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1/20 22:18作者:人气:
在长三角企业文化建设交流合作论坛上的致辞(摘要)
非常高兴应邀参加今天的论坛,见到很多老朋友,又结识很多新朋友,对我们来说,就是要不忘老朋友、结交新朋友、永做好朋友。大家都知道,把企业发展好,很不容易;把企业文化建设好,也不容易。一般而言,文人崇尚重情重义,商人讲究有舍有得,既是“文人”,又是“商人”,做到义利兼顾、富而思进,就是了不起的“高人”。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同样也是一个城市、一个企业的灵魂。一个企业再小,有文化就有生气,总能让人钦佩;一个企业再大,没文化就没底气,难免令人惋惜。当然,企业文化建设需要把文化与企业紧密结合起来,有人说,如果离开企业讲文化,就叫“魂不附体”;如果离开文化讲企业,就叫“灵魂出窍”。
众所周知,企业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但是创新文化,是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自主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爬坡过坎、发展壮大的根本。企业如果不创新,辉煌的“故事”,可能会变成衰落的“事故”;文化如果不创新,宝贵的“遗产”,可能会变成永远的“遗憾”。由此可见,发展企业、建设企业文化,无论如何都要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
第一,创新文化成就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文化驱动创新。实践反复证明,小创新小发展,大创新大发展,不创新难发展。合肥许多企业的创新文化让人印象深刻。比如,新能源汽车的网红者蔚来、领军智能语音产业的科大讯飞、可穿戴设备全球出货量第一的华米科技、打破平板显示国际垄断的京东方、引领动力能源发展的国轩高科等等,他们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视创新如生命、抓创新像拼命”,以创新撑起合肥“芯屏器合”“集终生智”的现象级产业地标,挺起了中国企业自立自强的不屈脊梁。有人说,敢创新的企业不一定能赢,但不创新的企业迟早会输。我们由此感到,对于企业而言,这动力那动力,创新才是企业第一动力;这文化那文化,创新文化才是企业第一文化。
第二,创新文化塑造生态。大家都知道,曾经名不经传的合肥,近年来因科技而兴、因创新而进,从过去“砸锅卖铁”拥抱中科大,到今天“争分夺秒”建设大科学装置集中区;从“真金白银”投资维信诺、蔚来等企业,到“真抓实干”实行12个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创新的基因不断传承,创新的脚步从未停顿。对于创新的事,我们并不紧盯着“挣钱”,也不图一味“省钱”,只要是“值钱”的,我们都舍得“花钱”。正是这种抓学习如饥似渴、抓创新如痴如醉、抓发展如坐针毡,让合肥成为创新要素聚集的高地、创新企业发展的福地。目前,合肥拥有133名院士,与21家大学大院大所共建26个创新平台。特别是今年以来,57家知名企业总部落户合肥,新上市和过会企业达15家、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高新技术企业呈井喷之势,全年有望超过800家,战新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55%。合肥已经日益成为“养人的地方”“创新的天地”,创新已经成为合肥最大标识、最大动能和最大潜力。合肥也从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正在成为新发展阶段的“商家必争之地”。
第三,创新文化创造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当下的合肥,原始创新有优势,产业创新有闯劲,融合创新有潜力。我们也深感到,创新是一件难事,但是,越是难干就越是难得,困难与成绩总是相伴相随,困难越大,战胜困难后,取得的成绩就越大,意义也越大,越能鼓舞士气、坚定信心、赢得未来。目前,合肥正在“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撒迎头网、开顶风船,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产业创新为基础,以制度创新为引领,等高对接先发地区,努力做最好的,不是最好就学习最好的,对一切制约创新的藩篱,纵有千难万险也要力争推倒;对一切有利创新的事情,想尽千方百计也要力争做到;对一切勇于创新的人才,踏遍千山万水也要力争请到,做到人人讲创新、事事重创新、处处有创新,让创新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风尚,努力把合肥打造成新时代创新特色更加鲜明的地标城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人生当如彩蝶,间或停憩,勿忘翩跹”。创新如同一次没有终点的长跑,我们愿与大家一起风雨兼程、携手共进;创新恰似一次不断收获美景的远行,我们努力让来合肥投资的企业创新愉快、合作共赢。
