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刊文稿汇编(17篇)(20250318-0320)

分类:公文汇编 时间: 2025-04-01 11:18:10 浏览: 作者:小编


 

把握融媒体发展机遇 深入推进红色基因传承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葆政治本色的生命密码,是中国共产党担负历史使命的动力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红色基因的传承,在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到访革命纪念地,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反复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伴随着信息社会不断发展,新兴媒体影响越来越大,互联网成为人们尤其是年轻人获取信息的主渠道,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我们要准确认识和把握媒体融合发展规律、融媒体时代的机遇挑战,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故事讲述好、红色基因传承好,让中国共产党血脉永续、革命传统精神永存、红色江山根基永固。

推进红色基因传承的历史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极具代表性的优秀文化,要不断丰富和发展红色文化的表现形式,深入研究红色基因蕴含的丰富思想和精神资源,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融媒体时代,科技赋能媒体,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传播的渠道平台日趋多样化,为红色基因传承带来发展机遇。

海量化内容,营造舆论强势。无论媒介形态如何变革,内容始终是信息传播最核心、最基础的要素。传统媒体环境下,红色文化传播阵地主要是党报党刊等主流媒体,受版面、发行量等因素限制,信息内容生产效率低、辐射范围小、传播速度慢,难以满足广大受众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融媒体时代,新媒体以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支撑,可以对海量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处理,具有信息快速生成和全天候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红色文化产品的生产效率。同时,用户发布、参与讨论,传播主体多元化,极大推动了红色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让红色文化传播范围更加广泛、速度更加快捷、效果更加显著。

多元化形态,丰富表达方式。信息载体形式是影响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传统媒体环境下,红色文化的传播往往只是单一的文字或图像,对受众群体来说,其单向式、静态式的传播形态显得枯燥乏味,不易激发受众兴趣。融媒体时代,内容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可以将原本抽象的红色基因变得更加生动、立体、形象,更易被受众尤其是青少年所接受。随着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等技术的发展与运用,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融合,给受众带来沉浸式、跨时空的全新体验,推动红色文化“动起来”“活起来”,为红色基因的传承开辟了全新路径。

在线下载列表
开通【VIP会员】全站免费下载
  • 立即开通
  • 1. 本文稿内容较多,请先下载后再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 为防止用户资源被随意传播,本站部分文稿需要会员才可阅读或下载,请予谅解与支持!
    3.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仅作为参考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公文汇编 >党刊文稿汇编(17篇)(20250318-0320)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