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度型开放推动经贸合作新发展

分类:综合其他范文 时间: 2025-02-02 10:00:05 浏览: 作者:小编

 

以制度型开放推动经贸合作新发展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制度型开放,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破解阻碍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结构性难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 

高水平对外开放是适应全球化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开放促进生产要素全球流动,提高世界资源配置效率;开放提升国际分工水平,推动各国生产力发展;开放延伸及拓展市场边界,促进国际贸易投资增长。近几十年来,世界主要国家通过降低关税、减少非关税壁垒等手段促进商品及生产要素全球流通,世界各国开放合作不断深化,全球化快速发展,2023年全球出口总值达到23.8万亿美元。与此同时,世界发达国家关税平均水平已降至5%左右,我国关税总水平已降至7.3%。进一步通过降低关税等传统手段促进开放合作的政策空间在缩窄,世界各国必须推动更高水平的开放,当前世界主要国家也在加快调整对外开放战略。作为全球经贸大国,中国与外部深度融合,中国不仅是全球化的参与者,而且是全球化的建设者、推动者,中国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既是基于改革开放新要求的现实诉求,也是适应新型经济全球化大势的客观选择,既包括开放范围扩大、领域拓宽、层次加深,也包括开放方式创新、布局优化、质量提升。中国经贸大国地位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也将通过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建设经贸强国。 

推进制度型开放是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点。高水平对外开放就是要超越关税等传统的开放政策,更多实施促进国际合作深化的增量开放政策。新的开放政策体现为更高规则和标准,体现为更高效的规制和管理,这些本质上都属于制度范畴,因而,推进制度型开放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以前世界各国开放更多强调降低商品服务的价格和关税,未来关注的就不仅仅是价格和关税,还要关注生产产品和服务的环保制度、知识产权制度、劳工制度、政府采购制度、要素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内容。世界强调关税趋同的同时,也强调生产商品和服务的制度环境的趋同,制度趋同客观上要求一个国家生产产品和服务的制度要和其他国家的相同或者相似,本质上就是制度型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制度型开放列入新时期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内容,强调在产权保护、产业补贴、环境标准、劳动保护、政府采购、电子商务、金融领域等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 

在线下载列表
开通【VIP会员】全站免费下载
  • 立即开通
  • 1. 本文稿内容较多,请先下载后再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 为防止用户资源被随意传播,本站部分文稿需要会员才可阅读或下载,请予谅解与支持!
    3.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仅作为参考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综合其他范文 >以制度型开放推动经贸合作新发展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