巨笔擘画蓝图 集聚优质资源
加快建设面向世界的一流法律服务高地
——在第十五届西部法治论坛暨第七届“治蜀兴川”法治论坛上的主旨演讲
王树江
各位领导、专家、朋友们:
大家好!很高兴参加此次“西部法治论坛暨‘治蜀兴川’法治论坛”,并借此宝贵机会与大家交流“天府中央法务区”建设的相关问题。
在天府新区建设天府中央法务区,是四川省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重要指示和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鸿篇巨制”,由省委省政府统筹部署、省委政法委牵头推进、省法院司法厅等部门共同谋划、律师公证仲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机构一体布局。天府中央法务区以“立足四川、辐射西部、影响全国、面向世界”为目标定位,融合发展多元业态,汇聚全链条、全要素的法律服务、法治教育、法治文化、涉外法治交流等功能于一体,形成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政商学研企”法务资源高度集聚区,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赋能的“法治生态圈”。天府中央法务区从构想到落地,一步步走来,既严谨论证,又高效实施。
一、紧扣“四个题眼”,开启天府中央法务区由“规划起步”向“全面起势”的崭新篇章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新一轮西部开发开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全国正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四川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一带一路”建设正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阶段向深耕细作的“工笔画”阶段迈进,“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正在加快形成,对法治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天府中央法务区建设刻不容缓。但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没有可以直接“照搬照抄”的先例可循、标准可依,由省级层面推动建设更具先行先试、开拓创新的重要意义。要把准方向、解好题、开好局,首要是锁定“题眼”。解读天府中央法务区这个名称,扩展开来就是“天府中央法律服务区”,其中就蕴涵了“这道题”的四个“题眼”。
第一个题眼“天府”,这是天府中央法务区建设的地域优势。天府新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视察、亲自指导、高度关注的国家级新区,同时也是中国(四川)自由贸易区,在此规划建设天府中央法务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其一,天府新区是全国仅有的19个国家级新区之一,也是四川唯一的国家级新区。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天府新区调研指导时指出,“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天府新区以“打造特色鲜明的总部经济企业集群”“加快集聚创新要素”“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等为重点,不断进驻国家级科创中心、行业龙头的高新企业、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以及世界知名企业总部,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端高新产业,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这些产业对知识产权等领域高效法律服务保障的需求十分迫切,法律服务的质量直接影响企业的效益。因此,天府新区产业布局,客观上需要更为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供给。设立天府中央法务区,吸引国际国内知名律师、公证、仲裁、司法鉴定等品牌机构在天府新区落地生根,能够满足相关企业的法律服务需求,吸引更多高新企业落户天府新区,实现各种产业的良性互动。
其二,自贸试验区具有先行先试和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考核评价机制等优势,是与国际投资、贸易接轨的内陆开放门户。近年来,四川省和成都市对外贸易迅速发展。今年1-8月,成都市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4.9%。国际贸易对法律服务的要求高,设立天府中央法务区能够及时形成便利、低成本的多元化“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机制,将有助于“一带一路”建设参与者获得优质高效法律服务。
