困人员实行“三免一补”“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培训带动就业90%以上,人均待遇水平达4500元/月以上。各地在2018年至2019年对全市有培训意愿的精准扶贫对象全部开展了一轮培训的基础上,对精准扶贫对象开展了第二轮培训。2019年底至今,全市组织开展第二轮精准扶贫对象培训1861人。其中市本级对885名精准扶贫对象开展了贫困人员惠民政策、黑猪养殖、构树种植等实用技术培训。今年因受疫情影响,各地组织农村学员和精准扶贫对象参加线上培训工作,全市22家定点培训机构,培训农村学员3770人。四是对贫困人员的民生兜底保障有力。2019年全市按人平100元标准为32062名精准扶贫对象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费320.62万元,每月为584名60周岁以上精准扶贫对象按时发放养老金,实现了“不漏一人、不差一分”。在已开发1789个乡村公益性岗位,对异地搬迁户和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三无”贫困劳动力实行托底安置的基础上,今年原计划新增500个公益性岗位,截止5月底各地已实现新增乡村公益性岗位608个。五是返乡创业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去年全市返乡创业推进会召开以来,各地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拿出真金白银落实优惠政策,千方百计鼓励和支持贫困劳动力和返乡人员就业创业。广水市加大了省级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创建力度,在全市率先实现“零突破”。随县对创业舞化基地的一次性奖补资金提高到最高20万元,认定的湖北卓众创业辩化示范基地、返乡创业园,解化面积达6万余平方米。曾都区积极探索向行政村购买服务成果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村级服务平台服务返乡创业工作的积极性,为基层人社中心开展各项就业创业服务工作解决了后顾之忧。各地开展的返乡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创业导师团队指导等一系列创业服务活动,也都取得了很好成效六是返乡创业带动就业成效明显,特别是在吸纳精准扶贫对象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自返乡创业计划实施以来,我市新增返乡创业主体5000余家,带动就业3万余人,其中带动乡村贫困劳动力就业4600多人。广水市对返乡创业人员,特别是精准扶贫对象创业的,实行跟踪帮扶。随县2019年度新增返乡创业达到1140户,三家返乡创业企业被认定为湖北省返乡创业示范项目。上述几个方面的感受,是我通过上午的观摩、下午的交流所感受到的,大家在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还远远不止这些。我希望各地要进一步加强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努力把我市的人社行业扶贫和返乡创业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新的高度。这次现场会,我们把人社行业扶贫和返乡创业两个看似不同的主题放在一起,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和返乡创业工作的有机融合、相互协同,有效衔接、互促互动,把返乡创业当做推动产业扶贫重要抓手,实现返乡创业全面推动,精准扶贫巩固提升,乡村振兴全面开局。只有返乡创业更多,根基更强,才能为就业、扶贫奠定一个很好的基础。当前正处于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又是返乡创业行动三年行动计划的最后一年。我们要在总结成绩的基础上,还必须保持清醒头脑,认真分析这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存在哪些短板?要解剖麻雀、找准短板、补齐弱项,协同抓好人社行业扶贫和返乡创业两项工作。(一)对照政策要求查找政策落实短板。政策是否得到及时、全面、有效落实,是我们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无论是人社行业扶贫还是返乡创业工作,国家、省、市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下一步,我们将对各地人社行业扶贫政策和返乡创业政策再开展一次“篦篦子”式的政策落实情况督办检查。特别是鼓励吸纳贫困人员就业的各项政策,是否实现对符合要求的企业和贫困人员“应补尽补”,这是检查的重点内容。扶贫工作不需要很多创新,重要的是把政策落实、工作落实。政策99%落实了,哪怕只有1%的疏漏,对疏漏的贫困户来讲,就意味着100%的未落实。所以我们不能自我感觉差不多了,政策落实一定要一户不漏,一项不落。对鼓励和支持回乡人员创办领办参办小工厂、小农场、小物流、小电商、小服务等“五小创业”项目情况,我们也要重点关注。(二)对照目标任务查找工作措施短板。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愿望的贫困户和边缘易致贫户的稳定就业、精准扶贫对象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贫困人口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代缴、异地扶贫搬迁户至少实现1人就业、扶贫车间吸纳劳动力就业这些都是硬指标、硬任务,我们要进一步核准工作进度,确保不漏一人。对目标任务还有差距的,要查找工作措施中存在的短板,进一步强化措施,明确责任,尽快按要求完成任务。(三)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查找民生保障短板。贫困人口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代缴工作一定要核准到人,确保一个不漏。精准扶贫公益性岗位要确保安置符合对象人员,发挥托底安置的作用。(四)应对严峻就业形势查找稳就业工作短板。受疫情影响今年就业的压力前所未有,企业吸纳就业能力减弱,周期性失业风险抬头,居民服务类企业大量裁员,这些都是今年就业工作面临的巨大挑战。越是在这样的艰难时刻,越是要做好精准扶贫对象的稳就业工作,防止他们因失业而返贫。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精细化、动态性做好精准扶贫对象的就业工作,通过加大劳务协作有组织输出一批、组织第三产业复工复产吸纳一批、动员投身农业增收一批、鼓励重大项目组织一批、扶持创业创新带动一批、抓好扶贫车间建设家门口就业一批。