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时期要加快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

分类:综合其他范文 时间: 2025-02-02 10:00:05 浏览: 作者:小编

 

“十五五”时期要加快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是一种以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技术资本为重要投入要素的实体经济形态,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政府工作首要任务,自然地要求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物质基础的产业体系建设具有现代性特征。具体地说,就是其内涵应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投入属性,发展应具有面向未来的先进性,布局形式应具有一定程度的虚拟集聚性和融合性,组织形式应具有适应数智经济要求的扁平化特征,等等。实践证明,密集地含有人力资本、知识资本与技术资本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我国“十五五”规划应把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未来支柱产业发展的重大任务抓好抓实,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为长期稳定增长增加动力引擎。 

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发展的必备条件。一是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投入与深化的力度。理论上,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聪明的大脑”和“起飞的翅膀”,能够为制造业部门引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知识的生产及其物化过程,在专业化分工体系中是由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承担的,因此生产性服务业把社会中日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导入商品和服务生产的过程,实际上就构成了这些资本进入生产过程、形成现实生产力的通道。因此,依靠传统的资本和劳动投入的方式已不足以支撑生产性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而要加大以信息与通信技术设备、计算机软件为主的数字经济类资产和以研究与试验发展为主的创新驱动类资产形成的新型资本投入。 

二是解决组织内部化问题。生产性服务业具有中间需求性投入品特征。在生产分工尚未实现专业化发展的阶段,生产性服务部门往往内部化于制造业部门,是隶属于制造企业的职能机构,譬如研发、营销和物流部门。制造企业在这些内部化部门中“生产”具有服务性质的中间投入品。这也是欧美先进工业化国家发展历程中,适应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活动的必要举措。随着全球价值链贸易的发展,全球产业分工不断深化,激烈的国际经贸竞争驱动跨国集团公司开始按照全球价值链治理和比较利益原则,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产业链供应链的战略性重新配置,进而促进了中间品投入厂商和生产性服务业的独立化专业化发展。因此,必须破除以往制造企业根深蒂固的“大而全、小而全”思想,改变企业自我服务的产业链模式,促进外部生产性服务业的充分竞争,在信用、成本、效率、质量和类型等方面满足市场上潜在规模巨大的高质量生产性服务需求。 

在线下载列表
开通【VIP会员】全站免费下载
  • 立即开通
  • 1. 本文稿内容较多,请先下载后再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 为防止用户资源被随意传播,本站部分文稿需要会员才可阅读或下载,请予谅解与支持!
    3.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仅作为参考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综合其他范文 >“十五五”时期要加快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