第二个题眼“中央”,这是天府中央法务区建设的发展平台。“欲近四旁,莫如中央”,天府中央法务区的“中央”就是“四方之中”的意思,与中央商务区一样,是一个城市、一个区域的发展要素交汇点,是四川法律服务的“核心中枢”。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共享”是“五大发展理念”的最终落脚点。在数字化时代,“共享”是基于目前劳动和管理水平之上最有用的效率提升方式。
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在效率提升方面实现了三次跨越:第一次,分工。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开篇就指出劳动生产率的最大提高是分工的结果。第二次,分权。马克思?韦伯提出行政组织理论,分权层级的产生使效率实现第二次跨越。第三次,分利。追求价值创造与收益匹配,最大程度挖掘人的潜能。公众号整理。但是,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绩效影响因素更广,“分工、分权、分利”模式贡献值趋弱,人们已开始通过数字网络整合外部因素,这相当于对传统模式的“跨界打击”,人们要想获得更高效率,就必须进行高效的价值创造,在万物互联的环境下与外部协同,使整体效率最大化,这无疑对要素的集聚提出更高要求。
天府中央法务区这一法律服务“共享中心”,在法律端,旨在促进实现让生产关系的本质变成“分享+共享+互利”,产生社会共鸣,产生“共享”聚合力,实现法律要素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互利”共赢。
第三个题眼“法律”,这是天府中央法务区建设的精准定位。“明君察于治民之本,本莫要于令”,法治作为社会的最大公约数,不仅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更是经济发展的基本遵循和前进指引。在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的当下,更需要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随着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深入推进,因直接投资、民营企业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产生的法律服务需求会更加多样化。
2019年,全省法院审执结各类案件127.16万件,其中,刑事案件9万余件、民商事案件近75万件,执行到位607余亿元。这些仅是进入诉讼的案件统计数据,还不包括大量“非诉”纠纷,每个纠纷背后都有系列法律服务需求,“需求侧”亟需“供给侧”有效对接,以提供更加优质、更加精准的法律服务。近年来,全省法院围绕落实中央、省委和最高法院决策部署,工作思路从“新”到“实”再到“深”,以服务大局、诉源治理、诉讼服务中心、庭审、执行指挥中心、文化建设“六个实质化”为抓手,用最坚决的态度和最硬核的举措及时依法全面平等保护各方合法权益,回应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有效促进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但当前司法机关、司法行政服务机关和法律服务机构分散布局的状况,不利于获得集聚效应,不利于人民群众及时获得优质法律服务。在我看来,天府中央法务区是一个推动四川法治建设的全“新”载体,所构建的“以司法和司法行政服务”等为核心的“法治生态圈”,将借助集聚效应形成有效网络,带来更强的溢出效应,待到“实”质化运行,必将形成法治建设的“主干”,发挥法治引领辐射作用,“深”化四川法治进程。据部分法律产业研究机构调研预测,2022年我国法律服务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通过设立天府中央法务区,筑巢引凤聚集优质资源要素,在实现我省服务业产业升级的同时,也能促进周边产业发展,有效拉动就业。
第四个题眼“服务”,这是天府中央法务区建设的根本宗旨。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就是要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我理解,第一,要努力达到理想的公平正义状态;第二,要让人民群众切实感知;第三,要搭建起二者沟通的坚固桥梁。“下流壅则上溢,上源窒则下枯”,只有法令畅通,人民才能恪守法令,达致社会安定。天府中央法务区,犹如公平正义状态与人民群众主观感知相互连接的“流量传输器”,通过高端聚合、创新活跃,全方位、全链条的法律服务,增强服务的科学性、前瞻性、预见性,全面加强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多点链接、多维互动、多屏共振”,在相融互促中助推法律服务供给水平提档升级。“法律的权威源自于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培育全社会的法治信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
