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培训发言、中心组学习研讨,实用有用!
日期:2025/01/04 16:38作者:人气:
导读:在全省基层党员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示范班(第三期)上的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亲爱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常德市澧县县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负...
在全省基层党员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示范班(第三期)上的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亲爱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常德市澧县县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负责人唐扬君。非常感谢组织,让我们大家相遇在这个充满浪漫和诗意的季节里,相聚在这个空气中都充满着草莓香甜的红润教培中心,与大家一同沐浴在党的光辉里,为着一个共同的信仰,守着一份共同的初心,一同度过这美好的六天五晚,一同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六天的课程干货满满,深入浅出的专题辅导、绘声绘色的音画党史课、沉浸式的党性教育和现场教学,还有每一个不能错过的破冰、联谊、讨论、分享等等,巧妙的让我们在边学边用中实践,把坚持“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坚决拥护“两个确立”贯彻到培训全过程。借此机会,和大家谈三点体会。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一心向党。人无志则不立,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正是有着“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么一大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者,一艘小小红船才能发展成巍巍巨轮,百年航行、行稳致远。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我们都有信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朝着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阔步向前。当握紧拳头面向党旗宣誓的那一刻,共产主义信仰的种子早已在心里生根发芽,当我们踏上培训征程的那一刻,革命的意志革命的信仰早已浸入骨髓。和我同行的3位常德同志,早已带上了厚厚的笔记本,生怕错过一丁点学习内容,有的还未培训,就已经做好学成而归宣讲的准备。。。在学习群里大家发表的学习感言情真意切,已经不自觉的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了重要引领,自觉扛起了身上的使命任务,充分做好了把理论思想化转为具体工作实践的心理准备,我们对党的信仰从未改变。二是要锻造过硬本领,一心为民。“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无论是干事创业还是攻坚克难,不仅需要宽肩膀,也需要铁肩膀。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做知青的时候,除了帮扶当地生产以外,最喜欢做的事就是读书,学习、学习、再学习已成为习惯。活到老学到老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不管到哪个时候都要有“本领恐慌”意识,我们是在被需要中提升幸福感的。在座的各位有来自国有企业、两新组织、群团组织,还有的是观摩人员,能够克服繁重的工作来参加集中培训学本领非常不易,我们更要珍惜学习机会,在学习中跟上时代,服务时代,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在我们这组的学员中,有的不仅是两新党组织负责人,还是乡村产业带头人,能够用心用情想办法去就地就近解决当地老百姓就业问题,让70、80岁的留守老人在简单的劳动中获取报酬并感受幸福。我们大家来自不同地方,来自不同岗位,不同行业,但我们的都有一个共同目标那就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我们发挥各自所长,相互吸收养分,互相补位,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上,把实干担当书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三是要涵育好家风,一心为公。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党员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作风的重要表现。正是有焦裕禄“工作上向先进看齐,生活条件跟差的比”的家训,谷文昌“清白持家、简朴本分、为民奉献”的家风,到杨善洲任县委书记时,既没有利用职权给家人“农转非”,也没有为儿女端上“铁饭碗”等一大批党员领导干部以身示范,把家庭家教家风摆在重要位置上,才赢得了老百姓们的深深爱戴,才使共产党在老百姓心中的份量经久不变。作为党员,作为党的干部,作为党的妇女,既是工作的纽带,也家庭的纽带,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论述,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承担起纽带的职责,推动全社会家庭家教家风的建设,不断激发全社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每一段时光都值得我们记忆,每一段旅程都值得我们珍惜,每一段美好的相遇都是无比的珍贵,在这里我有着他乡遇故知之喜,让我们保持着对工作和生活的热爱,带着学习成果,带着深刻领悟,把培训所得投入到火热的实践中去,更好地践行历史和人民赋予我们的时代使命,让这革命意志的火种薪火相传。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来源:红星网 在“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挑大梁、勇攀登、走在前”大讨论上的发言各位领导、同事:下午好。根据办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主题教育大讨论的要求,今天,很高兴能有机会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学习新思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指示精神的心得。具体如下:一方面是学习新思想的总体心得感悟。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办里对我们的学习要求,就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政治责任、精神追求、自觉习惯,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在系统深入地学习中,我再一次深刻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指引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学习和实践越深入,对蕴含其中的真理味道、思想力量和领袖魅力,领悟和感受就越深刻。这一思想是在党的伟大创造中形成并已经被实践充分证明的真理;它为我们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夺取新的伟大胜利,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它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另一方面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心得感悟。7月5日至7日,也就是上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到江苏考察。与我们文化工作者最切身相关的,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江苏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积极参与建设长江和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要大力发展现代科技、教育事业,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持续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扎实开展城乡精神文明创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推进书香社会建设,提高社会现代文明程度。总书记对江苏提出了“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的重大要求。作为一名奋战在文化战线上的小兵,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我有三重感悟和体会:第一重是满满的兴奋感。兴奋是因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再次说明了文化工作的重要性,又再次为我们文化工作者指明了前进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领导党和人民推进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6月2日北京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也加以总结和强调,这些重要观点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遵循。而此次,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中作出的指示、提出的要求,也与总书记关于文化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一起,成为接下来我们奋斗的目标,更是我们方志人在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路上的“指南针”“路线图”。第二重是深深的自豪感。自豪我们是炎黄子孙,拥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生活在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浸润在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五个突出特性的中华文明里;自豪我们是南京城的一份子,南京是赓续中华文明发展进程的重要古都城市,是中华文明交流交融和创新发展的主要区域,在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进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我们现在正与它一同奋斗;自豪我们是一名方志人,地方志作为“一方之全史”“一地之百科全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也是保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不绝的重要因素。三年前,我还是一个方志门外汉,刚跨入方志的门槛,而在这三年我学习和见识了许多许多。我们办编纂出版了《南京年鉴》《南京通史》《南京历史文化干部读物》等一系列精品史志鉴佳作;主动创新开展“跟着方志学党史”系列活动,赓续红色血脉,在南京各区举办“方志大讲堂”,邀请文史名家讲南京、讲文化,广受社会各界欢迎;主动变革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方志馆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等等,无一不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召唤。能够成长在这个大家庭中,我也与有荣焉。第三重感受是,重重的使命感。真理之光照亮信仰之路,殷殷嘱托催人担当奋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使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如何像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的那样,“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也将成为我们方志人的新课题。而当前,我们也面临着许多矛盾和挑战,上周姜主任给全办上党课时,就对照新思想新要求,深刻检视分析了地方志工作存在的整体影响力不强、创新能力不够、方志文化产品质量有待提高、人员素质亟需提升等不足和问题。这既是给我们压担子,也是给我们谋新篇,我们只有直面问题与挑战,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才能履行好地方志“存史、育人、资政”的重要职能,肩负起助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重大使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提供丰沛坚实的方志支撑。总的说来,在新思想伟力引领下,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史志工作的重要论述指引下,我将继续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以实际行动践行“挑大梁、勇攀登、走在前”,争当信念如磐方志人、政治坚定方志人、敢拼善为方志人、修志为民方志人、志高行洁方志人。来源: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网站