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篇】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日期:2024/12/30 17:10作者:人气:
导读:今年以来,XX市统计局全面贯彻落实省统计局各项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通过“五聚焦”“五强化”,不断夯实统计基层基础,增强统计服...
今年以来,XX市统计局全面贯彻落实省统计局各项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通过“五聚焦”“五强化”,不断夯实统计基层基础,增强统计服务能力,持续强化统计监督,全面推进统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现将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安排报告如下。强化“统计工作根在基层,统计数据实在基础”的普遍共识,始终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不断提升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水平。一是建机制。印发《XX市统计基层基础巩固年活动实施方案》及工业、投资、贸外、服务业、研发、劳资、能源、农业和网络安全“1+9”具体工作方案,进一步巩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全面提升统计数据质量。二是抓培训。对企业统计人员、市县区统计人员、市县区行业部门相关人员持续开展统计业务培训,截至目前,全市统计部门通过年报会、专项工作培训会等方式开展培训XX余场次。围绕工业、投资、贸易、服务业、劳动工资等专业选取统计基础较好的企业作为样板,继续举办统计台账样板示范观摩培训活动,目前已开展活动X场次。三是提服务。持续开展“统计服务千企”行动,投资领域统计服务“大比武”活动,落实“四个一”辅导服务机制,对准入库及新入库企业(项目)单位开展靠前服务,对新入库企业(项目)单位提供辅导服务包。截至目前,全市上门服务企业X次,其中各县区服务企业X次,发放“统计服务包”X余套,发放统计法律法规宣传手册X余份。始终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当好政府参谋助手作为不懈追求。一是强化发挥统计预测预警职能。“围绕稳住经济大盘加强统计服务”,强化经济形势分析研判,充分发挥数据资源优势,进一步强化宏观指标和先行指标监测,及时反映和揭示经济运行中的风险隐患与问题矛盾,更好地把握行业、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二是强化企业纳统指导等靠前服务。围绕集中开工、“双招双引”等重点项目以及准规模企业纳统存在的堵点难点,结合“统计服务千企”专项行动、综合调研、投资领域统计服务“大比武”活动等,主动到企业和项目现场开展靠前服务,做好跟进服务,提高纳统效率。推动县区统计机构加强对本地区准规模企业(项目)的摸排走访、已纳统企业的上门服务,指导企业设置统计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企业资料归档等,在企业首次填报前,指导企业熟悉填报操作流程、数据来源等。严格按照国家普查方案,认真做好五经普各项工作。全市已清查登记单位数X户,比四经普增加X户,增长X%。其中,法人单位X户,比四经普增加X户,增长X%;产业活动单位X户,比四经普增加X户,增长1X%;个体户X户,比四经普增加X户,增长X%。一是做好普查机构、人员、经费三落实。X月X日,市政府印发《关于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我市有关工作的通知》,成立了由XXX副市长为组长、X个相关部门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X日,下发《关于组建XX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通知》。二是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领导主持召开五经普工作推进会议X次,对五经普工作作了X次批示,部署工作任务、提出工作要求,组织协调各项工作,紧盯五经普工作进度和完成质量。三是积极联动部门协作。印发了《X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规则》和《X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市级部门主要职责和任务清单》,充分发挥部门职能,广泛凝聚工作合力,全力以赴完成五经普各项工作任务。四是加强培训指导。通过业务培训组织参训人员进行复盘总结、互动交流,突出实战实训,加强业务研讨和经验分享,不断提升“两员”清查能力。建立业务交流群,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加强分类指导,及时收集解答“两员”提出的疑难问题,及时解决普查“两员”在清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普查工作高效有序开展。二、2024年工作安排
当前,全市统计工作面临新形势和新挑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统计基层基础有待进一步加强,基层统计队伍知识水平、业务能力与做好新形势下的统计工作还不相适应。二是依法统计环境有待进一步提升,统计数据质量基础尚不牢固。2024年,我局将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以加强党的建设为统领,以提高数据质量为中心,持续巩固统计基层基础,充分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强化经济形势研判和统计监测评价,扎实抓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推动全市统计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统计服务保障。一是扎实做好普查登记工作。严格执行国家普查方案,做好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业务培训指导,充分发挥好网格员队伍的重要作用,认真开展入户登记工作。二是持续开展普查宣传动员。充分发挥各类新闻媒体以及有关部门服务平台等宣传渠道以及基层组织的阵地作用,广泛深入宣传经济普查的重要意义和要求,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三是确保数据质量。始终坚守数据质量第一原则,严格执行普查方案,规范普查工作流程,强化事前事中事后数据质量检查核查,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可信。一是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持续推进县乡两级统计规范化建设,配强县乡(镇、街道)统计力量,夯实统计基础工作。二是加强统计培训指导。继续开展统计服务千企专项行动,加强对企业靠前服务。在深化对部门及县区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乡(镇)社区、企业统计人员的培训。三是加强部门统计工作。依法加强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充分发挥部门统计作用,指导部门建立健全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体系,构建各级各部门协同联动的大统计格局。一是抓好源头数据质量。加强数据生产全流程监管,落实落细各专业数据质量控制办法和“一套表”开网期间“即报即审”工作机制,加大数据上报期间随报随审力度和异常数据查询力度,强化源头数据把关。二是强化部门沟通协作。加强与发改、经信、住建、商务、税务等部门沟通联系,充分利用部门行政数据、历史数据,加强数据逻辑性、匹配性审核分析,全面提高基层统计数据真实性。三是严把入退库质量关。推动健全统计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进一步加强入退库管理,严把“入退库”审核关,加强申报材料核实,拟入库企业现场核实达到100%,坚决杜绝不达规单位入库;针对集中开工、双招双引等重点项目,须到现场核实项目施工进展情况,确保入库项目质量。一是深化专题分析研究。紧扣“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专题调研,认真开展2024年重点统计课题研究,促进统计分析研究能力提升。二是探索开展高质量发展统计监测分析。开展反映综合质量效益和新发展理念相关统计指标监测分析,当好衡量高质量发展的“晴雨表”、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参谋”。三是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统计监测。围绕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地一区”等重大战略开展统计监测分析,为社会各界提供优质的统计咨询服务。一是严格落实统计监督制度文件。持续开展《统计法》《意见》《办法》《规定》《监督意见》的再学习、再落实,推动省、市贯彻文件举措落地落实,压紧压实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工作责任。二是切实做好督察整改“后半篇”文章。聚焦统计督察重点,对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跟踪督办,持续巩固提升整改成效。充分运用统计督察“回头看”整改成果,进一步压实统计工作责任。继续抓好统计造假专项治理自查自纠后半篇文章,着力巩固专项治理成效。认真做好迎接省统计督察的各项准备工作。三是持续加强统计执法检查。认真落实统计执法检查工作要求,常态化开展统计执法检查和“双随机”抽查,加大对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对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等违反统计法律法规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