法治信仰的培养,不仅要靠一个个司法案件建立起法治的权威,比如德国波斯坦磨坊案和中国自己的“磨坊案”,还要靠法治生态圈的营造。天府中央法务区正是向人民群众集中展示“四川法治生态圈”、树立司法权威、传递公平正义的又一标志,将是代表四川法治的“新磨坊”。需要通过天府中央法务区建设真切让人民群众感知专业法律服务的“保驾护航”,感悟先进法治文化元素高效融合的“春风化雨”,感受“每一个案件”中的“公平正义”。
二、溯本“四大起源”,探寻天府中央法务区从“宏观构想”到“精准实施”的实现路径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梳理与天府中央法务区建设相关的古今中外“简史”,有利于我们在谋篇布局、科学部署中更好地赓续过往、胸怀全局、精准发力、着眼长远。
论古:古代“和”文化是天府中央法务区建设的历史本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国‘和’文化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和心善的道德观”。“和”文化随时代脉搏而跳动,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从孔子的“和而不同”、孟子的“地利人和”,到王阳明的“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近代思想家谭嗣同的“通和”,现代哲学家张岱年先生提出的“兼和”等等,贵“和”精神、重“和”取向鲜明极致。“兼赅众异而得其平衡,富有日新而一以贯之”,“和”不仅体现了多样性的有机统一,而且是一种在创新发展中的动态平衡。因此,“一带一路”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无不蕴含了“和”文化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这种“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是中华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
同样,天府中央法务区所构筑的“法治生态圈”,文化逻辑基点源自中华“和”文化,寓“和”于法、以法促“和”。进一步讲,天府中央法务区的核心精神就是“兼容并蓄”,通过有效聚集各类法律服务机构和法律人才,集聚个体智慧,将过去个体与社会高速发展进行孤独博弈的“能人模式”——“取人以能”,升华为相互需要、相互激荡、相互促进的“集和模式”——“赋人以能”。天府中央法务区承载着四川对古代“和”文化的现代解读、传承继受、守正创新,具有严谨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是我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谈今:现今法律资源储备是天府中央法务区建设的有力保障。四川作为天府中央法务区的地域载体,具备法律服务产业规模大、发展快、素质高、门类齐的比较优势,具有法律服务资源富集的保障优势。司法机关方面,全省法院、检察院共计424家,是全国法院检察院数量最多的省份。全省法院去年受理案件和审执结案件数均居全国第6位。律师业方面,全省现有律所1539家,执业律师2.3万人,去年律师业务收入48.8亿元。其中,成都律师总量居全国第四、中西部第一。在《钱伯斯》《ALB》等国际权威评级机构名录中,已上榜的中国顶级律师事务所有28家落户成都。公证业方面,根据中国公证协会最新通报,我省公证机构数及办证件数均排名全国第一,公证业务收费排名全国第二。同时,组建了国内首家知识产权公证保护中心和首个涉外“双创”人才公证自助服务平台。鉴定业方面,拥有全国唯一一家已通过AABB(美国血库协会)、CAP(美国病例专家协会)等国际权威机构认证的司法鉴定所和首个亚太地区国际血液鉴定认证的司法鉴定机构。
说中:国内蓬勃发展态势为天府中央法务区建设注入活力。香港特区政府2012年即提出要将香港发展成为全球法律服务中心,以巩固其国际性金融、贸易中心地位。已有771家律师事务所及72家外国律师事务所在香港开业,全球50家著名律师事务所有一半在香港设有分支机构,目前香港法律服务输出总值高达15.1亿港元。广州、深圳、上海、南京、西安等地也已在积极探索实践,纷纷出台政策,加大对法律服务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比如广州“华南法律服务集聚区”和“粤港澳大湾区暨‘一带一路’法律服务集聚区”、南京“河西?建邺法律服务产业园”、上海“东虹桥法律服务园”、西安“一带一路”法律服务与法治创新示范区,等等。
但就全国情况来看,尚无从省级层面高标准规划建设法律服务区的前例,天府中央法务区建设将进一步优化四川经济发展软环境,构筑区域发展比较优势,为四川参与全国乃至全球竞争赢得先机,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道外:国外范例是天府中央法务区建设的参照样本。建设法律服务聚集区,重视与中央商务区融合发展,是国际大都市产业结构向高层次演进的共同特点。世界著名的两大商贸金融中心伦敦和纽约,既是经济中心,又是两大世界级法律服务中心。伦敦金融城旁就是伦敦的司法核心区域,聚集了皇家司法院、英国四大律师学院、超过50家知名律师事务所,形成高度发达的法律服务业生态圈。美国纽约市的中央商务区所在地曼哈顿,一个面积不足7.5平方千米的区域,聚集了4622家律师事务所。华尔街附近一栋楼里就入驻了642家律师事务所,集中了美国最顶尖的50强律师事务所和数以十万计的优秀律师人才。通过对国外法律服务聚集区成功范例的调研分析,可以为天府中央法务区建设的发展脉络、综合布局提供有力参考借鉴。
