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07/25 15:11作者:人气:
坚定不移抓好干部教育培训,是加快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能力的重要依托。当前,还存在干部高质量培训需求与优质培训资源不足的矛盾。要与时俱进,在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形式载体、拓宽培训路径上精准发力、纵深推进,不断增强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着力提升干部理论教育培训的实效。
注重能力、突出实战,学用贯通务实效。提素质、强能力是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职责。突出干部在教育培训中的主体地位,在制定培训计划、设置培训项目、检验培训质量时,应当立足实际、锐意创新,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将干部能力素质培养提升贯穿始终。以组织需求和岗位需求为主导,兼顾干部能力刚需,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打造教育精品课程,做到去粗取精、精益求精,力求饱满严谨、重点突出,精准配置教育供给产品。实践是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载体。要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围绕中心工作,注重运用典型案例加强实战化培训,运用情景模拟、桌面推演、工作复盘等方法,避免教、学脱节,引导干部加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改造,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让干部在实战操练、情景演练、应急训练中学习如何处理问题、化解矛盾、防范风险,具备胜任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知识能力、履职本领,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
分类分级、全面覆盖,因材施教重实效。干部教育培训有其规律和特点,应当充分考虑所处时代、受众需求和接受层次等因素。积极适应当前干部学历高、思想活、变化快的新特点,不能搞“一锅煮”“大杂烩”,应当采取生动鲜活、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教育培训的普遍性要求与不同类别、不同层级、不同岗位干部的特殊需要结合起来,增强针对性,确保全员培训。通过综合运用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访谈式以及行动学习、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做到系统讲解、专题讲授、互动讨论有机结合,推动教育由平面传递向立体展现、单项灌输向双向互动、抽象说教向形象感化转变,着力增强学习培训效果。要积极开辟育人场域,用好“五四”“七一”、国庆、烈士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现场观摩学习等方式,把更多旧址旧居转化为课堂,把实物史料转化为教材,使教育培训既灵活多样又扎实有效,真正让干部在深度参与中受益。
与时俱进、整合资源,载体延伸出实效。干部教育培训是一个常抓常新的课题,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实践发展,做到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发挥互联网的突破时空限制、即时交流互动、覆盖领域广泛的特点,有效弥补传统教育培训的短板。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用好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的理念和技术手段,打破以往教育的单一性、局限性,坚持线上线下同步推进。要主动顺应自媒体传播快、受众广、影响大等特点,通过开通干部教育门户网站,充分运用官方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客户端、微博、短视频等网络平台,将优质教育课程和音视频作品分类筛选、整理加工、推介推送,把握好时机、尺度与效果,让干部爱看爱学、产生共鸣。特别是实施过程中,也要同步记录干部反应,搜集干部反馈,在信息互动中不断加强教育培训的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切实提高干部适应新时代、实现新目标、落实新部署的能力水平,不断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
(作者单位:湖南省临湘市委组织部)
学风是决定干部教育培训质量和成效的根本性问题。做好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必须把端正学风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不断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
学风问题事关党风政风,对干部队伍的作风具有导向作用。当前,干部教育培训学习风气总体是好的,多数干部学习主动性、自觉性都比较强。但也要看到,一些学风不正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干部学习不走心、搞形式,错把培训当放松的机会、休息的“福利”,让培训走形、变样;有的把培训当“陪训”,身在教室心在外,“一人入学,众人看望”,没有做到学而思、学而用;有的培训只求“培训了”不求“训好了”,缺乏培训考核评价机制,让培训“雨过地皮湿”。学风正则作风硬。有效解决“吃喝风”“形式风”“探望风”等问题,需要我们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健全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的长效机制,消除不敢管、不愿管的思想障碍,营造风清气正的学府、激浊扬清的殿堂。
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要坚持把理论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并贯穿始终。延安整风时期,要求学习文件必须“逐件精读、逐件写笔记”,全党在艰苦环境中钻研理论、苦学马列,“吃小米饭,攻理论山”蔚然成风,大大提高了党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新时代理论学习仍需要“攻理论山”精神,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题主线,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组织干部学习掌握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综合运用讲授式、互动式、沉浸式等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增强理论教育的感染力,增进干部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感情认同。
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根本在于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课程要联系实际设,注重对社会现实问题和干部需求的调查研究,科学拟定年度主体、专题班次安排和主训课程。教师要联系实际教,以研究现实问题为重点组织教学活动,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围绕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推进学习深化。教学方式要联系实际用,搭建干部实践锻炼平台,将理论学习和岗位锻炼有机结合,把问题复杂、矛盾突出的岗位作为干部培养的一线课堂。
没有严的措施,就谈不上好的学风。要奔着问题去,深刻认识学风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开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广泛征求各级单位、培训机构、参训学员的意见建议,针对查摆梳理出的问题逐级建立整改清单,实施挂账销号、挂图作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细化责任分工、明确整改时限。盯着问题治,严格学风督查,将全程核查和随机督查相结合,通过直奔现场、个别访谈、线上抽查、查阅报到册、出勤表等方式,严肃查处违规违纪问题、查纠管理薄弱环节,建立完善跟班联络员、交叉检查、量化考核、培训档案管理等制度。向着实效求,健全严管严治长效机制,有针对性地堵塞管理漏洞、制度空隙,坚持治标与治本、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集中整治与完善长效机制相结合,切实用制度管住人、管住事,破解学风问题的反复性、顽固性。
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不是一朝一夕、一劳永逸的事情,要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坚持从严要求、从严管理,营造实事求是、勤奋好学的学习风气,增强干部教育的计划性、严肃性和实效性。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平市委组织部)
《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指出,要突出“关键少数”政治训练,使干部的政治素养、政治能力与担负的领导职责相匹配。在干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项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必须突出抓好政治训练,促进领导干部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保证。
“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牢牢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才能带动“绝大多数”。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要求领导干部要更加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政治能力不是与生俱来、一蹴而就的,必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加强理想信念、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教育,引导领导干部悟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干事创业。
政治能力训练是对思想、行为的训练,要突出思想引领深化认识,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这个铸魂工程,把“六个坚持”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培训教学安排、教学内容、教材开发的“纲”和“魂”,贯穿领导干部理论学习、教育培训的全过程各方面。要突出分层分类组训施训,深入实施“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计划,探索建立政治能力指标体系、上下联动组训施训,有计划、有侧重地把各项任务和工作面临的政治形势、需要的政治要求,深化、内化、转化到训练中,产生强烈的“物理裂变”“化学反应”。
实践实干是提升政治能力、锤炼政治担当最好的课堂。要充分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教、学、做”合一,教育引导领导干部自觉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要注重在解决实际问题、经历现实斗争考验过程中提升政治敏锐性、锻炼政治鉴别力,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推动训练成果进入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实践,确保干部队伍政治上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公众号
Copyright © 2017-2021 WENGAOHUI.COM 文稿汇(东城米老鼠设计工作室) | 备案号:粤ICP备2023057653号-11
声明:本网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