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篇)党史之新民主主义时期党课讲稿汇编
蓝秘书专业系列462(15篇)党史之新民主主义时期党课讲稿汇编
2021年5月
目 录
山东大学吴凡:
从“中间道路”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1
张泽军: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中不断汲取智慧和力量 8
马丰胜: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中汲取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9
刘涛:
弘扬新民主主义革命精神奉献新青海建设新征程 10
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党的建设教研部副教授郭岩:
坚持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制胜法宝 11
张文魁:深入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以务实举措全力推动人民
政协工作 14
扬州大学王海涛:
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5
张智文: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启示 19
重庆工商大学宋明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建党的发展脉络及其启示 22
江西省社会主义学院肖淑萍: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凝心聚力的经验与启示 33
梅长青: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党内凝聚力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41
张黄元:
以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启示赓续精神血脉 践行初心使命 53
王光鑫、陈坚:
怎样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经验与启示 54
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史亚鑫:
中国共产党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 57
朱文浩、朱西周:
重要历史关头的“大局意识” 59
从“中间道路”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论中间党派的历史性转折(1945年—1948年) 山东大学 吴凡
“民主党派”一词现今是我国八个民主党派的特指称谓。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般用中间党派、中间势力等代指活跃于国共两党之外的“第三势力”, 直至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首次提到“民主党派”,指那些不依附于国民党且为争取民主而斗争的党派,这一政治术语逐渐得到各中间党派的认同并开始广泛使用。1949年9月,周恩来在政协一届一次会议中指明参加政协筹备会的十四个党派单位的决定标准是:在1948年“五一”前就建立了组织或已开始建立组织,并很快响应了“五一”号召的。这事实上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民主党派的一种官方界定,表示从1948年5月5日响应“五一”口号那天起,中间党派真正从中间道路转向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实现历史性转折。
面对中国该往何处去的历史课题,中间党派在政治立场上主张“调和国共”, 既反对国民党的一党独裁,也不赞同共产党的革命道路,要求以和平的方式进行社会政治改良运动,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他们由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同这些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组成,具有阶级联盟的性质。以由“三党三派”发展而来的民盟为例,其内部组织成分十分复杂,客观上既有楚图南、周新民等中共地下党员和李相符、田一平等“党盟交叉同志”,有以沈钧儒、史良、胡愈之为代表的“亲共左派”,也有以张东荪、罗隆基为代表的“中间路线”倡导者,还有以青年党、国社党为代表与国民党较为靠近的右翼分子。抗战胜利之初,在相对宽松的民主政治氛围下中间党派迎来了组织发展的黄金时期,不少民主人士纷纷组建新党,如黄炎培、胡厥文发起的中国民主建国会, 马叙伦、王绍鏊发起的中国民主促进会,以及许德珩创建的九三学社等,而此前建立组织的中国致公党、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第三党和中国民主同盟也在此时更名、改组、确立新的斗争策略,提出自己的建国方案;重庆政治协商会议期间,国共两党正式承认了民盟作为中国第三大党的地位,会上民盟与共产党相互配合达成和平民主“五项决议”;直到1947年11月,情况急转直下,中国民主同盟被迫宣布解散组织,标志着中间党派的发展跌落谷底;此后各中间党派转入地下,进入缓慢恢复期。
2. 为防止用户资源被随意传播,本站部分文稿需要会员才可阅读或下载,请予谅解与支持!
3.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仅作为参考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公文汇编 >(15篇)党史之新民主主义时期党课讲稿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