同时,要细致做好精准扶贫培训工作,切实增强就业培训的针对性、时效性,提高贫困劳动力的就业能力;要全面兑现用人单位吸纳贫困劳动力的就业补贴、培训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扶持政策,使贫困劳动力成为更受市场青睐的香饽饽。(五)对照返乡创业人员需求查找创业服务短板。返乡创业工作在去年的大力推动下,形成了很好的基础和发展势头,我们也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今年的疫情防控,反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我们一定要抓住能人返乡的有利时机,多做“导游",向他们推介本乡本土的政策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优势,推介我市工业配套项目、农业特色项目、休闲养老项目等具有创业空间的投资项目;多做“煤婆”,善于将他们资本、技术、经验同我市的“三城四基地”建设、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之间搭建桥梁、穿针引线;多做“服务员”,抓政策落实,抓服务优化,为返乡创业者提供坚强支撑。对准备返乡创业人员的关切和已返乡创业企业反映的困难、需求,我们要进行汇总分类,有针对性做好政策对接和帮扶。要推动贫困人员自主创业。支持有条件、有能力的贫困人员创办农家乐、小工厂、小农场等经营实体,对贫困人员成功创业、符合政策要求的,要及时兑现相关补贴。当前,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最后阶段。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上来,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抓好扶贫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对照考核目标,以决战决胜、不胜不休的精神状态,用100%的努力攻下最后1%的堡垒,奋力夺取人社行业扶贫的全面胜利。(一)着力抓好问题整改。今年以来,2019年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国家脱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脱贫攻坚大排查发现问题和省委第九巡视组反馈精准扶贫问题陆续反馈,这些问题中,涉及全市人社部门的问题有10个,其中由人社部门牵头负责或直接由人社部门负责解决的问题有4个。针对这10个问题,我们制定了一体化整改工作方案,明确了整改措施清单,进行了责任分工、任务落实,明确了责任单位、责任人。这些问题都是经过多轮帮扶和整改仍没有啃下来的硬骨头,都是难中之难、坚中之坚,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所在,同时问题整改情况也是这次检查考核的主要内容。各地、各单位一定要加紧问题整改,狠抓工作到户、措施到人,精准施策,无盲区、无死角地对账销号;要举一反三,全面排查梳理,推进其他问题的整改,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要查漏补缺、全面检视,从眼前问题中找到根本症结,从源头开展纠正与治理,着力建立长效机制。(二)充分做好迎检准备。省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已经下发了《全省县市区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定量考核指标及解释意见(征求意见稿)》,虽说这还是一个征求意见稿,但考核时间、考核内容、考核指标、考核办法基本已定型。各地要抓紧学习研究,充分做好各项迎检准备工作。一是加强组织保障。各地要按照既定组织领导和工作方案,对照省发征求意见稿,严格检视、自我评分,对存在的短板弱项抓紧整改。要组织相关单位、工作人员的迎检培训,让他们充分了解掌握考核要点,准备好迎检所需准备资料。二是夯实工作基础。各地要进一步做细做实各项迎检准备事项,对需要各村组配合检查完善的资料、需要精准扶贫对象知晓的事项等等,我们要进一步对接,进一步检查完善,不能因为我们的工作虽然做到位了却因细节没有到位而影响到我们的考评结果。三是准备好基础台账、基础资料。基础台账和基础资料,是迎检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各地一定要认真准备,做细做实,数字要准,经得起核查。各项佐证的资料、台账、实际工作数据要做到“三相符”。(三)加大督办、检查、问责力度。人社行业扶贫迎接检查考核的主战场在县市区。各地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强化工作责任,确保人社扶贫各项工作政策落实、过程扎实、工作务实。下一步,市局各工作专班、各相关单位将进一步加大指导、检查、督办力度,定期通报进展情况,对检查中存在相关问题,及时下达提醒函、督办函,实行跟踪督导。同志们,打好人社行业扶贫收官之战,推动我市返乡创业工作上台阶上水平,这是当前全市人社部门肩负的两项重要使命。今年以来,全市人社部门团结战斗、顽强拼搏,打赢了抗疫阻击战,彰显了人社精神;疫后重振期间,全市人社部门扛鼎担责、主动作为,积极应对疫情冲击,稳就业、保民生,彰显了人社担当。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振奋精神、再鼓干劲,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拼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干劲,全力做好这两项工作,为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随州人才双创超市,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或单位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过后台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1. 本文稿内容较多,请先下载后再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 为防止用户资源被随意传播,本站部分文稿需要会员才可阅读或下载,请予谅解与支持!
3.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仅作为参考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范文参考 >随州市人社局局长:在全市人社行业扶贫暨返乡创业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