三、聚焦“四项功能”,构筑天府中央法务区从“产业融合”到“文化集聚”的法治大厦
四川省委确立了天府中央法务区“近期建平台、聚资源,中期提功能、升业态,远期优机制、强辐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前期,省委政法委已牵头编制完成《天府中央法务区建设总体实施方案》,在“天府总部商务区”城市设计的总体框架下,围绕“政商学研企”融合发展和法务业态全链条发展完善这一核心,形成“一心一带多点”(“一心”包括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一带”即高端法律服务产业发展带,“多点”即法治文化交往节点。) 的功能布局,将构建“平台驱动层、核心产业层、关联功能层、衍生配套层”的“法治生态圈”。在我看来,天府中央法务区的总体规划,一方面,指导我们要建设哪些功能区,要引进哪些机构和人员,这是“骨架”是“播种”,是天府中央法务区建设的明线;另一方面,天府中央法务区“法治生态圈”所氤氲的“文化圈”则是“润物细无声”的清泉,是增强司法“自信”、促进共同体“共信”、培育群体“他信”、强化社会“公信”的全新载体,为我们凝神聚力、赋能造势,积蓄力量,这是血脉,是“浇灌”,是推动法治建设的隐线。
首先,聚焦“平台驱动层”框架构建,增强司法“自信”。天府中央法务区“平台驱动层”以司法及司法行政服务机构的进驻为引领,构筑其核心框架体系,辅之以法律教育和法律研究资源,搭建国际化公共法治创新平台。以法院入驻为例,在天府新区内将统筹相对集中的区域规划,建设四川高院、成都中院、天府新区成都片区法院(四川自贸区法院)以及成都铁路运输两个基层法院等“五院”,并加快入驻成都互联网法庭、成都金融法庭、成都商事法庭、成都破产法庭以及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法庭等“五庭”,条件成熟后,还将入驻更多的专门法庭,形成以“五院五庭”为核心的司法聚集区。我们常说,法官自信是司法公信的前提,自信的法官要能“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业务过硬是核心素养,需要时刻精准回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社会公众的新期待。天府中央法务区法律服务融合创新和高端要素的牵引集聚,让干警“身临其境”感知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急剧变迁,为干警跟上新节奏、体悟新思想创造了必要条件,法官更能紧握时代发展脉搏、精准提供司法服务。这样更能增强法官的自信、练就自信的法官,才能真正提升法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我想,其他入驻的司法和司法行政服务机构也必将从中获益,进而是社会整体获益。
其次,聚焦“核心产业层”集聚效应,促进共同体“共信”。“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群智用,则庶绩不足康也”,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共信是提升司法公信的关键。社会公众对司法的信任主要表现为对司法参与者的信任,即对法官、检察官、律师等职业共同体的信任。职业共同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某个环节出现问题,人民群众质疑的是整体的治理能力和法治水平。天府中央法务区“核心产业层”以促进职业共同体“共信”为导向,聚焦律师、公证、仲裁、司法鉴定四大产业,引进世界级和全国顶尖法律服务机构入驻,加速汇集优质要素,持续提升辐射能级。在职业共同体“法治生态圈”内,各个主体、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能够更加便捷有效地拓展沟通交流的深度,更能增进职业互信、培育共同体“共信”。
再次,聚焦“关联功能层”质效提升,培育群体“他信”。司法“他信”关键点在于取信于民,以公众对司法公正与司法满意度的理解与认同为归宿。从本质上看,司法的公信力萌生于公众之内心,信任来源于理性的利益预期,“效能测评”是其中的重要指标,意味着公共权力为社会成员提供公共服务时,应当遵循经济成本原则。天府中央法务区“关联功能层”以提升服务质效为导向,补全会计、税务、资产评估等关联产业功能,充分运用 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创新发展智慧法务新业态,形成全产业链的生态系统,着眼“补前端”大力开展法律风险防范服务,聚焦“强中端”丰富创新传统法务产品,紧扣“优后端”加快开拓高端非诉讼市场,围绕“延外端”积极拓展涉外法律服务,促进法律服务业态规范发展、规模发展、联动发展,能够有效提升法律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降低服务成本,节约社会资源,以专业高效服务赢得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群体“他信”。
