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县长关于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感悟

分类:心得体会 时间: 2025-10-24 08:51:00 浏览: 作者:小编

 

副县长关于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感悟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体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这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和理论武装。下面,我结合分管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就如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谈几点认识和体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贯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核心理念,深刻阐明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为我们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这些重要论述,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和战略定力。作为基层生态环保工作的具体执行者,我们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守护好XX镇的绿水青山。

一、在学深悟透中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自觉做“两山”理论的坚定信仰者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生态环境保护,首先要解决的是思想认识问题。只有从思想深处真正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才能在行动上做到坚决和自觉。

要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过去,一些同志存在一种片面认识,觉得抓环保会影响经济发展,认为环保要求严了,企业就活不下去了,项目就引不进来了。这种把发展和保护对立起来的观点,是短视的,也是不符合新发展理念的。XX镇的实践反复证明,优良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一种稀缺资源,是吸引高端要素、发展高端产业的重要优势。这几年,我们先后拒绝了3个可能对水源地造成污染的工业项目,当时有人不理解。但正是因为我们守住了生态底线,才成功引进了投资近2亿元的XX高端民宿集群项目和XX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这两个项目不仅自身是绿色的,还带动了周边近百户村民通过开办农家乐、销售农产品等方式实现增收。这充分说明,抓生态保护和抓经济发展本质上是一致的,良好的生态能够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增色。

要深刻认识到,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民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盼越来越强烈,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已经成为衡量幸福生活的重要标准。我们抓生态环保,就是要回应群众的期盼,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比如,前几年群众反映强烈的XX河道黑臭问题,我们下决心投入超过3000万元进行综合整治,清淤疏浚、建设生态护岸、配套污水管网。如今的XX河,水清了、岸绿了、景美了,成了大家休闲散步的好去处。这就是最直接、最普惠的民生工程。我们必须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让全镇人民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文稿预览结束,查看原文请点击下方加入会员全站免费下载
1. 本文稿内容较多,请先下载后再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 为防止用户资源被随意传播,本站部分文稿需要会员才可阅读或下载,请予谅解与支持!
3.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仅作为参考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心得体会 >副县长关于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感悟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