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然大悟”No8:领导当起了老好人…
本系列文章将从分享李喜群老师主编的一本书开始,通过一点一滴的知识讲解,让你对机关生活更有体验、快增经验,助你少走弯路。
本系列文章为“键盘敲击”辛苦而成,为“”公众号整理首发。编辑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错误,望读友们指出,共同学习成长。
该开口时就开口
——谈遇到领导当老好人时怎么办
一些领导为了追求所谓的领导艺术,常常是遇到矛盾绕着走,碰到“石头”躲开走。在一些原则问题上,要么是和稀泥、打哈哈,一副“弥勒相”,两而充好人。要么就是充当“变形金刚”,该拍板时不拍板,该表态时不表态。遇到这样的领导,机关干部应当怎样做呢?
领导这样做的本意是想求得事事“圆满” , 但由于处处回避矛盾,反而弄巧成拙,造成同志之间互相猜疑,互相设防,隔阂很深,意见很大。严重削弱了单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如有的领导遇到了违反纪律的人和事,搞无原则的下不为例,一味进行庇护。对有损部队形象的言行,不批评不制止,听之任之,完全把自己当成了地地道道的局外人。有时为了迎合群众的情绪,对组织决定了的事情还说说讲讲,发表一些消极言论,以显示自己和群众“打成一片”。临到自己该冒风险承担责任的时候,则又“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老好人”。一事当前,先考虑个人的荣辱得失和进退走留。
作为机关干部,主要任务就是做沟通领导与基层、领导与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贯彻领导意图,反馈基层信息。一旦在工作中遇到了诸如以上那些容易犯好人主义毛病的领导,我们该把握一个什么样的尺度,才能既不违反原则,又能得到领导的认可呢?
首先,要尽职责,补好台。总的讲,领导者一般都具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丰富的机关、基层经验,有深厚的社会阅历和较强的领导艺术。在对某一个人或某一件事进行处理时,即使一人、一事、一时存在“老好人”的现象,但也不能因此而把某个领导喻为“老好人”。要辩证的分析和处理问题,多从事情处理的过程、结果上看方式方法和危害,不能因为领导在某一个人或某一件事上做了“老好人”,自己就斗志全无,也跟着当老好先生。一般情况’ F ,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且影响范围不大的事,不要当面提出异议;即使有些问题基层部分官兵意见较大,反映较为明显,一般情况下也不应立即发表与领导不一致的言论,但事一下可以做一些及时有效的补台工作。例如,陪同领导下去检查工作,发现不少问题,领导可能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直接指出来。但作为陪同领导下去检查指导工作的机关干部,要利用适当时机,把发现的问题和领导的评价传达给下面,同时说明领导没有直接提出批评的用意。尤其是我们不能站在一边袖手旁观,看领导的“笑话”。对于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领导不讲,我们抓具体工作落实的人还是要讲,必要时,还应将有关情况逐级向上反映。
其次,要尽其能,补好位。每一位领导者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有的领导具有较强的组织指挥才能和专业特长,但不擅长语言表达,把握不好表扬与批评的艺术;有的领导不能摆脱庸俗的乡情、战友情等狭隘的思想观念,感到当面批评他人,于事不于情,面子上抹不开:有的领导感到自己进退走留己在眼前,信奉“少得罪一个人,多留一条路”的信条,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等等。也正因为如此,有的领导对工作生活中的一些人和事,表扬的多,批评的少;和稀泥的多,坚持原则较真碰硬的少;明哲保身迁就照顾的多,旗帜鲜明扶正祛邪的少。然而,而对这类情况,作为部属,不但要积极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更重要的是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进行补位。尽可能的弥补领导的不足或过失,减少好人主义对部队风气和部队建设造成的危害。例如,当陪这种栽花多,挑刺少的“老好人”到基层检查指导工作时,要积极主动了解情况、掌握情况,尽可能的站在领导的高度对检查情况进行归纳、分析、总结,提出衷恳的意见和建议,并主动请示所陪同的领导对检查的情况进行讲评,最后再请领导作指示。一般情况领导会同意请示,安排你先进行讲评,并恰如其分地对讲评的内容予以肯定。
第三,选择时机,“说长道短”。工作生活中,不可避免有那么极个别领导,由于事业心、责任感淡化;由于受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把个人需要和个人利益放在组织原则之上。信奉好人主义哲学。工作生活中,不能很好地坚持对的,反对错的,怕坚持原则批评处理他人,影响上下级关系,怕在民主评议中丢了选票等等。对于这样一些领导,我们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听之任之,应旗帜鲜明地予以帮助,该开口时就开口。
第一,以诚取信,直言不讳。俗话说:“心诚则灵”。与领导交换意见看法,必须诚恳,不能抱有偏见。对于能够积极听取部属意见的领导,可以直言不讳,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有话讲在当面。不能夸大事实,更不能无限上纲。要尽可能的做到就事反映情况,把具体事情及全过程告诉领导。也可以把群众的意见和看法原汁原味的直接反映给领导,进行提醒。
第二,巧譬善喻,引故而发。领导者多知书达理,才识渊博,善解人意。但有时直接给领导提意见,领导不好接受,假若措辞不妥或方式方法不当,还可能会造成误解。为此,当我们想给领导以提示时,不妨把你要讲的意思用历史典故表白一下。这样领导就会一挑就明。
第三,人情入理,情理相济。这里的“情”主要指领导的心情,事物的情理。在生活中常有此类情况,同是说理,效果却大不一样,有的使人拂耳难入,有的使人茅塞顿开。经验表明,给领导提意见,要尽可能的做到人情入理,由情及理。假若领导此时心情非常不好,此时你不是先分忧解愁、消闷开心,上来就给领导提意见,从常理上讲谁也不高兴,谁也听不进去。这叫火上浇油,反之亦然。倘若领导此时心情比较高兴,这时候你提意见,那效果一般会不错。
第四,把握分寸,见好就收。作为部属,要积极维护领导的威信,树立正确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对领导的看法,不能不分场合,不分时机的说长道短,横加指责。在公共场合,领导做的对与不对,一般都不宜当场提出异议。即使领导让你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意见,也要视情对领导的意见看法进行补充,不能当面与领导唱反调,发表有损于领导形象或威信的意见。
总之,领导做老好人,有各种各样的情况,作为参谋助手,要注意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
“在看”
2. 为防止用户资源被随意传播,本站部分文稿需要会员才可阅读或下载,请予谅解与支持!
3.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仅作为参考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写作金句 >“恍然大悟”No8:领导当起了老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