最后,聚焦“衍生配套层”法治影响,强化社会“公信”。“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社会公信的构建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结。中国法治文化是社会公信得以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生根发芽的精神土壤,有效的传播和创新是文化生生不息的动力之源。天府中央法务区“衍生配套层”以满足人民群众法治文化需求和各类法律服务机构商务需求为目标,建设法治主题公园、法治文化博物馆等,让社会各界能够直观了解我国法治的发展历程、核心内容、制度框架等,更好地理解、遵守和运用法律。同时,积极组织、承办知名法务论坛、会展、研讨会等活动,既能够聚集法律界及相关领域有影响力的学者交流思想、群策群力,推动我国法治创新发展,又有助于宣传天府中央法务区、天府新区、成都市、四川省,吸引更多的法律服务机构和其他高端高新产业入住。这在潜移默化中达致对内熏陶和对外布道的效果。
各位领导、专家、朋友们,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我国将实现“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远景目标,天府中央法务区正是浓缩版的“法治社会”“未来图景”。在这里,将完成天府中央法务区从“物理集聚”到“化学反应”的质变,再到“核反应堆”的裂变,实现“立足四川、辐射西部、影响全国、面向世界”的目标。在这里,AI技术将赋能法律服务,精准应对真需求、解决真问题;区块链技术将成为未来数字经济、数字社会的核心技术,实现对人、财、物、事的穿透式管理;大数据将推动国家治理走向科学化、精准化、高效化。建设天府中央法务区,需要我们立下“愚公志”、写好“请战书”、恪守“时间表”、绘好“线路图”。让我们期待,能够早日见证,在四川天府新区,相互毗邻、遥相呼应的天府中央法务区与天府总部商务区这两颗“双子星”,熠熠闪烁、交相辉映、“福”照天府、誉满神州,蜚声中外!
万里黄河孟津蓝
——在“行走黄河”采风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致辞
孟津县委书记 杨劭春
(2020年9月11日)
尊敬的各位作家、各位老师、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朋友们:
与君相见即相亲,黄河岸边迎贵宾。今天,我们以黄河与文学的名义,相约在金秋,相聚在孟津,与各位文化界精英一道,共同举办“万里黄河孟津蓝”走进孟津采风活动。这是一场文化的盛宴、友谊的盛会,必将在思想碰撞中激荡智慧火花,在百花齐放中尽赏万紫千红,为孟津乃至洛阳发展注入新动力。在此,我谨代表孟津县委县政府和48万孟津人民,向莅临本次活动的各位嘉宾,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孟津发展的各位领导和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八百诸侯会盟之地,九曲黄河第一古津。孟津北依黄河,南融洛阳,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县、远近闻名的黄河明珠、充满活力的发展热土。这是一片古老、神奇而又充满活力、令人向往的土地,好山好水好风光,有诗有景有远方。可谓是,中华文明孟津源,万里黄河孟津蓝。
孟津的蓝是悠久的。黄河奔腾数万年,孟津文明中华源。孟津夏为孟涂氏封国,因扼据黄河要津而得名,具有5000多年文明史。在洛阳建都的13个王朝中,先后有东周、西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6个朝代建都在这里,孟津因此有“六朝帝京”的美誉。周武王会盟伐纣、光武帝汉室中兴、曹子建平乐饮宴等历史事件发生在孟津,华夏文明之源龙马负图寺、“东方金字塔”邙山陵墓群、汉魏故城遗址等均位于孟津境内,这里曾是影响世界的大都市。
孟津的蓝是璀璨的。黄河文化灿若星汉,孟津故事尤为绚烂。这里走出了西汉文学家贾谊、唐代文学家韩愈、明清书法家王铎、现代作家李準等文化巨匠。在这里,诗仙李白写下了“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诗佛王维写下了“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和“与君相见即相亲,闻道君家在孟津。为见行舟试借问,客中时有洛阳人。”千古诗篇,伴着大河涛声,令人心驰神往。
孟津的蓝是美丽的。黄河岸边好风景,津桥洛水月更明。黄河流经孟津59公里,浑浊的黄河水奔流至孟津呈现出“万里黄河孟津蓝”的壮丽奇观。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和西霞院水利工程形成的广阔水域,被誉为“北方的千岛湖”;55个休闲农业园区点多面广,“来孟津耍吧”这一旅游主题深入人心。在这里,您可以到龙马负图寺、汉光武帝陵、王铎故居感悟历史人文之厚重,可以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果”的田园综合体中寻觅田园生活之美好,可以到卫坡古村落体会乡愁乡音之温暖。在这里,您可以让心情歇歇脚,给心灵放个假。
