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宣传部关于近三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分类:计划总结 时间: 2025-09-23 14:36:58 浏览: 作者:小编

 

县委宣传部关于近三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自2023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始终坚持以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密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系统性、战略性、前瞻性地推进全县精神文明建设迈向更高水平。通过持续深化思想引领、扎实推进文明创建、全面优化文化供给、大力破除陈规陋习,文明之风已吹遍古称“X”的城乡大地,为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提供了丰润道德滋养。现将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的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坚持思想引领,筑牢乡村振兴之“魂”

我县始终将思想政治引领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定盘星”与“压舱石”,通过构建多维度、广覆盖、深层次的理论传播体系,确保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一)构建立体化理论传播矩阵,让党的声音“声”入人心。我们成功打造了覆盖全县的“云广播”智慧传播平台。该平台网络遍及全县21个乡镇(街道)的296个村(社区),共部署1500个广播终端,实现了行政村覆盖率100%。通过设定每日12时和18时两个黄金时段进行定时播报,内容涵盖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倡议、金融防诈骗知识、农业科技信息等,将理论宣讲与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无论是公园广场的休憩人群,还是田间地头的劳动者,都能即时接收到权威、准确、鲜活的资讯,使“云广播”成为基层思想文化宣传的主阵地,真正打通了理论武装“最后一公里”,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

(二)创新大众化理论宣讲模式,让理论武装“活”起来。我们深知,理论宣讲的生命力在于其吸引力和感染力。为此,我县积极探索群众喜闻乐见的宣讲方式,推动理论宣讲从“文件化”向“文艺化”、从“课堂式”向“沉浸式”转变。在X瑶族乡,我们组建了由本地德高望重长者和青年骨干构成的理论宣讲人才库,他们运用亲切的本地方言,将深奥的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家常话,有效提升了基层干部群众的接受度。在X镇,青年宣讲员以轻快活泼的快板书形式,生动解读全国两会精神,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在X镇,文艺志愿者们更是将本地脱贫攻坚的典型事迹改编成小品、地方粤剧等艺术形式,让乡亲们在欢声笑语中深刻领悟党的惠民政策,感受身边发生的巨大变化。这种“乡音+故事+文艺”的多元化宣讲模式,极大增强了理论宣讲的亲和力与实效性。

文稿预览结束,查看原文请点击下方加入会员全站免费下载
1. 本文稿内容较多,请先下载后再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 为防止用户资源被随意传播,本站部分文稿需要会员才可阅读或下载,请予谅解与支持!
3.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仅作为参考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计划总结 >县委宣传部关于近三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内容仅供学习,如需复制请赞助会员,赞助后即可全站范文免费复制!


赞助会员请点击:开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