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10月新质生产力文稿汇编(51篇)

分类:公文汇编 时间: 2025-10-21 10:38:26 浏览: 作者:小编


 

健全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举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多篇著作对发展新质生产力进行深刻论述。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创新,既包括技术和业态模式层面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健全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提供科学有效的制度保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改革课题。

近年来,我国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新三样”、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等产业快速发展,在全球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同时,也面临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的新任务和新要求。相较于传统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不同的内在要求,不能延续技术跟随和低水平竞争的做法,要避免形成高技术但低效益、低附加值的发展模式。特别是未来产业发展高度依赖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如果创新资源分散化、碎片化将损害创新的溢出效应。为此,需健全相关体制机制,因地制宜优化生产要素配置,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

促进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和品牌化升级,因地制宜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很多传统产业是攸关百姓衣食住行的民生行业,是人民群众消费从“有没有”向“好不好”升级的重点所在。多数传统产业都有很大升级空间,应加大对传统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的政策支持力度。完善传统产业绿色发展标准,推动绿色降碳关键领域重点行业提档升级。增强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等维护市场秩序,加快培育知名品牌。

通过市场机制加速优胜劣汰和资源重组,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一大批新兴产业孕育成长,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因其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2023年末,全国共有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5.3万个,较2013年的2.7万家增长近1倍;实现营业收入22.5万亿元,较2013年的11.6万亿元增长近1倍。但也有些新兴产业尚面临企业良莠不齐、低水平价格竞争和内卷严重的问题,需要引导低效率企业及时退出市场,恢复正常的行业竞争态势。与未来产业可进行前瞻布局不同,很多新兴产业已获得普遍发展,应依靠市场机制而不是行政手段实现优胜劣汰。例如,及时提高产品质量和环保标准,在政府采购、“两新”等政策中明确支持优质供给的方向,优化地区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实现因地制宜发展。

文稿预览结束,查看原文请点击下方加入会员全站免费下载
1. 本文稿内容较多,请先下载后再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 为防止用户资源被随意传播,本站部分文稿需要会员才可阅读或下载,请予谅解与支持!
3.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仅作为参考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公文汇编 >2025年5-10月新质生产力文稿汇编(51篇)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