孟津的蓝是火热的。黄河精神激荡人心,孟津人民齐绘蓝图。近年来,孟津人民大力弘扬黄河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推动乡村振兴、百城提质、生态建设、文明创建、基层党建等多项工作走在省、市前列,仅2019年就荣获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国园林县城、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等诸多“国字号”荣誉,成功举办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河南主会场活动,在中部六省百强县综合排序中连进11名、跃居第80位。特别是今年以来,面临前所未有的疫情冲击,我们众志成城、克难前行,戴着口罩抓发展,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良好态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正增长且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并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先进县、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县、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全省平安建设考评优秀县、全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顺利通过全国卫生县城验收。
诗书言志,影像传情。今天能和这么多文学大咖共聚一堂,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我曾是一名文艺青年,爱好文学、喜欢读书;近年来虽工作繁忙,但依然热爱文学,向往诗与远方。我每天都读书看报,每每遇见好文章,拍案惊奇之余,也会向同事们分享。可以说,阅读与文学已融入我的灵魂,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我有幸拜读过乔叶主席的《让自己有光》等作品,从朴素、真挚的文字中感悟到生活的诗情画意;用心品味过王雄主席的《〈红楼梦〉写作之美》,从新颖的观点、灵动的语言中感悟到写作的妙趣横生;真情领略过杨志学主任《在祖国大地上浪漫地行走》,从清新、自然、生动的诗词中感悟到祖国大地的绚烂多姿;我还有幸拜读过杨鸥、刘先琴、干海兵、王幅明、单占生、冯杰等大家老师的作品,您们的文笔细腻灵动、清新隽永、新颖别致。还有我们洛阳的文学大家赵克红、陈胜展、徐礼军等老师的作品,我都是每篇必读、每文定品,反复咀嚼,受益多多。正是受您们的熏陶和启发,我怀着对文学的热爱、对孟津的真情,也在不停地习作,豆腐块也不时变成墨香。创作了河洛大鼓《十九大颂歌》等,今天也带到了现场,还请大家批评指导。
黄河风光无限好,且看孟津正芳华。此次众多名家齐聚孟津,既是对孟津的充分肯定,更是莫大的鞭策和动力。我们真诚希望各位领导、各位朋友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孟津发展,多为孟津发展尤其是要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鼓劲呐喊”“传经送宝”!让“万里黄河孟津蓝”更有底色,让“古津大地天空蓝”更有亮色,让孟津高质量发展更有成色!我们真切期待各位领导、各位朋友把眼光和笔触对准孟津,全方位领略孟津美景、多角度感知孟津文化、深层次了解孟津发展,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以清风为笔、山水为墨、蓝天为纸,以名篇佳作展现卓越才华,以优美华章见证孟津之美,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让孟津走向远方、走向未来!我们诚挚邀请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常来孟津走走看看,在这里感悟历史的厚重、品读文化的昌盛、采撷乡愁的味道、寻觅心灵的远方、走进母亲河的怀抱、跳跃在黄河岸边希望的田野上,不仅要用心用情用智慧去描绘“大写意”、更绣出“工笔画”,在“声声慢”的陶醉中实现“步步高”,在“西江月”的迷恋中歌唱“沁园春”!
我曾经说过:身在孟津,仰望星空;心中有诗,志在远方。我今天就用我曾经写过的一首诗《最忆是孟津》结束我今天的致辞:最忆是孟津,诸君今日游;当今吾辈辛,惟为初心有。新孟津迅建,老古津存留;黄河两岸绿,百姓福祉足。
最后,希望美丽孟津能给大家留下美好的记忆!预祝本次采风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各位朋友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Copyright © 2017-2021 WENGAOHUI.COM 文稿汇(东城米老鼠设计工作室) | 备案号:粤ICP备2023057653号-11
声明:本网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