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心得体会

分类:心得体会 时间: 2025-07-09 15:54:21 浏览: 作者:小编

 

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心得体会

 

增强社会保障公平性、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扩大基础民生服务普惠性、提升多样化社会服务可及性……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围绕解决人民群众在民生保障方面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出了4方面10条政策举措。纪检监察机关在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上肩负重要职责和使命,要立足职能职责,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把政策力度更好转化为民生温度。

坚持问题导向、直击民生痛点,《意见》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新时代以来,我国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建成了全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同时也要看到,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民生工作还存在短板和薄弱环节,群众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还有不少亟待解决的急难愁盼。从解决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参保问题,到加强低收入群体兜底帮扶,再到大力发展“一老一小”普惠服务……《意见》精准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诉求,提出公平、均衡、普惠、可及四大原则,统筹解决群众反映强烈、迫在眉睫的民生痛点问题和长期积累、复杂难解的民生堵点问题,系统擘画了新征程民生建设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为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注入强大动力。

对于纪检监察机关而言,群众急难愁盼有哪些,监督执纪执法的着力点就在哪儿。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要求,深化运用群众点题机制,指导各地选择民生痛点难点因地制宜开展整治,让群众可感可及。这就要求纪检监察机关站稳人民立场、坚持问题导向,把群众“忧心的事”当作“牵挂的事”。一段时间以来,各地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突出群众关切“点题”,找准找实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具有共性的突出问题。无论是推动“校园餐”成为“放心餐”,还是督促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纪检监察机关始终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以“小切口、近距离、常态化”的整治,解决“小问题”、守护“大民生”。

推动解决急难愁盼,把群众的“问题清单”转化为“满意清单”,必须压紧压实责任,督促责任主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要牵住主体责任“牛鼻子”,立足“监督的再监督”,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紧扣堵点、难点,跟进监督、全程监督、精准监督,督促有关部门切实解决问题,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回音、有落实。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往往涉及多部门、跨层级,有些甚至是难啃的“硬骨头”。纪检监察机关要做实做细监督推动工作,让多部门、跨层级同题共答、形成合力,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难点,以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变化回应群众关切。

文稿预览结束,查看原文请点击下方加入会员全站免费下载
1. 本文稿内容较多,请先下载后再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 为防止用户资源被随意传播,本站部分文稿需要会员才可阅读或下载,请予谅解与支持!
3.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仅作为参考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心得体会 >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心得体会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